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度聖雄甘地,為何拒絕蔣介石提出的聯合抗日的主張

印度聖雄甘地,為何拒絕蔣介石提出的聯合抗日的主張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蔣中正傳》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甘地被尊稱為聖雄,是現代印度的國父,他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使印度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這一思想也對後世影響巨大,在他的鼓舞下,許多殖民地開始聯合起來抵抗殖民政府,原先浩大的大英帝國也因為甘地的運動而分崩離析,最後成立了現在的英聯邦。

在1941年的時候,日軍開始進攻東南亞地區,首當其衝的就是英國軍隊,因為當時英軍與我國都屬於同盟國,所以向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求援,蔣介石決定派出中國遠征軍來幫助英國作戰,減緩英國的壓力,在這種大背景下,印度總統邀請蔣介石夫婦進行國事訪問。

相比於印度總統更讓蔣介石關心的則是甘地,如若能夠勸說甘地一起加入抗日同盟,這可以大大的緩解中國戰場的壓力,帶著這種目的,蔣介石與宋美齡訪問了甘地,當時的甘地正坐在床上紡線,看到蔣介石的到來,甘地沒有任何疑問,他早就知道了蔣介石此行的目的,讓他幫忙打日本。

當時甘地已經80多歲,但是腦袋一點不糊塗,蔣介石剛坐下沒有開口,甘地就開始侃侃而談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成功,已經讓幾千萬印度民眾獲得自由,反抗英國的統治,希望能夠將這種方法推廣到全世界的殖民地,說完這些,甘地開始講述英國在印度如何殘暴的對待印度人民。

蔣介石一看,當時日本人正在打英國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啊,甘地已經鐵了心不會去打日本人了,甘地看到蔣介石開始鬆動,於是繼續開始弘揚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希望中國也可以加入進來,不一定非要用暴力的手段來換取和平,蔣介石一看,本來是要勸別人,自己卻進去了,於是馬上向甘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蔣介石與宋美齡多次勸說,但是甘地就是無動於衷,堅決不同意使用暴力手段,他說:自己的一生就是建立在非暴力基礎上的,如果要實行暴力手段來換取自由,自己的這一生就相當於就此來過,所以堅決不會去打日本人,但是甘地也同時表示,自己深知民族大義,這個時候也不會在背後對付英國。

這讓蔣介石夫婦稍微鬆了一口氣,如果甘地趁著日本人和英國人火拚,然後把英國人的在印度的基地弄垮了,可就是他蔣介石一個人面對日本人,雙方寒暄了幾句,蔣介石準備告辭,甘地站起身來將自己的紡車送給了宋美齡表示以示紀念,甘地和英國人折騰了一輩子,自然不可能在翻過身來幫英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思維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曾經說戴笠不死,大陸不丟,為何晚年卻又說,雨農誤我
南京保衛戰打了十二天,國民黨為何不撤出城中百姓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