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厭煩的父母身上,寫著你未來的模樣

你厭煩的父母身上,寫著你未來的模樣

點擊「燕園心理」關注我們

人生何處不心理,待我為你八一八

年過完了,我工作前兩天就回來了。年前的那種歸心似箭的心情現在一點都沒有了,是的,選擇了逃離,逃離那個溫暖又陌生的環境。我需要一份冷靜和反思。

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去和你父母住一個星期看看。成年以後,我對過年沒那麼多期待了,本來一心想要討好父母,回去孝敬父母,誰知強行圈在一起了好幾天以後,突然不小心爆發,爭吵起來,前面就都白裝了……

你的年過得怎麼樣?

1

父母是種神奇的生物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到和母親鬧翻的經歷:

身邊經常有人說:「放假回家,媽媽對我的控制達到一種無孔不入的地步,早上反反覆復來我房間逼我早起,吃早飯。然後就開始了一天的嘮叨歷程:什麼時候帶女朋友回來?什麼時候買房?什麼時候結婚····僅僅逼問著,就像即將把一個孩子逼迫到牆角一樣,雖然沒有肢體上的攻擊,但是語言上的攻擊直擊心靈,這更受傷。

有時候稍稍表示點不耐煩,她就大發脾氣,用那種強烈的女高音,侵蝕我的耳朵。夾雜對別人家孩子如何如何的描述和對我的拚命辱罵貶低,多次溝通無效。

每次爭辯的邏輯就是「我為了你付出多少,你要如何如何,你怎麼那麼不知道好歹」。已經崩潰,不想回家,不想見她,很後悔為什麼要回來。現在第N次爭吵後一個人在外面,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如何收場,以後要怎麼做」

其實父母的用心都是處於對你的愛。

明明是想讓你活得更好,有時候越是親密的人,效果有時卻正相反;

離開他們你會很心疼,但走近了你更心痛;

父母就是這麼一種神奇的生物。如果想在這場愛恨糾纏里學到什麼,你或許需要跳出這個圈子好好看看。

2

你痛恨的父母身上, 寫著你未來的模樣

年紀越大,人就會越像父母,這是最近體會到的。

我奶奶有三姐妹,成年後就不住在一起,生活經歷也不同,可六、七十歲聚在一起時,仨老太太坐在炕上,簡直就像彼此的翻版。

我大姐到了快五十歲的時候,姐夫說看到她就如同見到岳母,外貌、脾氣、說的話、喜歡吃的東西都一樣,但是她二十歲的時候,沒人認為她像老媽。

而我,抓狂的時候和老爸一模一樣。這本來是我最恨他的地方。

青春期無數次和他爭執、暴怒、甚至痛哭流涕;我曾經發誓,絕不要在我的孩子面前這樣,我要做一個和他不一樣的家長。

可是,終於有那麼一天,我驚訝而悲哀地發現,我正在對孩子說著當初父親對我說過的話,那些曾經打擊過我、讓我傷心欲絕的「有毒」的語言。

如果總有一天你會變成你的父母,是不是應該早一點了解一下你的未來?

3

怎樣了解你的父母

在與朋友經常聊到自己以前根本不會自己大聲說話,自卑,說到自卑,大家都會提到小時候父母從來不鼓勵,打擊、諷刺都很常見。

我朋友也說,她父親小時候經常因為一點小事用棍子打弟弟,她雖然沒挨打,但只是在旁邊看也嚇壞了。

長大以後她非常膽小,怕見生人。

如今她幾乎從來不聚會,沒有太多的朋友。生活就是兩點一線的重複著。

例如有一次快遞到了門口死活叫不開門,一氣之下就把食物扔在旁邊的電箱里。

對於感情的事情,她也從來沒有碰觸過,因為父母從她開始有記憶時就每天吵架,初中之後分居。 有次她跟我講,小時候爸爸的好男人形象就沒有了,他對好男人的標杆根本又不知道是什麼了,但是她內心一直渴望有一位終身伴侶,可不知道怎麼相處。

可見,父母就是這麼頑固地影響著你,即使多麼想要擺脫還是在你無意識的情況下影響著你!躲也躲不開!

