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軍為何能滅了南宋?杭州人請來「成吉思汗與黃金家族」展里找答案

元軍為何能滅了南宋?杭州人請來「成吉思汗與黃金家族」展里找答案

? 原創優質出品 嚴禁複製轉載

大朝傳說

成吉思汗與黃金家族的風采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戰役中去世,終年66歲。

據說,他被埋葬在故土,兒子窩闊台將一綹白駱駝頭頂上的絨毛放在他的嘴上,留下神靈,與他的畫像和部分遺物一同供奉在宮帳內,成為成吉思汗的總祭。

這段故事,來自正在進行中的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的特展「大朝傳說——成吉思汗與黃金家族的風采」,展出了150件(組)主要來自內蒙古博物院的文物

成吉思汗與蒙古帝國自然是這個展覽的重點,但對於一個杭州人而言,還想知道的是,當年蒙元軍究竟如何滅了南宋?

掐絲嵌寶石金飾件元代

2001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恩格爾河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龍鳳紋金鞍飾元代

2001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恩格爾河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雲紋鎏金銅馬具遼代

1991年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代欽塔拉遼墓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纏枝牡丹紋金蹀躞帶飾遼代

1963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林稿鄉木頭營子村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綠釉刻花雞冠壺遼代

1978年內蒙古通遼市第二機械林場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西夏文經卷西夏

1994年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綠城遺址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褐釉剔花扁壺西夏

1957年內蒙古巴彥淖爾盟臨河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渾身是刺的瓷罐

其實是火力威猛的「地雷」

1129年,南宋遷都臨安,即今天的杭州。

期間,草原上的蒙古部落首領鐵木真獲得了「成吉思汗」的尊號,建立了蒙古帝國。

與南宋的交戰,始於成吉思汗之子窩闊台。兩軍抗衡持續了整整四十多年,都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成吉思汗之孫蒙哥在征戰合州時,受宋軍流矢所傷,死於軍中,隨後,其弟忽必烈自立為汗。

正是忽必烈,建立元朝,消滅了南宋大理,統一了全國。

《元帝像冊》忽必烈汗畫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而今的杭州人,常常憶及南宋的美好,卻鮮少知道南宋王朝悲壯的最後一幕。

德祐二年(1126)2月4日,蒙元軍攻佔臨安,5歲的皇帝恭宗趙?(音,顯)被俘,在一場和平受降儀式之後,趙?正式退位,其兄弟趙昰、趙昺在大臣保護下南逃。

此後,文天祥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小朝廷從廣東雷州遷往崖山。1279年3月19日,崖山海戰,宋軍全線潰敗,南宋最後一位皇帝——年僅8歲的趙昺被左丞相陸秀夫背著投海,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當時的南宋所面對的究竟是怎樣的蒙元軍?

從兵器史上來看,這一時期頻繁的戰事,使得兵器發展極為迅猛,火藥開始廣泛使用,冷熱兵器被同時使用於戰爭。

在這個展覽里,你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左 元代疆域圖 (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繪製)

右上 元大都大明殿

右下 元上都遺址全貌

展覽第一部分「民族歷史——一代天驕」中有一長廊,好似一個小型蒙古軍軍械庫,鎧甲、鐵矛、鐵刀、鐵標槍、鐵劍、火銃、瓷彈丸……有些樣子極其古怪。

先來看看火器

比如,這個瓷球,上面豎著好多個小尖角,遠看有點像防禦狀態下的河豚,近看好像一個花器。

這其實是一種殺傷力極大的武器——瓷雷,也叫瓷蒺藜

瓷雷元代

1987年內蒙古赤峰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瓷蒺藜,有點類似近代的地雷或手榴彈,頂部有一個圓形裝葯口,裝上藥拋到地上,當敵人進攻時,馬蹄踩中蒺藜,輕則人仰馬翻,重則死傷無數。

這本是西夏發明的武器,成吉思汗本人也曾深受其苦,最後一次征伐也是因此而被掀下馬,臨終前下令必要滅絕西夏。想來,其後的蒙古軍也學會了善用這種武器。

瓷雷局部

再來看這一種,世界上最早的金屬射擊火器,名叫火銃,威力巨大。它發明於元代,由南宋突火槍演變而來。它的出現,使熱兵器的發展進入一個的階段,改變了後來的軍事技術與戰爭形式。

帶耳筒狀器(火銃) 元代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元上都出土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藏

