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上線僅500天就PK掉了快手和美拍,抖音這個團隊到底做了什麼?

上線僅500天就PK掉了快手和美拍,抖音這個團隊到底做了什麼?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產品大觀

id:chanpindaguan





產品匠心打磨200天,僅推出市場半年用戶量突破1億,日播放視頻超10億,干翻老牌短視頻玩家快手和美拍,長期佔據攝影與錄像榜首,總排行榜第二名,抖音從8人團隊起家是如何在短短500天取得如此成績,本文試圖從產品和運營的角度來複盤一下,希望可以儘可能探討背後的真相。




1

前言




自影像技術誕生以來,全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短視頻就是MV(music video),音樂短視頻,是所有短視頻里最頭部的部分。




但是MV拍攝困難,能隨機對著鏡頭裝模作樣演一下的人不少,能隨時隨地對著鏡頭說一段唱一段的人不多.




對嘴表演模式創造性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通過音頻台詞,劇本我都給你寫好了,你只要表演,而且音頻時長控制在15秒,降低了表達成本,增加了內容趣味,恰巧因為這個低成本內容也變得易擴散。同時,在碎片化的時代人們更願意接收短而具備娛樂性的東西。




抖音是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是一個專註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用戶可以通過這款軟體選擇歌曲,拍攝15秒的音樂短視頻,形成自己的作品並支持一鍵發布到社區,可以獲得他人的點贊、評論和分享。





圖1抖音短視頻的產品頁面(V1.7.3)




在這個娛樂至死和娛樂至上的社會,面對龐大的新生代、二次元人群的娛樂需求,同時,滿足大眾的自嗨和「成名」心性,抖音短視頻按照以下

核心業務邏輯和產品結構作為解決方案。




圖2抖音短視頻的核心邏輯





圖3抖音短視頻的產品功能結構



抖音短視頻的發展大事件梳理




抖音短視頻自2016年9月上線,截止目前僅500天,便鎖定了App Store攝影與錄像類應用第一名及免費總榜第二名(間斷會衝到第一名),

上線365天內,實現視頻日均播放量超過10億次,日活過千萬。




這是一份多麼瘋狂而靚麗的成績,對於普通產品經理來說可能一生都無法企及,

讓我一起來看看它經歷了什麼。




以下是我瀏覽了抖音官微全部的微博(2335條)、公眾號文章以及其他網路資料梳理的歷史重要事件。





? 2016-09-26  A.me正式上線。


? 2016-12-22  A.me更名為抖音短視頻。


? 2017-01-09  獲得今日頭條數百萬種子投資。


? 2017-03-13  岳雲鵬轉髮帶有抖音水印的短視頻,轉發5083、點贊83175。


? 2017-06-23  抖音正式發布吳亦凡拍攝的抖音×中國有嘻哈的宣傳短片。


? 2017-08-11  產品負責人透露VV已經超過10億。


? 2017-08-16  應用寶#星APP榜#成為7月五大流行應用。


? 2017-08-19  抖音強勢登錄《快樂大本營》。


? 2017-09-02  舉辦首屆抖音idou夜,開始向線下拓展。


? 2017-09-15  強勢登錄湖南衛視《天天向上》。


? 2017-09-22  和愛彼迎、雪佛蘭、哈爾濱啤酒首次品牌視頻廣告合作。


? 2017-11-10  今日頭條10億美元收購Musical.ly並與抖音合併。


? 2017-12-30  同步贊助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


? 2018-01-23  泰國免費榜單第一名,國際化凸顯成效。


? 2018-02-01  吳亦凡正式任職為抖音首席運營官。




本文將試圖解答這一問題——




抖音在短短500天從無到有,變成一個全民都在使用的APP,讓使用者哇哇的叫,紛紛表示抖音中毒,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又有哪些彎路?尤其是,抖音在產品和運營上都做了哪些動作,加快了這一發展奇蹟?




競品情況簡介




抖音短視頻APP在所處的短視頻領域並

沒有任何先發優勢

,國內短視頻霸主快手成立於2011年,新浪微博的秒拍成立於2012年,就連美拍(2014)和小咖秀(2015)也均早於抖音1年多上線,好在抖音選擇了更加細分的音樂短視頻領域進行發力,最終實現了彎道超車。




以下是主要的競爭對手——




?

