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色詮釋《三分鐘》

本色詮釋《三分鐘》

劉鍾,《三分鐘》的人物原型。自2006年從事鐵路工作以來,她只在家裡吃過3次年夜飯。2012年兒子丁丁出生後,一家人也是聚少離多,特別是節假日,她沒有時間照顧兒子。「我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劉鍾說。

短視頻《三分鐘》講述了鐵路女職工與年幼的兒子利用停車間隙3分鐘在站台短暫相聚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讓無數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分鐘》的人物原型,正是廣九客運段深圳至烏魯木齊車隊Z229/230次列車乘務員劉鍾。

2017年1月24日,人民鐵道網報道了劉鍾在春運期間長時間在列車上工作,只能在列車經過湖南老家停靠衡陽站的時間裡見到自己的兒子丁丁。當時,這個故事被國內眾多媒體爭相報道,感動了許多人。視頻《三分鐘》正是根據這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在現實生活中,《三分鐘》的故事仍然在不斷上演。劉鐘的單位地點在廣東,老家在湖南衡陽,丈夫是自由職業者,早出晚歸,他們的兒子丁丁主要由爺爺奶奶照顧。2018年2月4日,劉鍾又利用列車停靠衡陽站的短暫時間,見到了心愛的兒子。

今年春運期間,劉鍾值乘的列車往返深圳至烏魯木齊需5天,加上2趟臨客列車,又要3天,中間只能休息1到2天。也就是說,她要上8天班才能回家一次。因此,她和兒子約定在站台上見一面。

2月4日,知道又能見到媽媽了,丁丁特別高興。一大早,他快速起床穿衣,自己整理好書包,特意帶上了兩張得分100分的幼兒園期末試卷和一張漂亮的手工拼圖。走在路上,想起媽媽最喜歡吃米粉,丁丁拖著爸爸買了一份米粉,並親手放好配料。

丁丁跟著爸爸來到車站後才得知,由於北方冰凍天氣的影響,列車要晚點20多分鐘到站。等車時,他用拼音在作業本上寫下了「媽媽我愛你」。

12時24分,列車緩緩駛進站台。停車後,丁丁歡快地跑向2號車門。看到丁丁的劉鍾強忍著思念,開門、送旅客,嚴格按標準作業。丁丁站在一旁盯著媽媽,不敢打擾。直至送完最後一名旅客,劉鍾走向兒子。丁丁大聲叫了聲「媽媽」撲過去,兩人緊緊抱在了一起。

「媽媽,我考試得了100分,還學會了好多新的字!」說著,丁丁把寫有「媽媽我愛你」的作業本遞給了劉鍾。兩眼含著淚花的劉鍾拿起作業本,聽著丁丁在耳邊讀著他學會的字。

自2006年從事鐵路客運工作以來,劉鍾只在家裡吃過3次年夜飯。2012年丁丁出生後,一家人也是聚少離多,特別是節假日,她沒有時間照顧兒子。「我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劉鍾說。

時間過得飛快,列車開走了。望著遠去的列車,丁丁仍然在揮手。縱然列車已消失在視線中,站台上離別的傷感仍在蔓延。而這站台上的相遇,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其實在我們這種客運單位,劉鐘的故事太普遍了,可以說個個都是劉鍾,每一名鐵路人都是這樣,只有春運,沒有春節!」廣九客運段深圳至烏魯木齊車隊黨總支書記張勝剛感慨地說道。

作者:朱進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鐵道網 的精彩文章:

精雕細琢出「匠心」——旅客列車車廂內木質設備檢修掠影
再次提前的年夜飯

TAG:人民鐵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