那就不要躲了。

我們身上的每個問題,如果成心要追溯的話,父母都難逃其咎。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會不會變得和他們一樣?

想要搞明白,你可以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你對父母的童年,有多少了解?

2、你是否知道他們恐懼和害怕的是什麼?

3、在他們自身的理解力、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他們有更好的選擇嗎?

4

看到了不一樣的父親

第一,我的性格為什麼會這樣?

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性格里有那麼截然不同的兩面,能從一個封閉、自卑、羞澀的人,突變出一個開放、熱情、自然的人格亞型?

原來,我那看來沉穩冷靜的父親,內心裡本來就住著另外一個活潑熱情的他。

如果沒有那樣的時代,沒有那樣的家庭,他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嗎?

父親給了我不喜歡的東西,也給了我優秀的基礎,我愛讀書、喜歡思考、做事認真,這也是來自於父親。

讓哪一方面發揚光大,就是我自己的修行了。我很高興,至少我活出了父親被壓抑的另一面。

第二,他為什麼會這樣對我?

對於一個敏感、渴望愛的人來說,想不明白這一點真的很要命。但現在我終於能理解,那是因為,從小以來,父親自己從來都沒得到過鼓勵和疼愛。

他怎麼給你他沒有的東西?

他有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母親,無論他怎麼努力都會挨罵;他從來沒機會做一個孩子,藏在他心裡的委屈和恐懼,誰知道去了哪?

我們渴望父母像成人一樣包容你,可他們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堅強。看似強大、很難相處的父親,其實和我們一樣,內心的小孩還沒有長大。

就像我很容易被父親激怒一樣,他也很容易被我激怒;就像我渴望愛和認可一樣,他也一樣渴望愛和認可。

兩個小孩相遇,問題怎麼能解決?

第三,他努力過嗎?

有時候,我們對父母不滿,不在於他們過去的疏忽甚至錯誤,而在於他們有沒有努力過,現在想不想改變。

孩子想聽父母一句抱歉,就像父母想聽孩子說一句感激。這中間的鴻溝用什麼可以填補?

奶奶對父親的不公,父親選擇了默默忍受。放在縱向的時間軸里看,父親對奶奶,比我對他做得要多得多;但奶奶對他,比他對我要過分得多。

這麼看起來,父親已經比奶奶進步太多了。也許,雖然不盡如人意,但這已是父親所能給我最好的了?

6

糾結的關係何去何從?

那些被深重傷害過的父母和子女,在沒有能力面對一切的時候,逃避父母,逃離孩子,保全自己,比為了表面和諧繼續互相傷害要好的多。

在這種情況下,距離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和子女之間究竟該何去何處?

當父母與孩子產生衝突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不是第一次,這些問題的根源究竟是什麼呢?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更沒有不愛父母的孩子,如果作為一個孩子不願意呆在身邊,父母有沒有想過這究竟是因為什麼?

父母是怎樣一步步變成今天的樣子?父母對孩子的擔心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

就像路易斯·海所說,好的父母可以給我們作榜樣;可如果父母不夠令人滿意,我們認識到了,就不要重複它;如果再犯,就是自己的錯。

因為他們已經將錯誤反反覆復示範給你看了,也就等於教育了你。

王爾德說,孩子最初愛他們父母,等大一些他們評判父母;然後有些時候,他們又原諒了父母。

我們也許改變不了父母,但是我們可以多了解他們、通過他們我們能夠更徹底的了解我們自己、或許我們能夠接受自己,帶著自己不喜歡的人格,發現自己的真正的多個面向,接受自己,為我們今後打開新的道路。

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但可能您也是不完美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園心理 的精彩文章:

2017,最後一次推文,感謝

TAG:燕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