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毀滅恐龍的小行星引發了科學家也尚未察覺的自然災害

毀滅恐龍的小行星引發了科學家也尚未察覺的自然災害

小行星撞擊地球

當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整個世界都處於毀滅性的災難當中。

當時至少有3個幾乎同時發生的災難結束了我們現在所說的「中生代」。

一顆直徑在10到15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Yucatan Peninsula)附近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當時印度德乾地盾(The Deccan Traps)——一個巨大火山岩噴發的印度省份,是地表上最大型的火山地形之一——其火山噴射的熔岩和煙霧也瀰漫在天空中久久揮散不去。地球上75%的植物和動物都在那時滅絕了,科學家們將那次小行星撞地球與其他災難聯繫在一起,認為這些災難使天空布滿了煙灰和煙霧,並且徹底改變了全球的氣候。

這顆小行星通過使地殼板塊運動造成了連鎖反應,地殼板塊在海洋中擴散開來,造成了數萬英里的海底火山脊噴出岩漿。

印度德乾地盾

關於恐龍真正滅絕的爭論之一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和德干火山爆發之間的相互作用。

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印度德乾地盾的出現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之前就有了。但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德乾地盾火山噴發似乎也變得更加活躍。

然而,如果這顆小行星的撞擊能夠影響地球另一端的火山活動,它也應該會影響到其他地方的火山。這就是為什麼這項研究的作者決定追蹤海洋中發生的事情。

為了找尋水下火山活動的證據,研究人員決定利用現有的數據來研究海底的結構在過去1億年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他們找到了海底岩石數量發生巨大變化的證據,這是由火山活動引起的。該研究的作者表明:「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海底火山噴發留下了650英尺高的岩石。他們將這些火山爆發的時間確定在100萬年以內,這足以將這些事件聯繫起來。」

海底火山噴發

這些新的發現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線索找到那時發生了什麼而導致了白堊紀-古基因滅絕事件。

儘管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希克蘇魯伯巨坑時,德乾地盾火山可能已經噴發了25萬年,但撞擊確實改變了整個世界。大氣中充滿了煤煙,導致了全球迅速變冷,氣候的強烈變化對恐龍的滅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與此同時,小行星的撞擊動搖了世界帶來了地震,導致更多的岩漿噴發。已經流動德乾地盾火山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爆發,熔岩覆蓋了印度次大陸,並進一步向天空噴射出能將太陽熱量反射回太空的粒子使得地球冷卻。在水下也發生了同樣強烈的噴發。

小型哺乳動物和飛行恐龍——我們稱之為鳥類——存活了下來,但是大多數植物和動物都已滅絕。

白堊紀時期

我們仍然不知道這些全球災難的哪些部分是導致滅絕的罪魁禍首,也不知道世界其他地方的火山是否也被觸發了。

但這項新的研究也警醒我們:災難發生時,全球都會受到影響,正如蝴蝶效應一般。

(歡迎評論交流,涉及的相關知識,如有錯誤,還望指出,互相交流學習!)

翻譯小編:搖啊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奇趣兒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哪些關於喙頭目蜥蜴的知識?

TAG:愛奇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