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你真的看懂《唐人街探案2》了嗎?

你真的看懂《唐人街探案2》了嗎?

關於這部電影,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

轉自:3號廳檢票員工(ID:jianpiaoyuangong)

作者:檢票小哥

關於兇手的伏筆

第一次

在地鐵站,秦風將黑衣殺手追到了地鐵站,殺手突然停了下來,手裡露出了一把刀,嚇住了秦風。

那是一把標準的手術刀,暗示兇手可能是一個醫生,握法是醫生最常見的「執弓式」,多用於胸腹部的較大切口,延伸暗示,也許是有法醫解剖經驗的醫生。

第二次

兇手第一次以法醫身份出現在犯罪現場,給陳警官遞了口香糖,用的是右利手,但探案三人組潛入醫生辦公室,所有的物件擺放都在左側,證實他和兇手一樣都是左利手。

這種在警察面前的刻意掩飾,是一個很大的疑點。

第三次

陳警官第一次登場就是以NYPD側寫師的身份,並且對兇手進行了大概的側寫,告知了我們兇手有以下特徵:30歲左右的男性,現實中的好好先生,有親人意外離世,有穩定職業,華人男性。

很多人都覺得這一段側寫很雞肋,除了致敬,沒有用處。

但是其實當我們得知兇手回頭再看的時候,除了華人男性(這一點被秦風的推理改變了)出現了錯誤,其他全中,而整部電影同時符合其他所有側寫特徵的,只有醫生。

並且在辦公室鏡頭特寫到離世妻子照片的時候,所有的特徵都已經早早指向了醫生。

第四次

案情分析的時候多次提到,兇手提取受害人內髒的時候,都用了Y字型切口,這是法醫在解剖的時候最常用的切割方法,再再次暗示兇手有法醫背景。

致敬篇

致敬日本推理小說

開場有一個偵探扮相的管家,一個自稱偵探的傲嬌小女孩出現。

致敬了東川篤哉所著的推理小說《推理要在晚餐後》,小說里的人設就是一個欠缺常識的大小姐在現場調查兇案後,回家一邊吃晚餐一邊和在旁服侍的管家閑聊案情,再由管家一針見血地解開謎團。

致敬中國功夫

莫友乾拳館裡的大部分合影都是真的,都是元華七小福時期的合影,算作致敬,而最後元華大叔的登場救人,扮相和拳法有致敬李小龍的意味,查了一下還真發現,元華曾經是李小龍的替身。

致敬港片《雙瞳》

兇手殺人動機,和最後的修仙聖殿,都借鑒了陳國富導演的老港片《雙瞳》,而且陳思誠還把主要角色的名字取名陸國富,儘管最後他死了emmmmmm......

致敬古典推理小說

秦風在電影一開始就喊出了「奎因手稿」。

奎因手稿來自埃勒里·奎因,名字背後是共用這個筆名的曼弗雷德·班寧頓·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兩兄弟,兩位蜚聲世界的兩位世界古典推理小說大師。

