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看!這18項民生工程將改變你我的生活……

快看!這18項民生工程將改變你我的生活……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和市委九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增加人民群眾看得見、得實惠、見效快的民生有效供給,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2018年18項民心工程,並印發《關於滄州市2018年實施18項民心工程的通知》。18項民心工程分別為:

1.棚戶區改造:按照城市建設需求,強力推進中心城區14個棚改重點項目建設;市、縣兩級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縣(市、區)政府主體責任,壓實目標任務,按照省定時間節點,強力推動任務落實,確保完成省下達8000套棚戶區改造任務;多渠道籌措棚改資金,採取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方式,爭取國開行、農發行貸款支持。(牽頭領導:鞠志傑;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農村危房改造:積極謀劃1200戶的改造任務,確保下半年全部開工;嚴格確定改造對象,限定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戶、貧困殘疾人戶四類農戶,規範審核程序,把好准入關;確保質量安全,落實技術人員包村包戶制度,幫助農戶制定改造方案,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屋面等重要部位開展現場技術指導和檢查;農村危房改造完成後,按照基本建設要求及時組織竣工驗收,確保質量安全。(牽頭領導:鞠志傑;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3.運動休閑城市建設:全力抓好體育健身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氣膜網球館、氣膜滑冰館、滄州體育運動學校綜合訓練館、滄州少兒體校綜合訓練館等四座市級體育館,高標準打造大運河體育休閑帶,全市新建改造體育設施93處,新增體育場地面積71萬平方米,為500個行政村配備體育健身設施;辦好第十屆中國·滄州國際武術節以及一系列體育賽事,活化全民體育健身活動形式,積極營造建設運動休閑城市的社會氛圍。(牽頭領導:梁英華;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城管局、滄州建投)

4.冬季清潔取暖:多渠道拓展氣源,多方式籌措補助資金,按照「重點支持成片連方改造、優先考慮氣代煤結轉工程、儘力增加電代煤比重」的原則,2018年全市計劃安排氣、電代煤11.7萬戶(氣代煤10.2萬戶、電代煤1.5萬戶),持續不斷改善大氣質量。(牽頭領導:袁志剛;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5.城鄉特困人員救助及社區和居家養老:進一步深化農業低保精準認定精準核查機制改革,加快推進低保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比對系統建設,實現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大力提高城鄉低保標準,2018年城鄉低保標準不低於7440元/人/年和4200元/人/年;落實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政策,完善特困人員認定工作機制,提高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標準,2018年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標準不低於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確保應救盡救、應養盡養。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機構,基本符合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的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80%的城市街道;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綜合養老服務信息平台服務能力。(牽頭領導:袁志剛;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6.學前教育普及和中小學校舍提升:將2018年確定為學前教育攻堅年,以實施《滄州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為主要抓手,大力發展公辦園,從硬體、師資等各方面改善公辦園的辦園條件,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7%;鼓勵、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和發展,著力提高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大力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新建、改擴建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校舍面積12萬平方米。(牽頭領導:梁英華;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7.就業和再就業:全面落實就業創業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完善就業培訓體系,2018年計劃完成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7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下;堅持多渠道開展創業培訓,全年開展各類培訓5.8萬人次,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專項,全年培訓職業農民3000人,省級示範性眾創空間或孵化基地達到3家以上;提升就業創業服務工作水平,全年開展各類招聘服務活動不少於500場,適時組織滄州市第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牽頭領導:袁志剛;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農牧局)

8.老舊小區改造及公用設施建設:投資3億元,分三年對中心城區400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2018年先行改造200個,新華區、運河區各100個,重點實施道路硬化、亮化、綠化及消防等老舊設施改造,加強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打造亮點小區,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公用設施服務保障能力,改造中心城區老舊供水管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8公里以上。(牽頭領導:鞠志傑;責任單位:市城管局)

9.環衛市場化管理:實現高速圍合區內環衛工作市場化,全面提升城市清潔水平,市區主次幹道全部按照一級道路標準進行保潔,市區清掃保潔機械化率達到100%,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將市區內未接管的無物業小區、背街小巷、村莊以及高速合圍區內的國省幹道、鄉鎮、村莊全部納入市場化範圍;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加強100餘座垃圾中轉站的運行維護管理等服務,日收集清運高速圍合區範圍內生活垃圾約650噸;統籌推進中心城區和縣城(建成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牽頭領導:鞠志傑;責任單位:市城管局)

10.城鄉廁所改造:實施中心城區廁所改造工程,投資1950萬元新建續建公廁20座、生活垃圾收集站3座,改造收集站5座;按省要求完成農村廁所改造任務目標;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143座。(牽頭領導:宋仁堂、鞠志傑、賈兆軍;責任單位:市委農工委、市衛計委、市城管局、市旅發委)