快手:

短視頻領域當今霸主,2017年3月獲得由騰訊領投的3.5億美元融資,截止2017年11月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1億,總註冊用戶數據已經超過7億,每天產生超過1000萬條新視頻內容。




?

秒拍:

背靠新浪微博的強流量導入,輕鬆實現日活千萬及日播放量過億,但是秒拍本身的自產流量能力較差,流量過度依賴於新浪微博,發展瓶頸較低。資本方面,2016年11月21日,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確認完成5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超過30億美金。




?

好看視頻:

百度親兒子

,依靠百度強大的技術及雄厚的資金實力,自2017年11月16日發布以來,已衝到娛樂免費榜第27名,因入局較晚,產品仍處在打磨階段。




快手是國內領先的短視頻APP,用戶群體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平台達人主要通過炫富、曬娃、犯傻、歌唱、跳舞等吸引流量,如何滲透到一二線城市,一直是快手的痛點,截止到今日,仍未看到快手突破這一僵局,而抖音的用戶群體主要集中在一二線,且普遍年齡在24歲以下,恰恰是快手無法觸及和吸引的群體,所以,在音樂短視頻領域,快手想要干翻抖音,我認為短時間內概率不大。




另一個競爭對手秒拍過度依賴微博,歸屬於同一母公司的小咖秀因過度依賴於明星造勢,後勁不足,雖然小咖秀也上線對標抖音的「

晃咖

」,但是市場反應並不大,圍剿抖音的道路也非常艱巨。




至於百度的好看視頻,暫時還看不到能夠挑戰抖音的能力,未來值得關注和期待。




以上是僅簡單的陳述競品情況,為了讓文章更加聚焦,後續不會再開展分析。會把整個文章分析的視角主要集中在抖音短視頻上,以後會分別輸出各類產品的深度解析報告。




2|產品成長分析





2.1產品整體發展走勢分析




截止到目前,抖音iOS對外發布了38個版本,抖音團隊是如何安排功能優先順序以及如何控制發布節奏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了更直觀的看到抖音短視頻整個發展軌跡和發展速度,我們梳理了圖4和圖5。





圖4抖音短視頻安卓端用戶下載量增長情況(點擊看大圖)





圖5抖音短視頻在iOS總榜和攝影與錄像細分類別排名變化(點擊看大圖)




通過對圖4產品下載增長曲線圖和圖5的產品分類排名變化來看,我們可以將抖音短視頻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





圖6抖音短視頻發展階段概括圖(點擊看大圖)




第1階段: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產品探索期


這一階段,抖音短視頻在市場的整體影響力可以忽略,基本處於產品的方向摸索和探索期。雖然,從始至終的定位是一款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但是,在前期產品的格調及用戶的喜好方面仍然花費了一些時間探索,甚至對產品名稱進行了更改(從A.me更改為抖音短視頻)。




第2階段:


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第一波產品成長期


這一階段,抖音實現了產品的爆炸式增長,通過不斷對運營端加持砝碼,在短短的半年內,用戶量增長了10倍以上!這一階段主要的增長引擎是運營端,通過不斷贊助熱門綜藝節目,其中包括《中國有嘻哈》、《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等,快速收攬一大批追求獨立、個性和無處安放寂寞的中國小花朵。這是截止到目前抖音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這一階段讓抖音完完全全的暴露在大眾視野,實現品牌和產品雙擴散,奠定了音樂短視頻類目的佼佼者地位。藉助在此階段高速增長,抖音也開始了商業化道路的探索。




第3階段:


2017年12月至今——第二波產品高速增長期


這一階段,抖音長居iOS排行榜前2名,攝影與錄像細分類目第1名,基本鎖定2018年第一季度最受歡迎的APP。這一階段抖音已經完全有能力實現自增長,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線「直播問答」成為開年新風口,在這個流量似黃金的年代,誰也不願意放棄超低成本吸引流量的機會,通過引入「直播問答」的新風口,抖音迎來了第二波產品高速增長,繼續凱哥前行。




