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iWeekly周末國際:日本「夫婦同姓」制度何時能走向終結?

iWeekly周末國際:日本「夫婦同姓」制度何時能走向終結?

夫婦同姓是日本的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制度,但近些年來,關於要求「夫婦別姓」的呼聲日益高漲,不少日本人希望可以在婚後保留自己原來的姓氏。本期周末國際就邀請在日本生活多年的魏晨,為大家解讀這場針對夫妻姓氏爭持不下的論戰。

在中國,情侶即使結婚也不需要改姓,一家人中爸爸和孩子姓王,媽媽姓張這種情況太稀鬆平常了。可是在日本,民法規定結婚後夫妻雙方必須姓同一個姓,因此夫妻一方必須將自己的姓改為配偶的姓,從而使夫妻的姓氏保持一致。通常情況下都是妻子改為丈夫的姓,例如一名女性嫁給了山田先生,稱呼上就變成山田太太。

雖然這是日本社會的常態,但尋求改變的聲音一直不斷。本月10日,日本內閣府針對家族法制度進行的民調顯示:認為應該允許夫妻姓氏不同,可以實施「選擇性夫婦別姓制度」的民眾比例達42.5%,比六年前實施的上一次調查高了7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認為沒有實施必要的民眾比例為29.3%,比上一次低了7個百分點,比例低於1/3。日本政府對此表示,「國民的意見分歧嚴重」,將對制度的實施保持慎重的態度。

允許夫妻不同姓氏的要求最早於上世紀80年代末被提出,1996年第一次在法制審議會上進行討論,此後20餘年來一直是民法改革討論的熱點。為什麼從1980年代末,日本人開始關注夫妻的姓氏問題了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日本人生孩子越來越少,獨生子女增多,結婚就意味著自己家族姓氏從此不能延續,不願意為了結婚放棄原來家族姓氏的人隨之增多。

另一個是關於就業的更加現實的原因。1986年日本開始實施保護男女在就業上權益平等的「男女僱傭機會均等法」,女性的勞動權益在法律上得到一定的保障,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結婚生育之後繼續留在職場奮鬥。而因為婚後必須要改變姓氏,在工作中造成極大的不便,成為女性就業升職的絆腳石。在現行夫妻必須同姓的制度下,改姓的一方如果想要繼續工作,就要為此向所有相關的同事、領導和客戶一一報告解釋自己改姓的情況。即使在職場上依然使用原來的姓氏,個人所得稅、養老金、健康保險等一系列正式文書上也必須使用婚後的姓氏,極易造成混亂。我身邊不少已婚的職業女性名片上都加一個括弧,裡面標註結婚前的姓氏,儘可能地避免工作中因為結婚改姓帶來的混亂。

夫妻必須姓氏相同的法律不僅阻礙了女性的職業發展,而且因為不願意改變姓氏,不少人選擇不婚不育,從而加劇了日本的少子化。這麼看來,夫妻不同姓制度益處多多,那麼反對的人又是怎麼考慮的呢?反對意見多集中在擔心夫妻不同姓會影響家庭團結上,認為同一個家庭同一個姓氏可以增加家庭成員的連帶感。而且,爸爸媽媽姓氏不同,將來孩子跟爸爸姓還是媽媽姓呢?反對者擔心這樣會激起新的家庭矛盾。比如,我身邊就有日本朋友聽說中國的父母不同姓氏,驚訝地說:「只有媽媽和家人姓氏不一樣,好孤單啊。」對於傳統的日本人來說,山田一家,鈴木一家這樣的稱呼的確有種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感覺。

總之,雖然現在民調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少,支持或者默許的聲音越來越多,但支持反對者各執一詞分歧難解,目前來看還難以撼動日本夫妻同姓的傳統。夫妻別姓會實現嗎?我的感覺是這一天越來越近了,不過何時從量變到質變,還是個遙遠的未知數。

23日,由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女、總統助理伊萬卡·特朗普率領的美國代表團抵達韓國仁川機場,開始對韓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當晚伊萬卡還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首爾總統府青瓦台共進了晚餐。據悉伊萬卡將於24—25日觀看平昌冬奧美國隊比賽,並出席閉幕式。

英國傑德堡,人們參加「Fastern Eve Handba」活動,奮力爭搶用彩帶裝飾的皮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周末體驗:天冷拒絕宅在家,小夥伴們燥起來!
仲滿&雷聲:榮譽之師,光輝同行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