並且用坐標定位法致敬奎因的代表作「悲劇」系列小說。

終極謎團Q的身份都被陳思誠用來給古典推理做了致敬:「奎因的英文就是Queen」。

致敬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

1.側寫法致敬

福爾摩斯不論是對委託人還是兇案中的兇手,都曾經多次用過側寫法,利用對方的身體痕迹,來推斷這個人的具體特徵、經歷。

最著名的也就是《血字的研究》中,華生和福爾摩斯初識,福爾摩斯對華生的側寫。

2.「思維殿堂」再次致敬《福爾摩斯》

思維殿堂最早出現在福爾摩斯的小說中,但出現頻率不高,最終為福爾摩斯迷所知還是卷福的《神探夏洛克》。

肌肉壯漢對應美國硬漢派推理小說

那個戲份不少的美國肌肉壯漢偵探,應該就是對應美國硬漢派偵探小說,主要以描寫艱苦的環境和打鬥的場面來贏得讀者的喜愛,節奏奇快,現實主義濃厚,簡單直接。

但這裡嚴格說不算是致敬,那個「爸爸,打我」不是正面角色,更像是傳統推理和古典推理的擁簇陳思誠對反傳統推理的硬漢偵探的諷刺。

雙胞胎偵探

開場出現了兩位穿白色毛衣,長得都很像伏地魔的雙胞胎偵探。

推理小說史上的雙生偵探有過很多,但要說最著名的,應該就是《丁丁歷險記》中的雙胞胎偵探:湯姆森兄弟偵探,這裡的靈感來源大概率也是這兩位。

彩虹旗聲援LGBT

GAY吧里傾心王寶強的LGBT壯漢,在最後開摩托來救場的時候,頭盔上有一面小小的彩虹旗。

人物篇

關於宋義

醫生在看到陸國富的屍體的時候,問了陳警官,「這就是死的第四個人?」

這句話的信息量非常大,醫生作為連環殺人案的兇手,看著自己殺的人是不可能也沒必要問出這樣的話的。

所以這句話的功能,就是在暗示,陸國富不是醫生殺的,屍體被人掉包了。

這個時候,宋義的嫌疑才真正開始加大。

關於野田昊

野田昊其實對於電影來說有些有頭沒尾。

一開始和秦風,快節奏對決結束後,卻突然消失了。

作為一個偵探排行榜上和秦風不相上下的人,為什麼會就這樣對一個案子放棄了?

一開始的時候野田昊說過一句話:「我不要錢,我只要挑戰。」能讓他放下這個案子和500萬的,只有另一個更複雜的案子。

結合電影最後那個東京來電和野田昊在天台大喊「好難啊」的彩蛋,可推,他突然回國是遇到了比紐約案更具有挑戰性的案子。

也就是已經寫好劇本了的第三部:東京篇。

關於秦風

秦風到底會不會黑化?

在第一部里秦風未告發張子楓,第二部里在有證據的情況下依舊放過了宋義。秦風對正義的追求並不是審判。

第一部初登場,就是一句「我想實施一次完美的犯罪」

第二部結束,放走宋義後的鏡頭轉到秦風,是一面亮一面暗的陰陽臉。這裡致敬了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哈維的那一張人鬼難辨的陰陽臉,同樣的一亮一暗,預示著邪惡和正義,有的時候是同一個人。

該圖片來自知乎@兜兜轉轉上高山

每一點都對應了宋義臨走前和秦風說的那一段話:「在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別看太久」這段來自尼採的自我解剖,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於秦風可能黑化的暗示。

關於陸國富

陸國富在抓宋義的那回,去了趟廁所,產生了一段對話,要求手下半路殺死宋義,來個「死無對證」。

這很奇怪,聽起來好像陸一早就知道,宋義不是兇手。

而電影還有一個鏡頭,是陸國富在辦公室看書,書名給了特寫:《道德經》。

就是那本讓醫生產生殺人動機的書。

而電影也暗示我們,陸國富去找過那個醫生就診,他們認識。

關於Kiko

Kiko最後和秦風玩的是拼音連讀梗。

立刻有,連讀就是like u。那kiko(ki,kou)的名字連讀,是Q。

Kiko的角色造型來自《蝙蝠俠》的小丑女,哈莉.奎因,非常巧的也是奎因(queen)手稿的奎因二字。

其他篇

偵探APP

那個偵探APP叫Crimaster,可這個單詞根本就不存在,但是你把它拆開:Crime(犯罪),Master(大師),這好像根本就不是偵探排行榜......

Q到底是誰

這個本就屬於電影的開放性結局,在第三部出來之前,Q可以是宋義,也可以是他的妹妹宋倩,可以是kiko,也可以是一個組織,甚至可以是秦風的另一個人格。

所以探討其實無意義。我把自己觀影后能想到的點都寫出來了,歡迎補充和糾偏哦。

本文轉自公眾號:3號廳檢票員工

ID:jianpiaoyuangong

《讀者·原創版》

讀者傳媒綜合性新銳原創青年雜誌

2018年破季訂閱

正在進行中

隨時隨心 全國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適不適合結婚,分次手就知道了
這幾年,媽媽越來越像外婆了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