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之言:四旬第二主日

生命之言:四旬第二主日

【生命之言:四旬期第二主日】

《榮耀中的慈悲》

四旬期第二主日(丙)

聖路加福音9:28~36

命之言

恭讀路加福音9:28~36

了這些道理以後,大約過了八天,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正當衪祈禱時,衪的面容改變,衪的衣服潔白髮光。忽然,有兩個人,即梅瑟和厄里亞,同衪談話。他們出顯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即衪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多祿和同他在一起的,都昏昏欲睡。他們一醒,就看見衪的光耀和在衪旁侍立的兩個人。那二人正要離開時,伯多祿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為禰,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他原來不知道說什麼了。他說這話的時候,有一片雲彩遮蔽了他們。他們進入雲彩時,門徒們就害怕起來。

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衪!」正有這聲音時,只見耶穌獨自一人。

那些日子,他們都守了秘密,把所見的事一點也沒有告訴任何人。

基督的福音

基督我們讚美禰

內親愛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類總是在事情過去之後,才恍然大悟的;在事情沒有來到前,看似明白,其實是不明白,看似理解,根本就不理解,最多是一知半解。在一般世俗的事上如此,在超性信德的事上更是。

如世俗人對婚姻愛情的理解,結婚前後簡直就是質的變化,談戀愛和活出愛根本就是決然不同的兩種體驗:前者叫風花雪月,後者叫柴米油鹽;前者叫享受,後者忍受;前者叫浪漫,後者叫哀嘆。兩種境界,兩種理解,同一個愛情必須要經歷天上人間的折磨,然後才是真正的別有洞天,團團圓圓,原來這才是愛情。

助人類跨越這個折磨過度的就叫「恩寵」,圓滿的恩寵就是慈悲,是天主的大愛。只不過,我們對慈悲的理解總是在以後才發現的。那麼,為何是在以後,而不是在之前呢?如果在事情還沒有經過前,就發現天主的慈悲,豈不是更好?慈悲在事情發生之前到底是什麼意思?就讓我們慢慢默想。

第一,悲就是預先行為

們看遍聖經,就會得出這個結論:天主的慈悲和大愛總是預先行為。常常被人質問的,為什麼天主明明知道,卻還要創造,揀選,犧牲和付出呢?為何天主明明知道猶達斯要背叛耶穌,那為什麼還要揀選他呢?其實,回答這些問題,不是理性的,而是心靈的,即假如我們的心明白了何為慈悲,不用解釋我們也會明白。要是心靈痴迷,再解釋也白解釋。

創世紀到默示錄,天主的慈悲和大愛,天主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行動,都是預先行為:祂先創造伊甸樂園然後才創造人類,祂先讓諾厄建造方舟然後才是洪水泛濫。

聖祖們身上,這種預先的慈悲之愛更是那樣清晰。祂總是走在聖祖們的前面,提前為他們的掃除障礙,即使不掃除也會為他們想好出路,甚至天主將自己的全能隱藏在他們的軟弱策略中,藉著他們的軟弱執行天主的慈悲,藉著他們的小聰明彰顯天主慈悲的智慧。

如,亞巴郎的小聰明和小計謀,其實就是天主的慈悲。如果不是天主的慈悲,試問,難道就亞巴郎那點小聰明能輕鬆逃脫埃及法郎的手嗎?試問,哪有那麼傻的法郎?向亞巴郎賠禮道歉,還送給亞巴郎很多禮物,那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是聰明的政治家、軍事家、埃及法郎該犯的嗎?

唯一的解釋就是天主的慈悲!

如,有時我們憑著一點小聰明就輕鬆過關,突然出現了一個意外、一個電話、一個朋友,就讓我們化險為夷,你認為那是我們踩了狗屎運嗎?不是的,是冥冥當中自有天主的慈悲眷顧。只不過,很可惜,很少人會想到是天主。他們或是歸功於自己,或是歸功於運氣,還有的將運氣和感謝送給法郎。

友啊,其實,法郎哪有你想的哪有慈悲呀!他早就想將你弄死了,只不過連法郎也不明白為何沒有弄死你而已。你說如果亞巴郎還向法郎感謝對嗎?那不是認賊作父是什麼?(創12:10-20)

宗徒們身上這種慈悲就更加明顯,主耶穌明明知道宗徒們有幾斤幾兩還偏偏揀選他們,並且不是輕率揀選,而是考慮再三,徹夜祈禱的結果。

何如此?答案也只有一個,就是「慈悲」。

想明白越需要慈悲,越想明白越需要發下明白。執著和固執其實就是一個,看似執著其實是固執,是本性和理性的執著:為何天主明明知道他們軟弱還揀選他們呢?為何天主明明知道我們會背叛祂還一直愛著我們呢?