再來看看冷兵器。蒙元軍的冷兵器,也極具殺傷力。除了弓箭、標槍、環刀、長槍,他們還用拋石機或銃炮遠程拋射瓷彈丸、石彈丸。

彈丸速度慢,但威力大。看起來比拳頭還小的瓷彈頭,幾個或十幾個集結在一起用,便會威力大增。

石彈丸元代

2010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元上都遺址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瓷彈丸大蒙古國

2007年內蒙古額濟納旗黑城子採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鐵蒺藜 大蒙古國

1987年內蒙古通遼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鎧甲大蒙古國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鎏金銅弩機遼代

1988年內蒙古赤峰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此外,最關鍵的,還有蒙元軍強大的騎兵力量,其最大的優勢之一是來自蒙古的戰馬,既不需要專人餵養,又可適應不同地形。而宋軍當時無法從最好的產地採購戰馬,又一再減縮戰馬數量,自然難與馬背上的敵軍匹敵。

鏤空鐵馬鞍元代

2006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四子王旗王府衛隊乘馬牌清代

包頭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銀馬鞍及馬鐙複製品(左上)

鎏金銅馬鞍複製品(右上)

吉祥紋栽絨駝鞍近現代(左下)

布里亞特部樺木馬鞍清代(右下)

內蒙古博物院藏

馬汗板近現代

內蒙古博物院藏

元代空前高漲的女性地位

成吉思汗相貌的千古之謎

告別戰爭,來說說蒙古帝國的另一面——女性地位之高

2016年末,台北故宮曾舉辦過一場展覽,名為「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鑒藏文化特展」。這位公主,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女——祥哥剌吉公主。

1323年暮春,祥哥剌吉公主邀請二十餘位學士文臣前來雅集,展示她珍藏的幾十件珍貴書畫。其藏品包括隋展子虔《游春圖》、唐《定武蘭亭真本》、宋黃庭堅《書松風閣詩》、元《元世祖出獵圖》等,光是宋徽宗的作品就有五幅之多。

公主能收藏這麼多重要書畫作品,也能從另一方面佐證元代女性社會地位之高。

祥哥剌吉公主畫像

元劉貫道元世祖出獵圖 局部

祥哥剌吉公主 舊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人 定武蘭亭真本

祥哥剌吉公主 舊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郭熙早春圖

祥哥剌吉公主 舊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浙博的這個展覽里,也能感受到這一面。展廳在重要位置展示了一方銅印,為「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

這位監國公主,便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兒阿剌合別乞,嫁給了汪古部部落首領。其夫去世後,她主管部落政事的同時,也兼管河北都總管,管轄黃河以北,包括山西、河北的廣大地區,權勢地位極高。

內蒙古博物院展陳部研究室副研究員楊國華說,這方官印體現出成吉思汗對女兒的器重與厚望,也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晚期的空前高漲。

元代對提高女性地位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如摒棄了前代的婦女歧視性法令,並設立了多項女性的保護性法律。「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女性的社會地位來精確地衡量。」馬克思的這一觀點很適合用來形容元代社會的偉大進步。

監國公主銅印大蒙古國

1958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五家村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最後,讓我們回到展覽的主角——建立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

傳世的成吉思汗畫像,目前只存世兩幅。一幅是收藏於台北故宮的《南熏殿圖像·元代帝像冊》成吉思汗畫像,另一幅為著名學者史樹青先生1953年從民間徵集到的,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南熏殿圖像·元代帝像冊》成吉思汗畫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成吉思汗畫像

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仔細觀察這兩幅成吉思汗畫像,除了尺寸略有差別外,成吉思汗的儀態、裝束、表情基本一致,這說明,二者或出自同一畫家之手,或是相互臨摹而成。

本次展覽展示的成吉思汗畫像,便是台北故宮藏品的複製品。畫中的大汗身著白色的衣服,襯著他紅色的臉龐。

《南熏殿圖像·元代帝像冊》成吉思汗畫像 複製品

原作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但這可能並不是成吉思汗本人的樣子。

世上的偉人們留下了無數畫像供後來人瞻仰,有意思的是,偉大的成吉思汗卻不允許這麼做。據傳,他在世時不允許子孫臣民為他作傳記,不允許為他作畫,不允許把他的名字刻在任何物體上,更不允許在他死後為他建造陵墓。

忽必烈稱帝以後,尊稱成吉思汗為元太祖,卻發現成吉思汗沒有畫像,無法在太廟陳列牌位,於是召集人繪製。由於沒有見過本尊,宮廷畫匠們基本上參照了忽必烈的相貌輪廓。

至今,成吉思汗的真實樣貌仍是千古之謎,或許只能根據南宋使臣趙珙《蒙韃備錄》一書來加以想像了:「其身魁偉而廣顙(寬額),長髯,人物雄壯,所以異也」。1221年,南宋使臣趙珙奉命出使蒙古,曾見過成吉思汗,其記載應當可信。如果以此描述來比對存世的兩幅成吉思汗畫像,與本人的真實面貌還是很接近的。