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我們會詳細圍繞著這幾個階段來進行解讀。




2.2產品分階段迭代分析




1、產品探索期(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




產品探索期對於所有C端產品來說都存在鎖定目標用戶、找尋用戶的特性及需求、接觸用戶驗證產品功能並不斷打磨,對於抖音來說也不例外。




短視頻作為成熟的市場,不需要抖音投入精力去教育用戶。短視頻在國內市場已被多商家深耕多年,產品包括快手、秒拍、小咖秀等,曾經紅極一時的小咖秀通過明星對口型爆火,很大程度上教育了國內用戶接受這種簡易而輕鬆的娛己樂人的方式。




在此階段,作為一個全新的短視頻社區,抖音面臨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吸引大眾觸網。主打有魔性的音樂短視頻APP,在產品整體的格調和功能未確認之前,無法貿然的通過運營手段暴力拉新,但是,又需要吸引一批用戶使用並反饋才能逐漸明確產品功能,這個冷啟動對於抖音來說是一個挑戰。




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

有自我展示需求的達人。


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

好玩,能拍出魔性的視頻,製作精美的MV。


本階段抖音商業需求

:吸引達人入駐平台,儘可能多的拍攝有趣、有料、有個性的音樂短視頻。




產品主要迭代版本&迭代邏輯分析:




產品版本迭代上,此階段涵蓋V1.0.0~V1.4.0,主要是用來確認產品格調,找到年輕人對音樂短視頻接收的最佳方式,完成產品從內部YY到被數十萬用戶使用並接受的蛻變。




這個階段是抖音面臨困難最多的,因為這個階段直接決定了抖音的成敗。也是在此階段,抖音為了找到更好的觸及用戶,在V1.2.2版本將名稱由A.me更改為抖音短視頻同時更改了產品logo,同時,重點打磨自己視頻拍攝工具的能力。




另外一個點,抖音本身作為一個音樂短視頻娛樂社區,本身社交基因很弱,所以,在起初抖音團隊就嘗試通過查找通訊錄、邀請QQ好友和微博好友等方式,試圖擴展抖音的社交局限。




在V1.0~V1.2.2版本中,除了基本的拍攝功能打磨外,主要的變化就是講產品名稱由A.me更改為抖音短視頻。







在V1.1.0版本也就是第二個正式對外發布的版本,抖音就加入了社交功能,支持查找通訊錄、邀請QQ和微博好友等,雖然這是一項基本能力,但是把它放這麼高的優先順序,多少能夠感覺到抖音團隊對社交的渴望,同時也想通過社交來拉動產品增長。







用戶評論:




抖音團隊承接了今日頭條爸爸的技術強基因,產品上線起初在視頻的觀看流暢度、拍攝及上傳方面做得就非常不錯,加上豎立全屏沉浸式觀看交互,大大降低了用戶門檻,用戶接受程度很高。




這一階段的用戶評論多為好評,作為一個新生APP實屬難得。通過不斷優化視頻拍攝,增加美顏、濾鏡和貼紙等增強拍攝視頻的觀賞性和愉悅性,讓用戶哇哇哇~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更加前衛或者立足於互聯網行業的老兵則表現了敵對情緒,主要因為抖音整體的定位和交互均疑似「抄襲」北美一款同類型音樂短視頻應用musical.ly,恰巧musical.ly未在國內發力,並將重心放在了北美,直到2017年6月6日,musical.ly更名muse才正式進駐中國,這時候抖音已奠定國內音樂短視頻的頭把交椅。2017年11月10日,今日頭條10億美元購北美音樂短視頻社交平台Musical.ly,將與抖音合併,當然,這都是後話。







除此之外,很多用戶反饋無法正常登陸,不管是手機號碼、還是QQ、微信、微博,筆者猜想,因探索期人力投入有限,可能只有一個測試人員或者產品經理兼職測試的,作為一個普通模塊未得到足夠重視,也有可能未進行壓力測試,在高峰期時造成無法登錄,當然,這一問題抖音團隊很快就解決了。







此階段的運營策略:




