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嗎?田間地頭的農民才是維護國家安定的重要人物

你知道嗎?田間地頭的農民才是維護國家安定的重要人物

還記得年前小編告訴大家2018年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時,不少種糧戶都表示看不懂、不理解,還有很多種糧戶擔心,未來國家會不會開始主要進口糧食?我們種糧戶該何去何從?但是今天,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種糧戶永遠是維護國家安定的「扛把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個國家的安定和諧大多依賴於糧食的供應充足。近十餘年,中國的糧食產能持續增長,不僅是中國糧食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時刻,也是對擁有70億人口的世界在解決糧食問題上的一次偉大貢獻。

雖然農業種植工具和技術在不斷更新升級,但是要保持糧食產量的持續增長,農民面臨的困難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簡單,自然災害頻發、資源約束趨緊、生產成本持續攀升、國內外農產品價格倒掛加劇等都制約著糧食產量的提升,在多重壓力之下,中國糧食產能能夠保持高位,奮鬥在田間地頭的農業人功不可沒!

糧食問題不只是經濟問題

也是社會問題

還是政治問題

在2018年年初,之所以對經久不變的糧食政策政策作出「開放市場」的決定也是出於對新時代形勢的考慮。

雖然中國糧食產量已經達到預期,但是糧食安全問題形勢錯綜複雜,中國人要確保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並且摔不碎,也打不破、捶不扁、壓不壞,就必須要走糧食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於糧食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很多種糧戶也已經察覺到,進口糧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糧食市場,價格高卻銷量好。

開放糧食進口,一方面是世界貿易形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引導中國糧食產業轉型升級。

「吃得飽」是數量問題

「吃得好」是質量問題

「不愁吃」是能力問題

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只能靠自己。

我們決不能因為當前糧食的連年豐收,就簡單地認為今後糧食安全可以高枕無憂;

我們決不能因為國際市場糧價比國內便宜,就簡單以為可以靠買糧吃過日子;

我們決不能因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簡單地壓縮糧食生產。

開放糧食進口=打壓中國糧食市場?

不存在的

降低糧食最低收購價=壓縮種糧戶利益?

不存在的

糧食市場化=拉大農戶貧富差距?

不存在的

糧食生產,無論何時都是穩定社會、推進發展的「定海神針」,種糧戶也是維持社會安定、保障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今年糧食政策的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部分種糧戶的收益,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更利於大夥把「鐵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惠農網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愛叫「爸媽覺得你的後備箱還可以塞」

TAG:惠農網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