《元帝像冊》忽必烈汗畫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你對蒙元充滿好奇,一定要記得去看看這個展,展覽現場還有兩個碩大的白色蒙古包,在杭州難得一見,從門外往裡頭看,圍坐十餘人仍綽綽有餘。此外,展出文物還包括瓷器、玉石器、金銀器、鐵器、絲織品、骨牙器、紙等,類別涵蓋生產生活用具、兵器、錢幣、葬具等,還有設計成小童騎瑞獸的元代棋子,頗為可愛的。

這是浙博「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文物系列特展」的第五個展覽,將展至4月8日

更多展品

紅陶篦紋敞口罐8-10世紀

口徑10厘米,高10.5厘米,腹徑10厘米,底徑5厘米

內蒙古博物院藏

黑陶敞口篦紋罐8-10世紀

口徑13厘米,底徑9.5厘米,高21厘米,腹徑17厘米

內蒙古博物院藏

崗嘎墓地位於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境內,結合獨木棺葬具與曲肢葬式推算,崗嘎墓地屬唐五代時期室韋文化遺存。是呼倫貝爾草原迄今所知規模最大的古墓群,公元8~10世紀,是進入21世紀以來呼倫貝爾草原最重要的一次考古發現。這為確立呼倫貝爾草原作為蒙古族起源地奠定了重要學術基礎。

銅耳環8世紀

高2.9厘米,寬1.7厘米,厚0.5厘米;

高3.5厘米,寬2.2厘米,厚0.7厘米

內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族的祖先至少可以追溯到7世紀的蒙兀室韋。蒙兀室韋是唐王朝所屬室韋諸部之一,其活動地域西接大室韋,北與落俎室韋隔額爾古納河相望,東、南與黑水靺鞨為鄰。呼倫貝爾西烏珠爾蒙兀室韋武士墓是目前發現和可以基本認定的最早的蒙古早期遺存。與崗嘎墓地同為蒙古族起源地確立的學術基礎。墓內出土獨木棺中男性為仰面屈肢葬。為了彰顯財富和地位,蒙古族貴族男性多戴耳飾,這是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以來沿襲的傳統。男性耳飾多為環狀,下常裝飾有珠形寶石。

車釧大蒙古國

直徑25厘米,厚7.6厘米

2014年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應昌路故城遺址出土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博物館藏

車輛在游牧民族的生活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在逐水草而居的日常生活中,車輛載著孩子們,放上他們的居所、禦寒物品、食物等等物品,從夏營地到冬營地,追逐牧草豐茂的地方,在草原上有著數千年的歷史。

車釧大蒙古國

直徑25厘米,厚7.6厘米

2014年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應昌路故城遺址出土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博物館藏

車輛在游牧民族的生活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在逐水草而居的日常生活中,車輛載著孩子們,放上他們的居所、禦寒物品、食物等等物品,從夏營地到冬營地,追逐牧草豐茂的地方,在草原上有著數千年的歷史。

鐵鏃 大蒙古國長8厘米

1987年內蒙古赤峰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鏃,即箭頭。與箭桿、箭羽等組成完整的箭。

砧子大蒙古國

長19厘米,寬13厘米

2014年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應昌路故城遺址出土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博物館藏

應為鍛打鐵器時所使用的墊鐵,有方鐵砧子,也有兩頭尖的羊角砧。不同地域的工匠根據當地所鍛打鐵器的形狀性能來選擇不同的樣式,實用性較強。

鐵鎚大蒙古國

長11厘米、長8厘米

2014年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應昌路故城遺址出土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博物館藏

應昌路故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達日罕烏拉蘇木達里諾爾畔,是元代蒙古族弘吉刺

部的駐冬之地。於元世祖之女囊加真公主時建立,世為魯國大長公主及魯王所居,故又名魯王城。應昌路故城呈長方形,是內蒙古自治區元代古城保存最完好的一個。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矛大蒙古國