此階段抖音並沒有採用任何過激的運營手段,主要在抖音內部建立話題視頻挑戰,刺激視頻庫的增長,同時,僱傭專業的舞蹈或音樂達人拍攝視頻,並發布到各主流視頻平台上進行宣傳引流。




百度新聞上,直到3月15日,因岳雲鵬1月13日轉發一條名為用戶岳云云帶有抖音水印的短視頻微博才引來一絲曝光。當然,在翻閱了抖音短視頻的微博能發現,岳雲鵬轉發此微博並非偶然,而是運營人員多次@岳雲鵬微博,最終,引起了岳雲鵬的注意並轉發,岳雲鵬是擁有超過1000萬粉絲大V,此條微博轉發5083、點贊83175,直接帶動抖音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










針對官方微博方面,起初也並未投入過多精力運營,產品2016年9月26上線,在2016年11月02日(剛發布V1.1.0版本)才發布第一條微博,此條微博可能也是因為新版上線才由內部領導推動發布,當然,也有可能是產品經理兼職發布,此時並未投入專人運營微博。




此階段的微博用戶關注量極低,運營手段也只是不定時通過轉髮帶有抖音水印的達人視頻,評論和用戶轉發量基本可以忽略。





階段小結:




對於抖音團隊來說此階段用戶量並不是首要考慮要素,在業務的黑盒子里儘快的找尋到出路才是重中之重。通過實際接觸用戶,調整此前內部對於用戶的一切的意淫,用真實的用戶反饋和數據不斷優化調整產品,再不斷的觸及潛在目標用戶,再反饋調整....儘快在產品商業價值和用戶之間找尋平衡,通過用戶評論可以明顯感受到抖音做到了。




2、產品成長期(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




經過半年的產品摸索和數據沉澱,抖音已經基本完成了第一輪產品打磨和初始用戶的積累。順利完成了冷啟動,接下來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擴大市場份額,儘快的開疆拓土,搶佔國內音樂短視頻的頭把交椅,並進而向短視頻霸主「快手」進攻。但是,這場仗並不輕鬆,快手在3月底剛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的投資,同時,國內BAT巨頭均紛紛加持短視頻市場,短視頻領域的戰爭遠遠沒有結束。







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

:國內追求獨立和自由、娛樂至上的95後人群。


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

愉悅自己,探索更多視頻玩法,拍攝更美更有趣的視頻,希望得到大家的讚賞。


本階段抖音商業需求:

吸引用戶搶佔市場份額,在保證日VV(視頻播放量)的情況下試水商業模式。




產品主要迭代版本&迭代邏輯分析:




此階段主要涵蓋了產品V1.4.2~V1.6.7的版本,面向大眾一共迭代了18次。整個迭代過程主要圍繞著以下

三個問題展開:





? 如何能讓拍攝更好看。


? 如何能讓拍攝更好玩。


? 如何增大平台對達人的吸引力,並初步探索商業模式。




抖音給出的答案通過不斷在拍攝上優化濾鏡、美顏、貼紙等拍攝更美的視頻;增加諸如染髮、音樂特、AR相機、尬舞機是等拍攝玩法增加拍攝趣味性;在對達人的吸引上,藉助黑科技更智能的實現視頻分發,增大達人與潛在受眾的接觸頻次,提高達人關注量及愛心,同時,平台主動幫助達人打通微博主頁,讓達人可以將流量導流到微博中,藉助微博的生態來變現。




在V1.4.5版本中,首頁的『新鮮』更改為『附近』,宣傳口徑方面由最新精彩內容看不停更改為發現身邊有趣的人。這一改動筆者認為首頁已經有推薦頁了,而且用戶的主要瀏覽也是在推薦頁,新鮮和推薦頁覆蓋達人視頻一定程度上重疊,新鮮頁面後台數據反饋用戶使用量不高(猜測);同時,抖音內部一直在加強產品的社交屬性,附近頁面能夠勾起大眾對身邊達人的好奇心,更願意去觀看身邊的人的故事,另一方面,增加達人在附近人群的曝光量,其實也是一種流量分發機制。







V1.5.1版本支持達人綁定個人微博主頁,並且支持一鍵跳轉到微博頁面,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功能迭代,但是,在抖音未明確達人變現途經的情況下,可以藉助微博生態來變現,增大吸引達人入住平台的砝碼。







