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23歲小伙餓死家中:你不能養他一輩子,就不要從小嬌慣他!

23歲小伙餓死家中:你不能養他一輩子,就不要從小嬌慣他!



文丨清風


來源丨家長微課堂

(ID:jzwkt9)



1



一個23歲小夥子,四肢健全,神志正常,活動自如,居然活活餓死了 。




這是真事。這個小夥子,就是河南省羅山縣朱堂鄉的村民楊鎖。村民們說,楊鎖不是餓死的,是懶死的。




楊鎖有多懶?





正值青春年華,卻不肯出去務工掙錢, 嫌上班太苦太累,寧肯整日乞討為生;




吃了一頓飽飯後就睡覺,有時能睡一兩天;




村民送來的肉,他寧願讓肉腐臭,也不肯動手做飯;




連吃飯都懶得吃,除非餓到極點,他再出門討飯;



從不洗衣服,衣服穿的太髒了就扔掉。後來沒有衣服換洗,就整天穿著那一身臟衣服;




天冷的時候,楊鎖連大便都懶得出門,方便後在堂屋地下刨個坑用土一蓋就完事了......





楊鎖圖片




知情人都說,楊鎖的懶是父母嬌慣所致: 




楊鎖從小聰明伶俐,父母對他非常寵愛。楊鎖小時跟隨父母出門,父母不是抱著就是背著,楊鎖8歲了,父母出門時還把他用擔子挑著,捨不得讓他走路。




父母怕孩子累著,從小到大未讓楊鎖做過任何家務。父親因為肝病去世後,母親仍然對他寵愛有加,依然捨不得讓他幹活。



因為吃不了學校的苦,楊鎖初中未讀完就退學在家,退學後的楊鎖整天無所事事,在家吃了睡睡了吃,身體有病的母親不但承擔家裡全部農活和家務,回來還要服侍兒子。楊鎖並不體恤母親的不易,不僅不幫母親幹活,有時還會打罵母親。




楊鎖18歲那年,積勞成疾的母親去世。五年之後的一個雪天,懶惰成性的楊鎖活活餓死在家中。




楊鎖的悲劇引人深思:



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溺愛,使楊鎖懶惰成性,整天沉溺於舒適安逸的生活之中,逐漸喪失了生活的能力。

失去了父母后,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楊鎖就因為獨立生活能力的喪失而付出生命的代價。






2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也像楊鎖父母一樣,都在用無微不至的愛傷害著孩子啊!




孩子小時,含在嘴裡怕化著,捧在手裡怕摔著。怕孩子累著、怕孩子餓著、怕孩子受罪吃苦,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孩子大了,想為孩子謀一份風不吹雨不淋日不曬的舒適工作,想為孩子留下豐厚的遺產,讓孩子過上舒適安樂的生活,哪怕自己吃苦受累也心甘情願!




但是,這份愛真值得我們肅然起敬嗎?




這樣的愛,會使孩子在舒適安逸中逐漸喪失了生活的能力,喪失了拼搏進取的銳志,變成一個缺乏生活能力,對別人極度依賴,受不了挫折和苦難的嬌貴孩子。




等孩子走向社會,就會產生不適應,整日怨天尤人,或者索性什麼活也不幹,乾脆回家啃老,成為沉重的家庭負擔,令父母苦不堪言。




當愛變異為一種安樂的饋贈、一種包辦一切的呵護時,它就不再是愛,而成了一把能置人於死地的溫柔的刀子!






3




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礙孩子的成長。學會讓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吃苦,這樣孩子才能成器。




著名導演姜文,對兩兒子進行吃苦訓練的故事一直在娛樂圈傳為佳話。




當時,姜文的兩個兒子,一個6歲,一個4歲。由於從小缺乏鍛煉,身體素質不佳,適應能力也差,讓姜文很不滿意。經過深思熟慮,姜文決定帶孩子去新疆阿克蘇,對他們進行為期半年的吃苦主義教育。




早上6點半,兩個孩子就不得不從溫暖的被窩鑽出來,忍著寒冷跟隨父親去跑步。每天的伙食不是精心烹飪的兒童餐,而是當地的民族餐食。




家裡沒有鐘點工,兩個兒子自己擔任保潔員,收拾床鋪也是包干到人。只要天氣不惡劣,就帶著兩兒子在外面拉練。




......




在新疆呆了大半年後,兩孩子從「豆芽菜」變成了「紅豆杉」, 身體格外強健,生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和親友們一起比賽,兩孩子的出色表現,讓親友們稱讚不已。




姜文說,

如今的孩子最缺的不是食物,不是營養品,而是苦頭。

多吃苦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能力。少時吃苦不是苦,是財富!






4




老家有個親戚,家有四個孩子,前面三個都是女兒,兒子小鵬最小。對兒子,一家人自然是寵愛有加。




但是他們並不溺愛孩子,在小鵬小的時候,就經常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小鵬上初中時,就會自己做早飯。尤其是到了冬天,小鵬心疼媽媽,不讓媽媽起床,而是自己做早飯吃,然後去上學。




初中畢業的暑假,負責工程監理的爸爸還讓小鵬一起去工地幹活,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一個暑假下來,小鵬曬得黝黑,也長得更結實。




高考後的暑假,小鵬自己聯繫了一家快餐店打零工。快餐店的工作很辛苦,每天的工作在12個小時以上。當初同去的幾個同學都打了退堂鼓,他卻堅持下來,一直干到開學才結束。




現在,已經長成大小伙兒的小鵬,在一家單位上班,工作上有責任,敢擔當,不怕苦,不怕累,深受領導器重。




一個能吃苦、有擔當的人,未來一定不會差。






5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思慮的不應是當下孩子在自己的懷抱中是否舒適安逸,而是未來孩子離開父母的懷抱,是否能獨立奔跑。




巴爾扎克曾說過:「不幸,是天才的進升階梯。」




太享福,反倒容易好逸惡勞。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漫漫人生路,需要孩子自己走。父母只能呵護一時,不能呵護一世。




所以,不妨讓孩子接受一些「吃苦教育」,培養起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獨立生活的品質,讓孩子「早當家」,別讓孩子太享福,這才是真正的愛。




吃苦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讓孩子學會吃苦,是父母的責任。你不能養孩子一輩子,就不要從小嬌慣他(她)。





- END -




*來源:

家長微課堂(ID:jzwkt9),這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 ,也有專業的家庭教育方法。關注我們,您會成為更優秀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手冊 的精彩文章:

父母堅持做這8件事,孩子長大後想不優秀都難

TAG:媽媽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