通長29厘米,通寬2.5厘米,銎口徑2.7厘米

1980年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皮箭囊大蒙古國

長80厘米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監國公主銅印大蒙古國

印高6.3厘米,印邊長10.8厘米

1958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五家村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扁長方體鈕,鈕上刻「上」和「王」兩字;正方形印面,九疊篆體陽文,刻「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印文中心有兩行畏兀兒體蒙文。監國公主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兒阿剌合別乞,嫁給汪古部首領,成為汪古部的代表人物。印文所證,其夫死後,她主管汪古部政事的同時也兼管河北都總管,管轄黃河以北,包括山西、河北的廣大地區。這方官印體現出成吉思汗對女兒的器重與厚望,也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晚期的空前高漲。元代對提高女性地位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摒棄了前代的婦女歧視性法令,並設立多項女性的保護性法律。「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女性的社會地位來精確地衡量。」這一觀點很適合用來形容元代社會的偉大進步。

鐵刀大蒙古國

長85厘米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軍重騎兵,但兩軍最後的勝負仍在刀、劍、斧等短兵器的近身搏鬥中決出。短兵中,又以刀、劍為主。蒙古兵器中,一種與漢人兵器相似,一種則製造精細,帶有本民族特色,尤其在佔領印度後,刀劍的製作更加精良華美。

鐵標槍大蒙古國

長90厘米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軍以騎兵為主,步兵次之。兩者皆精通箭術,以弓箭為主要兵器,鐵矛是標槍的頭部,安裝長柄,成為刺殺或投擲時的武器。蒙古兵在遠距離時使用弓箭,衝鋒或距離較近時使用標槍、長矛刺殺投擲,可輔助弓箭進行攻擊,貼身時便要使用刀劍等武器進行攻擊。

鐵劍大蒙古國長75厘米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帶耳筒狀器(火銃)元代

口徑16厘米,底徑9.2厘米,高36厘米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元上都出土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藏

碗形口,用於放置彈藥;弧形耳便於攜帶。火藥的廣泛應用使兵器的發展進入火器時代,元代發明的金屬火器火銃,具有無堅不摧的巨大威力,是兵器製造史上的重要科技成果。

鐵盔大蒙古國

通高23厘米,最寬23.5厘米

1987年內蒙古赤峰市克旗達日罕烏拉蘇木出土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博物館藏

碗形口,用於放置彈藥;弧形耳便於攜帶。火藥的廣泛應用使兵器的發展進入火器時代,元代發明的金屬火器火銃,具有無堅不摧的巨大威力,是兵器製造史上的重要科技成果。

圓頂鐵盔元代

高15厘米,帽徑22厘米

1987年內蒙古通遼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鐵盔 元代

高26厘米,帽檐徑29厘米

1986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寬沿尖弧頂。底部兩側有小孔,穿繫繩索可以固定頭盔保護頭部。

瓷彈丸 大蒙古國

整體長21厘米,寬21厘米,高21厘米

2007年內蒙古額濟納旗黑城子採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軍在征戰中已經開始使用火器,瓷彈丸可能是火銃所用。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速度較慢,在作戰時,先用火器攻擊後,再使用弓箭、刀、劍等進行戰鬥。

石彈丸元代

直徑8.2—12厘米

2010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元上都遺址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石質、球體,是拋石機或銃炮所用的彈丸。球形的石彈丸,在拋射時具有較小的阻力,攻擊距離更遠,更具破壞力。

瓷雷元代

高16厘米,腹徑18.5厘米

1987年內蒙古赤峰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瓷雷,也叫瓷蒺藜。醬釉缸胎,圓形,平底,周身遍布突起的蒺藜刺。頂部有一圓形裝葯口,側面有一引信孔。這種造型的瓷雷,在爆炸時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鐵蒺藜大蒙古國

通寬25.5厘米,通高21厘米

1987年內蒙古通遼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北方多騎兵,是軍隊中的重要武裝力量,使得絆馬成為作戰中的重要手段。鐵蒺藜埋在地下,用繩索連接,戰馬奔跑時絆腿摔倒,可成為制約騎兵力量極好的方式。

鎧甲 大蒙古國

通高86厘米,甲片長10厘米,寬3厘米

2009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蒙古軍以騎兵為主,甲胄是其行軍作戰時保護自己的重要裝備。蒙古騎兵均披鎧甲,頂鐵盔。鎧甲由鐵片及鐵絲、銅絲貫穿製成。材質多有不同,或為鐵質、或為皮質、或為銀質,身份等級越高,材質及裝飾越豪華,將帥皇族多裝飾金銀珠寶,並飾以紋飾。

白釉提梁壺 遼代

口徑8厘米,底徑9.5厘米,高28厘米,腹圍13厘米

1956年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管狀口。口和提梁同在壺頂部,提梁捏塑成繩索狀。提梁下部裝飾一圈乳丁紋。口沿一側腹部飾兩條凸棱紋,鼓腹,全足外撇。通體施白釉。