抖音也在此階段開始聯合商家進行信息流廣告,開啟商業模式的探索。2017年9月21日,抖音與Airbnb、哈爾濱啤酒和雪佛蘭合作推出的三支品牌視頻廣告,並且大獲成功,抖音產品負責人王曉蔚表示:這個模式將會是未來抖音商業化的發力點。







在V1.6.0版本中,『謹慎』的加入了直播功能,之所以『謹慎』是因為直播入口非常的隱秘(目前,story欄,個人主頁的頭像,視頻右側的頭像,是三個直播間的入口),於此同時,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可以開通直播功能。據今日網紅曝料,抖音粉絲在5萬以上的達人才有開播的許可權。不過抖音回復:「根據之前站內表現綜合考量的,粉絲數量不是唯一標準。」







直播已經具備成熟的商業模式,並且短視頻和直播具有天然的結合度,兩者均圍繞著平台達人深度運營,通過短視頻切入直播領域是一個非常犀利的手法,相反,從直播切入短視頻並沒有那麼容易,不過通過短視頻出位的達人能否適應即時的直播,用戶是否買賬?這些都還不得而知,需要持續觀察。




用戶評價:




這一階段的評價整體向好,眾多用戶紛紛表示已抖音中毒,無法自拔,每天刷抖音不知不覺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同時,也可以看出這一階段達到了拍攝視頻好看,好玩的效果,通過用戶評論可知一二。







甚至有很多快手的老用戶也紛紛轉戰抖音。







另一方面,伴隨著用戶的暴增,抖音後端系統承受了很大的數據壓力,雖然抖音團隊內部對流量的暴漲有一定的準備,但是,依然出現很多無法登錄、視頻播放卡頓、網路被擠爆掉的情況。我相信每次產品升級,抖音技術團隊都將是此夜無眠。







此階段的運營策略:




這階段的整體運營策略歸結起來就是:

砸錢上最熱門的節目




在2017年3月份因岳雲鵬的微博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後,用戶量開始增長,抖音團隊也開始逐步加大抖音的媒體運營力度。也是在同年3月23日,直接競爭對手「快手」完成由騰訊領投的新一輪3.5億美元投資,並開始在市場上強推品牌,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抖音全面推向市場的時間點,短視頻領域新一輪的燒錢大戰正式開啟。當然,和滴滴與快的當年的補貼大戰不同,此次燒錢主要在營銷推廣上,各類最熱門的綜藝節目,成了雙方搶佔的制高點。




通過網路及官方渠道查詢,整理出抖音在此階段的媒體贊助:







通過以上連續且強勢的廣告植入和轟炸,抖音在短短的半年內用戶量增長10倍以上,同年8月視頻日播放量已突破10億。不難發現抖音基本上將2017年主流的綜藝節目贊助了個遍,通過節目本身帶來的流量,抖音佔據了同類市場和產品中的領先地位,一躍在iOS總榜上排名第二,攝影與錄像類別長居第一。




階段小結:




經過這一輪的增長,抖音在國內短視頻領域站穩了腳步,但是,誰是國內短視頻最終的王者還遠沒到下結論的時候。雖然抖音社區內部整體的視頻內容優與快手,但是,不論是用戶保有量、日視頻產量還是日視頻播放量,快手均遙遙領先於抖音,是絕對的短視頻霸主,很期待接下的一切變與不變。




3、高速自增長期(2017年12月至今)




開年剛剛進入2018,從國民老公王思聰開始撒幣之後,直播答題類產品成了開年第一個風口,開始席捲國內,在這個流量似黃金的年代,直播答題類產品的獲客成本是3元左右,遠遠低於市面上正常的幾十上百的價格。




對於國內超級獨角獸今日頭條來說,怎麼可能放過這次機會,紛紛將航空母艦產品今日頭條、旗下視頻矩陣產品火山小視頻、抖音短視頻、西瓜視頻加上直播答題——《百萬英雄》。




經過去年下半年的迅速擴張,抖音已經坐穩攝影與錄像類應用榜首,本身品牌的效應也會帶來不菲的自然流量,藉助百萬英雄的低成本流量,進一步的鞏固了自身的地位,除此之外,抖音團隊也開始逐步向國際化方向發展。




