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拍出「大片」既視感的技巧論文
√少女在這兒給大家拜個晚年啦!2018年,希望你們能夠遇見更好的自己,實現自己未實現的夢想。讀過《關於爺爺》這篇文章的讀者,大概會想知道今年爺爺給了多少紅包,可能是文章沒讓爺爺很滿意?給我扣掉了點,今年是120喔!
√下面是一篇不太正經的論文,因為這是少女寫的第一篇論文,可能格式不那麼規範,內容不那麼完整。歡迎私信提出寶貴的意見喔!
用手機拍出「大片」既視感的技巧論文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反對手機照片,很多網站的評論版塊中都充斥著 「用真正的相機攝影」的呼聲,呼籲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專屬相機。那麼是否只有相機才能拍出優質的照片呢?依我看來,並不是這樣的,用手機拍照照樣能夠拍出「大片」。
首先,我們要注意手機拍攝的一些技能。第一點:光的使用。拍照本身就是一門光影的藝術,所以在我們拍照時,一定要注意光的使用。一般情況來說,充足的光線往往是決定一張照片好壞的關鍵,順著太陽光進行拍照,一般比較容易拍出令人滿意的照片。當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採用逆光的方式或者在暗光的情況下同樣可以拍出十分不錯的照片。例如日出日落拍攝人影時,就比較合適逆光拍攝,這時拍出的照片會帶有文藝氣息。
√剪影
第二點:學會構圖。除了光的把控之外,拍照的另一個基本點就是構圖。手機中一般會提供九宮格、黃金比例等幾種參考線供選,我們最常用的就是九宮格參考線。九宮格參考線會將畫面分成9份,將主體放在參考線的四個黃金點(交匯點)上,或者把主體放在參考線上,拍出的照片效果會更好。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畫面構成。明確什麼是主體,什麼是陪體。畫面中主角要明確,配角僅僅是為了豐富、渲染和解釋畫面,陪體太多只會導致畫面雜亂。在選擇背景時要慎重,避免背景重疊雜亂、曝光過度以及背景與主體顏色相近。
√粉色標記為四個黃金點。
第三點:變換拍照模式。不要只用最普通的拍照方式,應該嘗試一些新的模式。比如黑白攝影,即可以掩蓋照片的一些瑕疵,又有一種復古的感覺。再如流光快門非常適合拍攝車水馬龍的街道,或者是絲絹流水,甚至是美麗的星軌。當然,使用流光快門一定要保持手機穩定,盡量使用手機三腳架。
√黑白照片
√車水馬龍的街道
√絲絹流水
第四點:專業模式,也就是手動擋。大多數的安卓手機都具有專業模式,可手動調節快門速度、光圈、光感度、白平衡等。
√專業模式下拍的月全食,數據:ISO200,光圈5.6,速度1/500秒,白平衡4500K
再者,一些拍攝裝備可以提高照片的質量。拍攝光線不足時,可以利用補光燈進行補光;拍攝昆蟲、水滴、樹葉紋路等細微物體時,可以在手機攝像頭上加一個微距攝像頭,使細節更加突出;拍攝風景時,可以在手機攝像頭上加一個廣角攝像頭,相當於把半畫幅變為全畫幅,使畫面內容更加完整。
最後,我們要恰當利用手機修圖軟體。無論前期照片拍攝的有多好,後期的處理都能讓它擁有錦上添花的效果。修圖的最終目的是減少噪點,我們可以適當地剪切照片、調整對比度、銳度以及亮度、添加濾鏡等。那麼,過度修圖會對照片有什麼影響呢?例如,亮度過高會使畫面曝光過度,導致照片失真,濫用濾鏡,則會導致照片不夠自然。
綜上所述,用認真的態度與有效的技巧拍照定能用手機拍出「大片」的既視感。


TAG:迷惘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