這種樣式的提梁壺是「雞冠壺」的變體。

瑪瑙臂韝 遼代

長8.44厘米,寬4.41厘米,厚0.53厘米

1981年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巴扎拉嘎墓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臂韝通體用瑪瑙製成,橢圓形,兩邊外凸並穿孔便於穿接帶飾,下部微向內凹便於貼合手臂。晶瑩通透,製作精美。臂韝,也是護臂。契丹人素有「駕鷹」的傳統。契丹人本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鷹則成為他們狩獵的工具。臂韝是供馴鷹人駕鷹的器具。有關於架鷹的場景,在遼代墓葬中的壁畫上也有生動的展現。

雲紋鎏金銅馬具遼代

鈴直徑6.5厘米,罩徑15.5厘米,高4.5厘米,節約6.8厘米×4.8厘米,馬銜長20.5厘米

1991年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代欽塔拉遼墓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此套馬具包括頭部的籠頭,胸前的項飾、盤胸,掛在馬臀部的後鞧以及馬鞍的前鞍橋和後鞍橋裝飾,共五組裝飾。飾件大多銅製,通體鎏金,主要釘綴或者鑲嵌在皮革或木器上。工藝上採用了錘揲、鏨花等。同時採用高浮雕和平麵線刻的裝飾手法。節約、帶飾上裝飾形似蝌蚪狀的捲雲紋;項飾由兩隻戟型裝飾、六隻鈴鐺和一個花型纓罩組成;盤胸有杏葉型墜飾和小鈴鐺作為裝飾;後鞧也綴有杏葉型墜飾。馬鞍的裝飾製作最為精美,前橋與後橋的裝飾相同,有少許變化,安橋的外輪廓裝飾花瓣紋和團花紋,中間部分裝飾大朵的團花紋,背景用魚子地,空出的素麵作為團花的枝幹,近看時可以看到花瓣上還刻劃著細微而均勻的線條;前、後橋鞍翅也刻花卉紋、魚子地,留白作為花卉枝幹,同時還刻划了捲曲的線條作為海浪的形象裝飾在其上,後橋鞍翅上各有五個穿孔便於穿接帶飾。

馬是契丹人生產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契丹人善制馬具,其馬鞍被北宋人評為「天下第一」。如今遼代墓葬出土大量的馬具為我們再現了遼代馬具工藝之精湛。他們使用包金銀、多層次鏨刻的工藝,呈現出極富層次感的浮雕裝飾效果。宋徽宗也曾感嘆遼代馬具「率皆環奇」。

纏枝牡丹紋金蹀躞帶飾遼代

葫蘆形帶飾:長7.1厘米,寬3.3厘米

長方形帶飾:長2.8厘米,寬2.3厘米

1963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林稿鄉木頭營子村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蹀躞帶是腰帶的一種,利用蹀躞帶可以攜帶刀具、裝飾品等。蹀躞是指從腰帶帶跨的穿孔引出的下垂小帶,可以佩戴弓劍、算囊、刀礪之類。蹀躞帶起源於俄國,遼代十分流行。遼代蹀躞帶的佩戴不以身份高低而有區別,只是在工藝上有變化。

綠釉刻花雞冠壺 遼代

高24.5厘米,口徑5.2厘米,寬15.2 厘米

1978年內蒙古通遼市第二機械林場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壺體呈扁體,上窄下寬。口部管狀,直口。蓋呈斗笠形,蓋頂呈蘑菇狀。口與兩個方形耳同在壺頂部。兩個方形耳有穿孔,雙耳間呈馬鞍形。小平底。腹部刻卷草紋。側邊有凸起的仿縫合線紋。施草綠色釉。雞冠壺又稱「皮囊壺」,在遼代的生產生活中是極為常見的器皿,它的主體是仿皮囊的樣式,細節方面借鑒了其它裝飾手法,成為遼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鐵刀遼代

通長76.5厘米,通寬4.5厘米

1954年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大營子遼駙馬墓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鐵制,武器。契丹兵制,凡男子年食物以上、五十以下,皆隸兵籍。正軍每名備馬三匹,備鐵甲九事、弓四、箭四百、長短槍、骨朵、斧鉞、錘、錐、小旗、火刀石等器。

鳴鏑遼代

長7-13厘米,寬4-5.3厘米,厚2.0厘米

1954年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大營子遼駙馬墓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鳴鏑圓身,兩端細,中間粗,腹身靠上部有穿孔,與共鳴腔相通,燕尾型鐵鏃鋌插入中間。鳴鏑綁在箭桿頂端,射出後在飛行過程中可以發出聲響。

