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幼兒期寶寶營養大攻略

幼兒期寶寶營養大攻略

導讀:寶寶一歲了,多數媽媽都要選擇給寶寶斷奶了。幼兒期寶寶雖不似嬰兒期般快速生長,但良好的營養卻足以影響其一生。為寶寶合理安排膳食,才能給寶寶補充足夠營養,幼兒發育才會健全。

幼兒期寶寶營養大攻略

幼兒期寶寶營養大攻略

寶寶1歲之後,就要逐漸從吃輔食過渡到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了。孩子最初3年的飲食習慣,會影響他一生對食物的選擇、喜好和偏愛。讓1-3歲的寶寶吃好,並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這一時期特別重要的一項任務。

保證膳食營養均衡

幼兒的膳食中,必須有足夠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供給量的比例要保持在1:1或2:4,不能失調。

媽媽需把寶寶每日所需的營養素平均分配在三餐當中:一天至少喝2杯牛奶,供給蛋白質、鈣、維生素B2;蛋一顆及肉魚豆類0.5-1克,供給蛋白質及鐵;蔬菜1-1.5克,供給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此外,一星期吃一至二次動物肝臟,以補充鐵質。這樣就保證了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均衡。

同時,幼兒的食譜要注意干稀、葷素、粗細、甜咸搭配,盡量減少甜食和油炸食品;飲食中要以穀類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粗糧細糧要合理搭配。這樣不僅可以營養互補,而且粗糧所含纖維素較粗糙,能刺激腸胃蠕動,減少慢性便秘,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育。

幼兒期寶寶營養大攻略

避免寶寶偏食

處於幼兒期的寶寶,不但活動量增加,也開始對食物有喜惡之分,所以在注意營養補充的同時,更要避免一味地迎合其口味,否則易造成偏食。

幼兒天性好奇愛美。外形美觀,花樣翻新,氣味誘人的食品通過視覺、嗅覺等感官,傳導至小兒大腦食物神經中樞,引起反射,就能刺激食慾,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迸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媽媽在時在食物顏色的搭配及形狀方面加以變化,可提高幼兒進食的興趣。

一旦寶寶偏食,家長可以廣泛地給寶寶提供各類食物。再者,經常變換食譜或減少零食的給予,用鼓勵方式使幼兒進食。另外,可以採用野餐或戶外用餐的方式,讓寶寶跟其他小朋友一道進餐,營造愉悅的進食環境與氣氛,可改善寶寶偏食的情況。

幼兒期寶寶營養大攻略

採用科學的烹調方式

寶寶的膳食不僅要注意搭配,同時也要注意烹調,科學的烹調方法能保證膳食質量和保存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在烹調時,需要進行清洗、加熱,如果方法不當,就會使營養素丟失或被破壞。例如清洗蔬菜時要注意先洗後切,以減少水溶性營養素的流失;旺火急炒的蔬菜可減少營養素的流失,烹調時還應注意不要過早加鹽。

煮、燉魚、肉時,應吃肉兼喝湯,這樣可獲得大量脂溶性維生素。給孩子製作肉食時,可以選擇做肉丸子,即將新鮮瘦肉剁碎,加入少許澱粉、調料和水,上鍋蒸熟,這種做法可保證肉質鮮嫩,營養成分丟失較少,且易於消化吸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育一些事 的精彩文章:

月子期間三大心理問題早知道
影響嬰兒身體發育的因素

TAG:孕育一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