11.道路交通建設:推進滄州市大外環、任滄港快速路項目前期工作,續建、新開工國省幹線公路382公里,年內交工通車151公里;邯港高速公路滄州段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曲港高速滄州段、京滬高速滄州北延至冀津界段前期工作;投資4.8億元,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500公里,橋樑改造61座;著眼中心城區東西部城區均衡發展,打通斷頭路,完善路網框架,實施饒安大道、永樂大道、緯四路及交通南大街等15個新建、改造項目。(牽頭領導:鞠志傑;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局、滄州建投)

12.交通秩序整治:以「路網擴能、路口增效、路段提速」為目標,進一步提升交通管理現代化水平,有效治理交通擁堵問題,營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狠抓路面聯勤聯動和嚴管執法,推行公安、城管、交通部門和公安機關內部警種的「五捆綁、一承包」聯勤聯動勤務模式,主幹公路機動車交通守法率達到85%以上,城市區主幹路機動車交通守法率達到90%以上,城市區主要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守法率達到95%以上;狠抓交通組織優化和結構改善,加大路口、路段、區域交通組織的調整、優化力度,積極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交通出行結構,實現道路通行能力的最大化,城市區交通安全管理設施規範設置率達到90%以上;狠抓交管科技裝備建設和應用,充分發揮交通科技裝備和情報信息的先導作用;狠抓警務效能優化和提升,暢通民意反饋渠道;狠抓事故預防和隱患整改,深入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全面完成五類重點車輛清零任務,大力整改國省道沿線49處農村集市佔道經營問題,全力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牽頭領導:李克良;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13.城區便民菜市場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對已建成的11家菜市場全部進行升級改造,參照石家莊市菜市場建設的經驗做法,篩選5-6家基礎條件好、具備全面改造提升條件的菜市場作為升級改造重點,高標準完善提升菜市場設備設施功能,美化亮化菜市場經營環境;對列入征遷範圍、基礎條件較差的其它菜市場,按照消防安全標準進行改造,消除安全隱患;建設育紅東路、十三中等2-3家臨時菜市場,解決重點馬路市場問題。(牽頭領導:劉強;責任部門:市商務局、市城管局)

14.公園綠地建設:以鞏固國家園林城市成果為基礎,努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新建名人植物園(二期)、名著遊園,實施朝陽南路(黃河路-九河路)、浮陽中路及人民公園動物區改造提升等13個公園綠地項目,計劃總投資7376.64萬元,新增綠地面積21.8萬平方米;實施大運河生態公園一期項目建設工程,打造中國大運河文化重要承載地、河北省城市生態休閑走廊示範區、滄州市城市重要標誌。(牽頭領導:鞠志傑;責任單位:市城管局、滄州建投)

15.公共文化服務:高標準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市、縣、鄉、村普遍達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五個有」標準;積極打造「文化幹細胞」培育工程,重點扶持首批50個「文化幹細胞」,激活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活力,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建設25個文化共享工程專題資源「進村入戶」服務點和5個貧困地區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提檔升級鄉鎮服務點。實施基層文化隊伍培訓計劃,全年文化隊伍培訓達到1000人次以上。開展「六進」活動演出,全年「六進」演出場次達到1000場以上。(牽頭領導:梁英華;責任單位:市文廣新局)

16.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試點工作,探索公立醫院管理機制和治理體系改革;啟動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明確並量化控費指標,初步建立公立醫院費用監測體系,定期公示主要監測指標,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推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按病種收費改革,擴大臨床路徑範圍;全面加強醫聯體建設,促進分級診療工作落地生根,全市40%以上的縣建立醫共體,擇優培樹1-3個縣級醫共體典型;擴大專科(專病)聯盟,形成1-3個區域特色專科中心。(牽頭領導:梁英華;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市編委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發改委)

17.食品藥品安全:圍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工作,對全市695家食品生產獲證企業實施分級監管,全面推進肉製品、食用植物油、白酒、乳製品等四類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在全市範圍內爭創10個食品放心肉蛋超市、14個食品銷售示範單位、10個食用農產品示範市場、8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全面開展餐飲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力爭年底前全市持證餐飲單位全部達到清潔廚房標準;加強風險管理,完善藥品監管信息集成研判制度,深入開展藥品單品種風險分析和藥品生產企業量化分組評定工作;強化日常監管、專項檢查、跟蹤檢查,對轄區內藥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管覆蓋率達到100%。(牽頭領導:賈兆軍;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18.政務服務便民:推進行政事項劃轉,實現一個窗口流轉、車間式流水線閉環式審批,提升行政審批質量和效率;著力構建便捷的一體化在線服務平台,完善網上受理、審批、公示、查詢、投訴等功能,通過辦事大廳、電腦端、手機端等申請、辦理各類事項,實現 「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形成網上服務與實體大廳、線上與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結合「四級服務」全覆蓋,不斷創新優化辦理流程,力爭全流程網上辦理和「最多跑一次」辦理的事項比例不低於40%。(牽頭領導:袁志剛;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通知》強調,各級各部門要結合「雙創雙服」活動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民心工程,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增強全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轉自滄洲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欣譽南皮 的精彩文章:

TAG:欣譽南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