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麥克阿瑟說日本人的精神年齡只有12歲,是表達希望還是進行嘲諷?

麥克阿瑟說日本人的精神年齡只有12歲,是表達希望還是進行嘲諷?

據麥克阿瑟所述,日本人的精神年齡僅為12歲。當日本報紙登載出這則演講稿後,長期以來對其所展現出的善意態度報以完全信任的日本人徹底憤怒了。無疑,麥克阿瑟對日本國民的確是懷抱善意的,但這種善意卻是成年人對待12歲少男少女的一種善意。

這是鶴見俊輔在《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1945-1980)》里的一段話。這話引起了我的興趣。

麥克阿瑟為何會說日本人的精神年齡,只有12歲?

麥克阿瑟說日本人的精神年齡只有12歲,是表達希望還是進行嘲諷?

(麥克阿瑟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就得回到1951年。這年4月11日,麥克阿瑟因不能執行總統杜魯門的決策而被撤職回國。

8天之後,退出現役的麥克阿瑟在國會作了《老兵永遠不死,只是漸次凋零》的演講。這場演講,是他對整個亞洲形勢的估計。不過,看完全文,我並未發現如鶴見俊輔所說的「12歲」之類的表述,反而,裡面關於日本描述,是很對得起日本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經歷了近代歷史上最大的改革。他們以一種值得稱讚的意志,好學的迫切心情和驚人的理解能力,在戰爭留下的廢墟上,把日本建設成一座奉獻給人類自由和人格尊嚴的大廈……

反正,他給日本說的,全部都是好話。

既然演講中並沒有提到精神年齡,難道這是日本人編出來的嗎?

並非如此。

之所以演講里沒有這些話,是因為,12歲的比喻,根本不是在演講里提到的呀。

麥克阿瑟說日本人的精神年齡只有12歲,是表達希望還是進行嘲諷?

(駐日盟軍司令部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是在接受議員質詢他的日本政策時才講到的。

他說,德國和日本完全不同。德國是一個成熟的國家。而日本呢?日本人儘管喜歡用時間來衡量他們歷史的古老,但以現代文明的標準來說,他們就是12歲孩子。他們很容易受到新模式和新思想的影響。你可以在那裡植入基本概念。

怎樣?如果光看這句話,是不是覺得很正常啊。這是在說明日本人還有可塑性,可以變好嘛。這哪裡是壞話呢?

不過,若聯繫他前面還說過的幾句話,或許就有點不同的意思——

日本人作為失敗者,喜歡追隨勝利者。當美國人以自信、沉著、理性、剋制的態度出現時,就給日本人造成了強烈的印象。

之前的日本人是極度孤立、落後的。而現在,有接受新思想的很好的機會……

儘管說了日本人思想落後,儘管說他們對強者的崇拜,可這都是事實啊……而且,是可以改變的呀……

麥克阿瑟說日本人的精神年齡只有12歲,是表達希望還是進行嘲諷?

(戰後日本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說白了,我覺得,麥克阿瑟所謂日本人精神年齡是12歲,從本意來講,並沒有貶低日本國家和民眾的意思,反而是指他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後來日本迅速在廢墟中崛起,也證明了麥克阿瑟說得沒錯……

而且,當時也有日本人就是這樣看的,覺得不必過度解讀。

可這都沒用。

日本人震怒了。不到一個月,曾經的萬人空巷送大帥,變成了眾口一詞罵阿瑟。就算幾十年後,鶴見俊輔在寫書時,還把他當年的話,理解為成年人對小孩——居高臨下的那種善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一本奇書,只有四千多字,差不多句句經典,說透人性
曹操小名阿瞞,劉裕小名寄奴,後唐末帝李從珂的小名,很有特點

TAG:凡人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