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km/h還系安全帶?我都嫌勒得慌!」

「30km/h還系安全帶?我都嫌勒得慌!」

安全帶的誕生遠早於汽車,它最早出現並使用在馬車上,是為了防止乘客從馬車上面摔下去,它就像現在大型客運車上面的安全帶一樣,只不過系的位置稍高一些。

安全帶用在汽車上面也是由於機緣巧合。1902年的一場汽車比賽中,一名賽車手為了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汽車,就耍了個小聰明,用幾根皮帶把自己和同伴拴在了座位上面。

後來也算是一語成讖,賽車在比賽的時候衝上了觀眾席,發生了嚴重的事故。他們可能萬萬沒想到,自己最終能夠借著那幾根皮帶撿回一條命,也算是命不該絕。那幾根皮帶後來也就成為了汽車安全帶的雛形。

我們現在所用的安全帶就是尼爾斯·博林發明的標準的三點式安全帶,他當時工作於沃爾沃汽車,沃爾沃為了安全,免費的將此項關乎生命的發明提供給各大生產商,之後安全帶就得到了極大的推廣,直到1968年,美國規定所有的新車都必須安裝安全帶。

安全帶自從被發明出來之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在的安全帶相比之前的多了限力和預收緊的功能。當施加在安全帶上的力到達一定限度時,安全帶限力裝置會自動的放出安全帶,限制安全帶的力量,從而緩和安全帶對乘客胸部的壓力。

安全帶的預收緊功能主要是在事故發生的時候,能夠瞬間繃緊,該功能與安全氣囊的作用結合,在事故發生的先期吃掉一部分衝擊力,然後剩下部分衝擊力再由安全氣囊負擔,這樣就進行了合理的分配。

高速低速都要系安全帶

現在基本上高速和長途時要系安全帶的想法還是深入人心了。車輛在發生事故的時候肯定會有碰撞,且速度越高撞擊力越大,在之前很多的車禍錄像資料中,往往能看到因為車速太高,整個人被「甩」出去的景象。

當發生車禍的時候不論是坐在前排還是後排,人在車內的情況都是失控的,會到處亂撞,頭部頸部受到傷害的幾率尤其大,一旦乘員從後面「飛」到前排,對駕駛員以及副駕駛的傷害也許就是致命的,所以上車就要系好安全帶,不管是前排還是後排。

很多人說,高速上面要系安全帶,這大家都知道了,那低速的時候,比如在城市中低速行駛的時候,就不用系安全帶了吧。這誰告訴你的,你說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他。

當車輛以40公里的時速行駛與靜止的物理髮生碰撞的時候,乘員身體因為慣性向前沖的力量相當於從4層樓上扔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塊;如果是與同樣低速行駛的車輛,就相當於從8樓往下扔50公斤的水泥;如果與高速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那麼造成的後果將更加嚴重。

瑞士曾以2.9萬起交通事故為樣本數據進行調查。結果表明,不使用安全帶的乘員哪怕就是在20km/h的車速下撞車,發生事故導致死亡的概率仍然遠大於系安全帶、在95km/h以下的車速撞車導致死亡的概率(後者至少有安全帶保證乘員不會被甩到車外)。

城市交通潛在危險大

別看城市交通貌似速度較低,但是其中的潛在危險也是相當多的。現在對電動車的管理尚且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行人不守交通法規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一般的城市交通狀況中,道路情況複雜,並且變化多端,行人,自行車,電動車都是極其不易確定的因素,整個行車環境都可能因為以上任意一種因素的改變而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在交通環境不夠好的情況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萬全的準備。

吉利博越7寸全液晶動態組合儀錶

20km/h,系安全帶vs不系安全帶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模擬碰撞室曾經做過碰撞實驗,兩個78公斤的假人均放置在車輛後排,其中一個系好安全帶,另一個不系安全帶,並且將撞擊速度都設定在20km/h。

在撞擊發生的瞬間,系有安全帶的假人迅速被安全帶抓了回來,牢牢固定在了座椅上面,而未系安全帶的假人就沒有那麼好運了,直接被重重的撞到了前排。而且根據感測器顯示的數據前者頭部受力是後者的一半,為55公斤,後者為110公斤(頭顱的重量以5公斤計算)。

更關鍵的地方在於安全帶的固定能避免二次碰撞。

在這裡稍微提示一點,有的人為了消除安全帶指示燈的提示煩惱,用插片插在安全帶插孔那裡,但等到真出現事故,沒有被安全帶保護,才後悔做出這麼愚蠢的行為。

為了自己和別人的安全,切記不要使用安全帶插片,為圖一時不煩,承受生命危險,實在不值得。

不要等到事故發生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的「思念」安全帶。這條汽車上的「安全線」,到現在為止已經挽救了不下數百萬人的生命了。前人們一直在為汽車安全做努力,但是他們再努力,我們卻把它放在一邊、不用的話,一切也都是枉然。上車就要系好安全帶,不管是高速還是低速,這個得養成習慣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撩撩車 的精彩文章:

TAG:撩撩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