鳴鏑在北方民族傳統中有著古老的歷史,最早記錄鳴鏑的是《史記.匈奴列傳》:「冒頓乃作為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所以,鳴鏑可以作為「領頭羊」的角色,並綠釉刻花雞冠壺 不具備殺傷性。

木弓囊遼代

長75.8厘米,高11厘米

1987年內蒙古赤峰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契丹人善騎射,在生產生活中,弓箭是狩獵的工具,在戰爭中弓箭是遠射程兵器。遼代墓葬壁畫中常繪畫佩戴弓箭的人,攜帶弓囊、箭筒的部位基本為右挎箭筒,左挎弓囊。

鎏金銅弩機遼代

長10.5-12.6厘米,高4.5-7.6厘米,寬2.7厘米

1988年內蒙古赤峰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弩機是弩的重要組成部分。弩是使用機械力射箭的弓。一般弩是由弓、弩臂和弩機組成。弩機安裝於弩臂後部,使用時將弦張開以扣住弩機,將箭放入弩臂,再扳動弩機,箭既射出。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楚國的琴氏「橫弓著臂,施機設樞」。

鐵箭鏃遼代

長8厘米

1954年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大營子遼駙馬墓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箭鏃,俗稱「箭頭」。鐵質,形態為菱形或三角形。箭鏃是古代常見的遠射程兵器,其普及程度遍布世界。箭鏃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人們根據自身需要或為生產或為戰爭,不斷變換箭鏃的外形。

西夏文經卷西夏

長17.5厘米,寬13.8厘米

1994年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綠城遺址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字、唐古特文。是記錄西夏党項人語言的文字。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稱帝前的大慶元年,命大臣野利仁榮創製,共5000餘字,結構仿照漢字,筆畫繁冗。西夏人語言現已失傳。西夏的統治者提倡信仰佛教,並且全面接受了佛教的思想體系,它和西夏政府大力提倡的儒家思想並駕齊驅。

褐釉剔花扁壺西夏

高18.5厘米,口徑8厘米,底徑11.2厘米

1957年內蒙古巴彥淖爾盟臨河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扁壺壺身圓形,扁腹,腹兩側各有一圈足,壺身側面有四系以便穿結繩索。壺身兩面各飾一圈纏枝紋。這種剔花和劃花相結合的裝飾手法是西夏瓷器的主要裝飾方法。西夏最大的制瓷作坊位於寧夏靈武磁窯堡,他們的陶瓷受磁州窯、耀州窯等窯口的影響,裝飾方式中以剔花最具代表。這種技法是將劃花、刻劃與剔花相結合,即把刻劃花紋周圍的釉剔除,露出瓷胎。

金指剔西夏

長5.56厘米,寬0.85厘米,厚0.27厘米

1966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五星鄉高油房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金指剔為模鑄,柄端為三瓣花形,有穿孔,穿一金環;柄為對聯的雙魚,上托仰蓮,雙魚立於蓮座之上。柄下連接雙面斜刃指剔。這件指剔融入了許多佛教題材。

西夏文銅刀西夏

長17厘米,刃寬1.7厘米

1988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刀首有穿孔,刀柄處刻西夏文,刀身彎曲,刀刃向內彎。

在北方草原上,刀身彎曲的青銅刀很常見,在戰國時期的遺迹中就常出土這種樣式的短刀。它們常佩戴在身上,功能用途很多。

都統銅印金代

印邊長6.5厘米,印高4.5厘米,印厚1.9厘米,

印鈕高2.8厘米,寬3.6厘米,鈕厚1厘米

1974年內蒙古內蒙古 包頭固陽縣西斗鋪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銅印為正方形,長方形鈕。印面陽刻九疊篆書「都統所印」;鈕上纂刻陰文「上」。

「都統」,是武官的官銜,始見於前秦,唐、遼、金等時期也有這一官銜。九疊篆,是一種流行於宋代的「國朝官印」字體,主要用於印章鐫刻,其筆畫摺疊堆曲,均勻對稱,每一個字的摺疊多少,視筆畫的繁簡而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之分,之所以稱為「九疊」,則是因「九乃數之終,言其多也」。宋時的疊篆,未成為普遍的官印製度,卻成為西夏、遼、金的官印格式,成為官印的象徵。