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

存在娛樂需求,並願意主動探索生活趣味的人群。


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

娛樂自己,打發無聊時間。


本階段抖音商業需求:

鞏固市場地位,國際化並探索產品商業模式的邊界。




產品主要迭代版本&迭代邏輯分析:


在版本V1.68~V1.73中,產品功能上已經經歷過2017年下半年的洗禮,拍攝視頻基本完成了拍攝更美、更好玩的目標,這條線已經趨於穩定,產品變動不大。除了在戰略上增加《百萬英雄》的入口用於吸引流量外,最大的改變主要圍繞著舉報和評論。




不難分析出在用戶暴增的情況下,視頻社區內部一下子充斥了各類人群,作為一個公共視頻社區,無法完全規避不良用戶為了滿足個人私利或私慾上傳破壞社區氛圍的視頻,現在的抖音社區就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大市場,這對抖音來說是一個潛在危機,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沉澱的老用戶大量流失。




在V1.6.8版本,抖音在新年第一個版本中增加有獎問答遊戲《百萬英雄》。







在V1.70版本中,細化了舉報及評論模塊,更精細化的進行社區管理,同時需要提供舉報理由,增加審核可信度。筆者推測起初是根據舉報標籤數量進行的自動化封賬號管理,這種可能會存在有組織的惡意舉報,導致用戶無辜被封,帶來用戶不滿,隨著視頻量激增,這種未經審核的處理辦法,一方面增加後端客服成本(當然,如果抖音根本沒專門設置客服人員的話,也會帶來用戶流失的風險),另 一方面不便於追溯被舉報原由,無法進行後續的賬號復通工作。







V1.7.1增加原創音樂類目,擴創自有音樂曲庫(這個在後期運營分析時再展開講)。







用戶評價:




這一階段用戶的評價向好已經非常明顯,通過用戶的激增也擴大了社區視頻的邊界,不僅限於音樂視頻領域,會存在很多段子、遊戲、動物成精等特色視頻,進一步增長了社區的兼容性。










於此同時,產品仍然未能完全脫離卡頓的問題,特別是在百萬英雄開始時,可以明顯感受到首頁視頻播放反應遲鈍,卡死甚至閃退等現象。







此階段的運營策略:




抖音作為一個音樂短視頻產品,從名字出發有兩個點非常重要,一個是音樂,一個是短視頻,音樂作為短視頻的重要主體面臨著版權和數量有限等問題,首先,音樂版權方面因暫時未找到抖音被投訴的信息,可能抖音已經購買音樂版權,暫時不開展分析;其次,能夠用於拍攝有趣又好玩視頻的背景音樂是有限的,如果抖音社區內部充斥著大量相同音樂及毫無新意的視頻時,對大眾用戶會引起視覺疲勞,並拋棄平台。




2018年1月25日,

抖音推出抖音原創音樂計劃

,聯手8位評委和百位知名音樂人,尋找自由、獨立的原創音樂人。一方面給原創音樂人提供出口,另一方面擴充抖音自身社區的音樂庫,

利人又利己可謂一舉兩得







在國際化方面,抖音的業務已經覆蓋東南亞、日韓、北美、歐洲、拉美等全球其他地區,資金方面,今日頭條計劃投入上億美金進行出海支持。抖音以Tik Tok為名已於去年8月份低調出海,並在日本、泰國、韓國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日本不僅在攝影和錄像分類上超越了YouTube和Instagram等全球短視頻巨頭,還力壓Spotify、LINE等常年霸佔榜單前幾位的應用,成為日本App Store免費榜第一的app。





(左邊泰國市場,右邊日本市場)




3

對抖音的深度解析的小結與反思




通過對抖音短視頻截止到2018年2月分析,在產品和運營方面均受益良多,在此向抖音團隊致敬,也向Musical.ly團隊致敬。在產品方面,抖音團隊在確認了產品主體框架後,保留了很大的容錯空間,截止到目前均未對產品架構做任何大的重構調整。從抖音第一版發布至今約500個日夜,基本保持平均10天發布一個版本的節奏,雖然說敏捷開發及小步快跑的方法論在互聯網圈被講爛了,但是真正能運作起來的團隊非常少,可見整個團隊功力非常優秀。




