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有人的時時刻刻

所有人的時時刻刻

伍爾夫留給倫納德的遺書里如此寫道:「親愛的倫納德,要直面人生,永遠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諦,永遠的了解,愛它的本質,然後,放棄它。要記住生命中的時時刻刻。」

《時時刻刻》里,理查德對克拉麗莎說:「我繼續活著是為了滿足你」。伍爾夫對倫納德說:「只有我,我才最清楚我想要什麼,這是我的選擇,作為一個人的選擇。」勞拉說:「當你覺得不屬於這個世界時就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是三個縱橫交疊的故事,像河流的分支曲折綿延最終殊途同歸。無論是伍爾夫、克拉麗莎還是勞拉她們每一個人所要面對的都是生命中的時時刻刻。精神瀕臨崩潰的作家,以家庭為牢籠的主婦,需要憑藉他人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編輯。她們時常拷問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

當倫納德詢問妻子為什麼要安排小說里的人物死去?伍爾夫回答是為了讓活著的人更懂得珍惜。選擇死亡和面對生存似乎是一個對立面,你既如此珍視生命卻又為何捨得親手把它毀滅。因此,倫納德反覆告訴伍爾夫:「我們有義務去吃做的飯,而你有義務保持清醒(活著)。」她選擇拒絕履行這個「義務」。

在花園裡她伏在地上望著死去的知更鳥,眼睛裡是「葬禮」的雛形。與其說伍爾夫是在抑鬱症中下墮倒不如說那一刻里她真正獲得了清醒。

如果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局促的事情,那麼死去是否就是理所當然?至少它不應當被譴責,而努力地活下去也不值得歌頌,皆是平凡之路。很多時刻里人類總是寄望外物來迴避「人生本就虛空」的現實:戀愛,結婚,志趣,金錢抑或是理想。那彷彿是使得自己熱愛生活的支撐力。

就像勞拉,她試圖成為一個完美的主婦。的確她擁有盡職的丈夫,乖巧的兒子,優渥的生活,在外人眼裡她應當覺得幸福。可實質上看似美滿的家庭卻成為了她的牢籠,好似咽喉被雙手扼住,無法呼吸。最終她放棄了死亡選擇逃離。犧牲自我意志行屍走肉的活著與背叛家庭直面自己的人生,究竟哪種選擇是正確的,我們無法評說,就像我們無法承受旁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於是命運開始轉動,在生下二胎後的某一個平凡之日里,她跳上公車從此不再回頭。身後是孩子聲嘶力竭地哭泣。

他們再次相逢是在很久以後兒子理查德的葬禮上。

耄耋之年的勞拉隱忍著悲痛,對克拉麗莎說:「當你全家都比你早死這是很不幸的事,這讓你覺得不配活下去。也許我說後悔能讓我好過一些,可這又有什麼用。在你別無選擇的時候後悔又代表什麼,重點是你能忍受多少,就是這樣,沒人會原諒我,當我面對死亡,我卻選擇了生命。」

勞拉通過逃離給了自己活下去的勇氣,理查德因為母親的逃離始終無法釋懷,成年後他在小說里安排了母親的「死亡」,這是生與死留給他的印記。再後來他與克拉麗莎相愛,背離,患病,他的餘生也在時刻質詢:人生究竟是否如此虛無?理查德比勞拉要清醒,他很早就領悟到這一點。當克拉麗莎幾年如一日照料他時,他感到痛苦,他問:「如果我死了,你是否會憤怒?」始終覺得整部電影里最清醒的人就是理查德。他太知曉克拉麗莎的弱點——需要在與人的依存互動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存在著的。

「我還是要面對生命中的時時刻刻,面對派對結束後的孤獨以及之後更長的寂寞。我一直是為你活著,現在你要放我走。」

所有的擔負在下墜中消弭了。

理查德用死亡告訴克拉麗莎要直面自己的人生,不要試圖憑藉外物來證明自己。相依為命不是,擁有志趣不是,甚至奉獻都是不是。逃避者才是自私的,因你在依賴他人的意志活著,活在旁人的時時刻刻里。

無法「獨處」的人只會是「輸家」。

就像禪坐的那一刻,除了此起彼伏的心念再無其他,它讓你不再迴避自己。

靠任何慾望活著的人終究是空洞的。

克拉麗莎是幸運的,她不必擔負勞拉的終身悔疚,也不必像伍爾夫那樣以死明志,她是劫後餘生,虎口脫險的倖存者。

想起很多年前看到的一句話:天地是牢籠,而我們不過是時間的囚徒。

一個人,究竟要走過多少路,才能不再逃避?或許,要很久很久很久。

好物推薦

獻給所有人的時時刻刻

關注公眾號請掃碼,提供更多資訊

打破一切局限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018,是時候做個高情商女人了
抓住它,別讓「傳單」輕易溜走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