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在時間,「宏「在心間

「微」在時間,「宏「在心間

快速前行的信息社會讓我們感受著各種新技術帶來的全新體驗。起初,我們以為電影只有電影院的大銀幕可以觀看;後來,電視機和電腦都可以觀看電影;再後來,我們各種智能終端都開始迎接電影的加入……

最近,陳可辛導演完全用蘋果手機拍攝的7分鐘的微電影《三分鐘》通過各大視頻網站走進我們的視野。這讓我們想起2011年蔡康永導演的娓娓道來的愛情故事《縱身一躍》,頗具綜藝風格的微電影。不過呢,比起蔡康永的《縱身一躍》,陳可辛的《三分鐘》是更加精緻而典雅的電影。像這樣的廣告商定製電影還有很多的,電影導演和商業廣告之間,擦出了文藝的火花,讓我們在視覺審美中,更加舒服地記住了商家的價值訴求。

陳可辛微電影《三分鐘》

這個電影的主題是《團圓》,一個列車員媽媽和五歲兒子的母子情濃縮在短短的3分鐘相見里,而這短短的三分鐘,居然有一分鐘時間都是兒子在念「九九乘法表」。短短的相見,媽媽也許有很多話想說給兒子,她也期待著兒子說些暖心的話給她吧?!

讀電影細節(一):筆記本憶母子團圓

媽媽想說的話寫在了筆記本上,這段文字以旁白的形式出現了一部分,沒有旁邊的那部分文字是媽媽回答的兒子的問題:為什麼每年都不能一起過年呢?原來,上一次一起過年是媽媽懷孕的時候是一起的。也許,這些話媽媽想當面說給自己的兒子,讓兒子得到些許安慰吧!

讀電影細節(二):三分鐘的「不完美團圓」

媽媽和兒子相逢的三分鐘從火車進站的那一刻開始計時,相互找尋、見面、道別的同時,車站上演了各種團圓:有家人大團圓,有愛人大團圓。電影的照片顯示部分總計9張團圓的"快樂表情「,我們國人信奉「十全十美」,也許還有一種缺失的團圓,叫「遺憾」吧!

讀電影細節(三):倒計時的心理壓迫感

從火車進站的那一瞬間,倒計時的時間表就為團圓計時,作為觀眾,時刻綳著一根弦。而孩子就是孩子,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看到了別的小朋友的恐龍玩具還「駐足」玩耍。好不容易見到了媽媽,只想著媽媽提出的能在鎮上上學的「要求」,除了「九九乘法表」卻沒有「成熟地」送出幾句暖心的話。

火上關上門,屏幕上倒計時結束,四個「0」越拉越遠,就像媽媽眼中遠去的兒子和兒子眼中遠去的媽媽。這個鏡頭就像國畫里的」留白,「太有大片兒的感覺了!

電影看似和團圓無關,但是每一個鏡頭都描述著團圓的故事。火車上的每一位乘客都帶著回家的快樂,火車站每一個相逢的場景都是滿滿的甜蜜,而我們的小主人公也用自己的辛勤努力獲得了想要的幸福—能多幾次見到媽媽的機會!

每一個人都在成長的路上

每一顆心靈都應該被寶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豆苗親子館 的精彩文章:

TAG:綠豆苗親子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