除了團隊的努力和平台本身,抖音的成功對我們產品人員來說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呢?我覺得有有以下兩個:




一、純互聯網類產品,產品永遠是根基,要給自己團隊及產品一些時間用心打磨(抖音打磨了7個月,才加大市場端投入),前期不要過度追求用戶數量。


二、儘力保持產品調性,維護好產品內部氛圍,小心翼翼的探索和拓展產品邊界。




關於第二點特別說明一下,抖音因前期投入大量人力打造去中心化的視頻分發演算法,後期即使通過運營端發力拉攏大量人群,依然能夠對原有老用戶做到有的放矢的推送他們喜歡的視頻,而不會造成思想衝擊,其他類產品,且不可盲目過度在運營端發力,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新用戶對產品無感情,沒知覺,不感冒;老用戶對氛圍不適應,反感甚至拋棄產品,造成大量用戶流失,可謂折了夫人又折兵。




4|關於抖音未來的發展和展望




抖音無疑是2017年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並且在國際上也取得不俗的成績,可謂風光無限。在歷史的長河中,從來不缺少短暫的輝煌,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一個產品——

小咖秀

,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記得當年,小咖秀的橫空出世帶動了一大半的娛樂圈明星參與其中,但因為其過於中心化,對大眾不夠友好,最終在大眾視角疲勞後紛紛離場,剩下一群戲子也好沒趣味,人走茶涼。




抖音在這方面吸取了小咖秀的經驗,到現在仍未大規模的啟用明星助力,驚喜的事,因為自身產品的爆紅,還引來了很多明星主動加入到抖音社區,當然抖音並未對明星進行特權照顧,依然保持了「去中心化」的產品思路。




伴隨上一輪的暴漲後,抖音並不能高枕無憂,相反整個團隊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比如:


1. 作為一個新生代音樂短視頻應用,如何消化受市場影響下載並使用的用戶,其中既包含了抖音的核心用戶95後,也橫跨90、85、80後甚至75後人群,怎樣減少過度流失?




2. 內部視頻大量是由抖音小助手發起活動,大家挑戰來拍攝的,必然帶來大量視頻重複且不具觀賞性,自然不能給達人打來流量和愛心,一方面對普通玩家造成疲勞,一方面讓達人感受不到激勵,陷入死循環。




3. 前面講過音樂版權及數量的問題,可以看出抖音團隊通過支持導入本地音樂、發起原創音樂創作活動等來儘可能的解決以上問題,但是,目前來說效果還不得而知,更長遠的角度來說通過資本購買大量音樂版權應該是主流路線,同時通過演算法個性化推薦拍攝音樂,激活長尾音樂的使用頻次。




4. 抖音國際化,也將是2018年的主要奮鬥目標,本地化團隊對於國際市場的經驗相對有限,盲目擴張國際團隊也將帶來諸多管理問題,對於抖音整個管理層來說國際化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何去何從,一切都需要抖音團隊摸索出方向。


5. ......




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抖音團隊去走,但是,作為一個僅上線500天的產品而言,抖音已經度過了自己最艱難的時刻,後面即使再艱難對於這個團隊來說也不會帶來致命打擊。




至此。對於抖音的深度解析算是告一段路,雖然沒有參與到抖音的各個階段,但是,從一個觀察者的角度重新梳理一遍抖音的發展歷程,仍然非常激動和記憶深刻,其中包括A.me更名未抖音短視頻、如何避免產品工具化(引導分享,加大社區運營力度等)、在無明確變現途徑時主動導流到微博、不斷增設拍攝玩法有序的拓展產品邊界等。




最後,送給抖音團隊一句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詩:


「Wer spricht von Siegen? überstehn ist Alles」——

有何勝利而言,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酷玩實驗室經授權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垃圾簡訊群髮指南
蘋果玩脫了!矽谷流行讓產品變慢?

TAG:酷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