銅釀酒鍋金代

上口徑41.6厘米,下口徑38厘米,高48.8厘米

1982年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釀酒鍋分兩部分,下部是甑鍋,上部是圓鍋。它是中國蒸餾酒技術臻於完善的重要物證。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蒸餾酒與傳統發酵酒不同。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言:「燒酒(即蒸餾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但是這套釀酒器具將我國蒸餾酒的歷史提前到了金代。

仿古紋黑陶玉壺春瓶金代

口徑7.59厘米,底徑9.13厘米,腹徑13.12厘米,高25.7厘米

1958年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金代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

玉壺春瓶又稱「玉壺賞瓶」,是中國瓷器中的一類典型器。它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凈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製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這種瓶的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這件黑陶玉壺春瓶,全身布滿仿古紋飾,在金代瓷器中,仿古紋飾的造型比較少見,所以更顯這件器物的珍貴。

八思巴文銀聖旨牌元代

長30厘米,寬8厘米,厚0.1厘米

1998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出土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銀牌整體呈長方形,八思巴文鎏金。上部有可轉動圓環,用於系掛,圓環一側刻「丁字八十號」。銀牌兩側分別刻有兩行和三行八思巴文,其意為:「依靠長生天的力量,皇帝的名字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尊敬服從的人,將會被定罪處死」。此牌是元代四、五品職官所佩戴的身份牌。

「常樂站印」銅印元代

邊長5.71厘米,高5.11厘米,印面厚1.39厘米

1953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正方形印面,鑄篆書「常樂蘸印」四字;長方形印鈕,上刻「上」字;印背右側刻「常樂站印」,左側刻「中書禮部造」、「至元五年十月日」。

早在成吉思汗時期,隨著蒙古各部的統一,蒙古汗國對外聯繫的加強,作為傳遞軍情和物資的站赤逐步建立起來。從大都、上都到嶺北行省的站赤,從東到西有三條,即帖木里(車)道、木憐(馬)道和納憐(草)道。木憐道從上都出發,經興和路過大同,出陰山,進入草原,至哈喇和林,在政治、經濟、軍事,特別是在「供需漠北」食糧之中具有相當重要地位,常樂站就是木憐道上的一個驛站。

「管女直侍衛親軍萬戶府」銅印元代

印高8厘米,邊長8厘米

1984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正方形印面,長方形鈕。印文為篆書八思巴文,印背右邊刻「管女直侍衛親軍萬戶府印」,左側刻「中書禮部造」、「至元十九年四月日」。據專家認定,八思巴文與印背右邊漢文完全一致。該印是元代管理女真族事務的官印。

侍衛親軍是元代極為重要的軍事力量,為元世祖忽必烈創製。《元史》卷九九載「至元二年十二月,增侍衛親軍一萬人,內選女直軍三千,高麗軍三千,阿海軍三千,益都路一千」、「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管女直侍衛親軍萬戶府」等內容,可知元代的侍衛親軍人選,不光由蒙古族充任,還有其他民族成員,並且「管女直侍衛親軍萬戶府」隸屬於「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管女直侍衛親軍萬戶府」戍守的地點應該在東北地區。

鏤空鐵馬鞍元代

前部:通長28.5厘米,通寬16厘米,厚3.5厘米;

後部:通長22厘米,通寬24厘米,厚4.5厘米

2006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鐵質,鏤空。馬鞍的前橋和後橋呈弧形,正面及後橋有鏤空的動物紋。

龍鳳紋金鞍飾元代

2001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恩格爾河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鞍飾採用鏤雕工藝,高貴典雅。在前鞍橋、前鞍翅、後鞍翅等顯要位置裝飾雙龍、單龍、飛鳳等代表身份等級的圖案,並曾鑲嵌寶石。與鞍飾同出的還有大量其他金銀器,以及玻璃器、珍珠、琥珀墜飾、絲織長袍等,推測這是一處典型的蒙元時期貴族婦女墓葬。

花瓣形鋬耳金杯元代

高5厘米,通耳長14.1厘米,口徑12.1厘米

1976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五股泉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杯體為連弧形,口沿為一周凸棱,弧腹,口沿外側突出一月牙形鋬耳,其下有一圓環,杯底鏨刻纏枝牡丹團花紋,外圈飾忍冬花紋,口沿外側飾忍冬鋬耳上面飾纏枝牡丹花紋和忍冬紋。

高足金杯元代

高10.3厘米,口徑9.8厘米,足徑5.7厘米

1976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五股泉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錘鍱焊接而成,敞口卷唇,圓腹較深,圜底,高圈足呈倒置喇叭狀,素麵。為元代蒙古貴族生活用具。

