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忠孝東路到底要走幾遍?

忠孝東路到底要走幾遍?

官中無人,不如歸田。

——《晉書·李密傳》

就因為那篇《陳情表》,李密成了當代學生夢魘之一。

李密的人設是孝子,但是孝子也有過不去的坎,比如李密,就攤上了個晉武帝。

晉武帝就是司馬炎,他爹司馬昭的心碩大無比,大到路人皆知。只恨天不假年,剛封完司馬炎做太子便中了風,撒手人寰。司馬炎不忘老爹的初心,逼著魏元帝曹奐禪讓,奪了大魏天下。夕陽下,曹奐隱約想起了46年前,老祖宗曹丕臉上應該也是露出了和面前司馬炎同樣的笑容。

天道看來的確是好輪迴。

扯遠了,說回李密。

李密出身不算太糟,祖父是個太守。可惜他爹死得早,娘又改了嫁,從小跟著祖母長大。李密小時候是個病秧子,九歲才學會走路,全靠祖母拉扯大,所以兩人感情頗深。

李密確是至情至孝之人,祖母有疾,侍奉左右,衣不解帶。祖母凡進湯藥,李密必先嘗之。在那些相對太平的日子裡,他也曾一度出仕蜀國。作為外交條線的幹部,出差東吳的事兒他也是沒少去,只不過後來蜀、吳兩國都歸了晉,李密那吃俸祿的生計一度也斷了檔,就在此時,李密被司馬炎看上了。

這是司馬炎第一年做皇帝。

新皇即位,乾坤朗朗,怎能不找幾個孝子賢臣放在身邊以彰天子聖明?身邊人趕緊上奏:「李密這個人吶,據說孝順得很!」皇帝怦然心動:「這李密何在?趕緊找來。」臣下不敢怠慢,趕緊拿上詔書一次次去請。

李密並不動心,寫下《陳情表》,拒詔。

在考試前夜

《陳情表》就是少年夢中的撒旦

得罪皇帝的事情還真不好辦。

這封陳情表言辭之懇切,堪稱雲辭官的典範。五百字不到的全文中,李密擺准自身位置,自稱臣27次。其中一句「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祖母)之日短也」更是讓司馬炎聽的愜意萬分,咧嘴一笑:這李密看來倒是真孝順。「來人吶,賜他兩個下人,服侍服侍老太太,順便也給我盯著點兒。」

老太太都96歲了,陽壽還能有幾年?

李密送走祖母,服完了喪,硬著頭皮入了宮。

「畢竟是個蜀臣吶」,司馬炎心想,「還是要慎用」。於是招來心腹張華。

張華時任司空,身居高位,是個聰明人。見了李密第一個問題便鋒機暗藏:「李兄啊,你倒是說說,劉禪這個人,你覺得怎麼樣?」

劉禪是李密舊主,這是一道典型的送命題。

敲完黑板後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是你的腦袋

李密倒是很坦然:「就比那齊桓公差一點兒」。張華心想,妥了,這廝該涼。

沒想到李密很能圓話:「你看那齊桓公,任用管仲便成了霸業,用了豎刁,都能被活活餓死。劉禪也差不多嘛,都是一個道理。諸葛亮在的時候你看劉禪多蹦躂,一用黃皓,當時便頹了。」這種正義感爆棚的回答令張華一時語塞,都半涼的人了居然還能回暖,這個李密不得了。

臉上笑嘻嘻的時候,最好不要有心理活動。

劉禪如是說

張華想著,就算這個李密半截爬出了坑,也得摁回去,於是接著挖坑:「諸葛亮這個人說點話怎麼就這麼絮叨?難怪劉禪說他不愛聽。」

李密此時展現刀切豆腐的超常智慧:「說給傻子的話,跟說給聰明人的話,怎麼能一樣?就諸葛亮這個水平,跟劉禪說話,當然得絮絮叨叨,否則劉禪怎麼能聽的明白?」

張華把要說的話塞到了胃裡,只吐出一句:「李兄,講得好!」

政治過關了,那就封個官職吧。河南溫縣那邊缺個縣令,你就去那兒上任吧。李密為官一任,倒是造福一方,清正廉明。各路的王爺路過溫縣,去李密那兒討個盤纏,誰知李密高舉先王孝道大旗,說咱們先王可是愛民如子,盤剝百姓便是對先王不孝,搞得各位王爺都很沒興緻。

王爺們掃了興,琢磨了半天,得出一致的結論:這麼耿直的李密,當然要重用啦。陝西漢中這個地方就不錯嘛,遠離中原,咱們眼不見心不煩。

於是李密升任漢中太守。

李密是個明白人,他明白城市裡明升暗降的套路。他也知道,回京無望。

機會來了。

司馬炎召各地官員入京,臨行,賜宴。那一天,大家都喝多了。

司馬炎拉著李密:「大孝子,聽說你文采不錯,不如現場來一個蛤?」

李密點了點頭,他可能真的喝多了:「臣心裡苦啊……朝中無人,不如退耕于山野。但是天子聖明,高高在上。我現在說這話,不合時宜、不合時宜啊。」

聽完這話,司馬炎臉色一沉。身邊早有識相的,趕緊進言。

罷了罷了,讓這老頭子滾回去種田吧。

李密謝了恩,還鄉。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但忠孝東路卻可以走九遍

歸鄉不久,李密辭世,享年64歲。

距他寫《陳情表》,不過二十年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r布萊克 的精彩文章:

陰溝里的鯊魚

TAG:Mr布萊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