友,放下我們的問題和執著,安靜地注視耶穌,注視十字架上的耶穌,注視在聖體內默默無聞的耶穌,慢慢你自會明白。你不明白那時因為你太執著,你不明白那時因為大博爾山上的榮耀令你迷惑不解:為何全能偉大的主,要選擇一條受苦受辱的路?伯多祿不願意接受,不願意下山,是因為他還沒有經歷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奧跡。

樣一來,耶穌大博爾山顯聖容的目的就很明顯了:表面上看就是為了堅固宗徒們即將要面對的大考驗,但是深層的意思就是要宗徒們的明白慈悲的奧跡。

第二,慈悲的榮耀環繞

博爾山上,主耶穌那榮耀的面容,其實就是天主在人類歷史上的慈悲之光,只可惜,人類不明白。人類像伯多祿一樣,在苦苦掙扎、苦苦糾纏、苦苦痴迷,人類放不下自己本性的執著和痴迷:「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為禰,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路9:33)。」

句話說就是:蒼天啊,老天爺啊,天主啊,阿拉啊!為何我們就不能常享平安,為何我們不能長生不老,為何我們必須要經歷破碎,為何我們不能成為常勝將軍,為何本來都是好好地卻偏偏走到今天?為什麼?為什麼?就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卻是要分開?」

去如此,今日依然,自古至今,人類一直在向天吶喊。人類之所以吶喊,就是因為還不能穿透榮耀和羞辱的奧跡,就如伯多祿還不能明白和不能接受梅瑟和厄里亞所談論的事,即耶穌的死亡(路9:31)。

是,不管人類明白與否,慈悲永遠是慈悲。

逾越節慶日前,耶穌知道他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他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正吃晚餐的時候──魔鬼已使依斯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意出賣耶穌──耶穌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就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里,開始洗門徒的腳,用束著的毛巾擦乾。及至來到西滿伯多祿跟前,伯多祿對他說:『主!你給我洗腳嗎?』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現在還不明白,以後你會明白。』」。

(若13:1-7)

耶穌的話就是慈悲最美麗的表達。那意思是:你現在不明白不要緊,以後自會明白。就如父母對孩子的愛,儘管孩子們此時此刻不明白,還嘰嘰哇哇的抱怨,嫌棄父母嘮叨多事,認為父母很傻、很煩、很多餘,可是父母還是默默無聞、一成不變地愛著孩子們。有一天,父母走了,孩子們才終於明白了。

是,他們哭了,傷心和安慰地哭了,哭泣和眼淚是一種釋放,也是一种放下,釋放過去,放下當前的執著和痴迷……

後呢?

後,他們也將那種不被人明白的愛傳遞給他們的孩子們。這就是慈悲的傳統,也叫親情和愛情的傳遞。

伯多祿聽到雞叫聲,看到主耶穌那一回顧,伯多祿的心一下子碎了,是本性碎了,是執著碎了,也是痴迷碎了。於是,他哭了。

友,你的心何時能碎呢?你的執著何時能放下呢?你的叛逆何時能成為順服呢?

我們祈禱吧!

耶穌,慈悲的主- 禰是如此的愛我,禰的愛總是那樣從四面八方將我們包圍,在我後面推著我擔心我氣餒,在我前面引領我害怕我迷路,在我左右保護我擔心我受傷;

主啊,禰的愛是如此的寬宏,禰的慈悲就像大博爾山上的榮耀刺痛著我的心靈:我是如此的不堪,禰為何還如此愛我,禰明明知道我雞叫前就背叛禰,可是禰為何還將我揀選?

主啊,我願意像伯多祿一樣向你說:「主!不但我的腳,而且連手帶頭,都給我洗罷(若13:9)!」

是天主,慈悲的主,阿們。

四旬期第二主日(丙)

<2016年>

【節選自《生命之言-賈神父福音釋義分享文集》】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智之座 的精彩文章:

TAG:上智之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