銀鎏金鏨花雙系缽元代

直徑12厘米,高4厘米

2001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恩格爾河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銀質,鎏金,打制,圓形,較薄,直口,直壁弧形底,雙系。表面鏨刻一周花卉紋。

六耳鐵鍋元

鍋口徑33.5厘米,高17.5厘米,耳長8.9厘米

1978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

生鐵鑄造,直口,圜底。肩腹部一周鑄六耳。鍋架,三亞腰形托,腹部鏤雕幾何紋,扁三足。

四系酒瓶元代

高17厘米,口徑3.8厘米,底徑6.3厘米,腹徑9厘米

2015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察乾巴吐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小口,平沿外侈,頸部有四系,腹微鼓,圈足,施黑釉,圈足無釉。

弦紋銅盆元代

口徑41.7厘米,底徑26.4厘米,高7.8厘米

2012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寬平沿、淺腹、平底、底有兩個圓環,盆內施弦紋。

三尖足鐵鍋元代

高47厘米

1988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鐵鍋澆鑄,斂口,寬平沿,腹微鼓,三尖足較高,橋形雙耳,耳上部至口沿有凹弦紋數道,鐵鍋氧化嚴重。這種鍋方便,適合游牧民族生活。

銅玉壺春瓶元代

高29厘米,口徑8.5厘米,底徑8.5厘米,腹徑17.5厘米

1983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質地銅,喇叭形口,細頸,下垂腹,器身飾數道弦紋,頸部飾一道凸弦紋,圈足底略外撇。底內凹。線條流暢,形象簡明。

掐絲嵌寶石金飾件元代

長8.9厘米

2001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恩格爾河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金質,飾件採用黃金拉絲點焊工藝製作,掐絲,整體呈菱花形。中間鑲嵌寶石,有脫落,造型精美,典雅,是元代時期貴族所用的裝飾品。

八思巴文大元通寶銅錢元代

直徑4.2厘米

1983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元武宗至大年間所鑄,非年號錢,有八思巴文和漢文兩種。該錢幣錢文為八思巴文,漢譯「大元通寶」。

鋬耳銀杯元代

高4.9厘米,長口徑10.8厘米,短口徑8厘米

1957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華湧泉捐贈

內蒙古博物院藏

器形呈半橢圓球體,口沿一側焊接綬帶結形鋬手,鋬手下有一環耳支撐。杯內兩側有瓜棱,內底部鏨刻一周聯珠紋,內有梵文「吽」字。

鋬耳金銀杯是蒙古貴族典型的飲酒器具,在內蒙古元代文物中比較常見。此杯有梵文刻字,應該具有宗教意義,可能為宗教祭祀或者宴會用品。

薩滿法服清代

衣長140厘米,兩袖寬172厘米

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徵集

內蒙古博物館藏

此薩滿服集中以鳥類信仰為突出特徵的蒙古薩滿信仰的基本特點。長袍前後及袖上綴飾彩布條,伸開雙臂直立時,布條展開呈倒扇面形。同時,其前胸、後背都佩帶銅鏡和小鈴鐺,以表示其化做精靈或依靠精靈飛天潛地之能。

散舞磚雕元代

長32厘米,寬29厘米,厚8厘米

2005年呼和浩特市徵集

內蒙古博物院藏

長方形,表面浮雕一人橫握笛類樂器,身形隨著音樂舞動,衣帶飄起,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元代樂舞具有蒙古族豪邁粗狂,熱情洋溢的民族特色,此件磚雕反映了元代樂舞的舞蹈精華,藝術成就頗高。

色拉西用朝爾(馬頭琴)清代

高96.2厘米,寬21厘米,厚5.5厘米

1980 年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徵集

內蒙古博物館藏

色拉希(1887—1968),內蒙古哲盟科爾沁左翼中旗人,著名朝爾演奏家。朝爾蒙古語稱之為「奇奇里」,為兩弦拉奏樂器,琴弦以馬尾為之,被視為馬頭琴的前身。它保持著胡笳時代人聲與笳聲共鳴形成的雙音特點。蒙古人取其共鳴之意,稱其為「抄兀爾」,也就是朝爾。

>> 點擊回顧


展覽時間:2018年2月2日-4月8日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杭州市西湖文化廣場E區)

展覽內容:150件(組)主要來自內蒙古博物院的文物

開放情況:周二至周日 9:00-17:00

________________

特別鳴謝

浙江省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院

________________

特約編輯:薛晶

出品:林梢青

ART一點

現已開通評論功能

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一點 的精彩文章:

TAG:ART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