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福五代同堂記

五福五代同堂記

點擊「富陽文藝」關注

一輪孤月高高掛起掛起,仲秋的天氣依然有熱氣,但夜晚已然有些微涼,乾隆對月詠懷,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這一年的乾隆七十四歲,喜得玄孫,一堂五代,甚是幸事。

四十九年,乾隆帝喜得玄孫,一堂五代,為文以記,以志亘古稀有之事。在古代,開枝散葉是頭等大事,尋常百姓人家追求「四世同堂」的幸福與滿足,皇家貴族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乾隆得玄孫後很是喜悅,於是親自撰寫此冊文,文中充分顯露出乾隆皇帝此時少有的幸福心境。

「五福」在《尚書·周書·洪範》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代」指本人、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弘曆此卷書於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七十四歲得玄孫之時,故而「五代同堂」,體現了乾隆帝此時喜悅心境。「五福堂」的匾額原本是康熙帝御賜給雍正的,表達對後世的祝福與期望。但可惜的是雍正並沒有達成此願,「五福堂」便成為了孝敬孝惠皇太后的禮物。而到乾隆七十四歲這一年真正實現了「五代同堂」,可以想像乾隆當時的心情是有多麼興奮,「景福重申」四個大字似乎凸顯出乾隆的驕傲。這一作品,乾隆用筆勻圓秀勁,結字規整秀麗,布局法度井然,通篇縱逸婉轉,圓熟流暢,是乾隆帝行楷書的典型書風。後他又命董誥以此為藍本再書寫一份,可見他對董誥的喜愛與信任。董誥以小改寫就,書風溫雅敦厚,筆法、結體嚴謹工整,是典型的館閣體書風,通篇點畫秀潤,結字寬博,格調端莊雋雅,與皇家雍容華貴的氣派相吻合。君臣間的完美互動,更顯示出乾隆當時的愉悅。

但當時他並沒有題堂,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時年乾隆七十七歲,乾隆在御制文中寫道「古稀有七,曾元(因避康熙帝玄燁之諱,改"玄"為"元"字)繞膝,適宜題堂,以享其事」。北京紫禁城景福宮增書「五福五代堂之額,以誌慶」,反映了乾隆帝得玄孫之後的喜悅心情。而後,乾隆又在避暑山莊題「五福五代堂」匾額,懸于山庄東宮卷阿勝境殿,同時刻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並命制《五福五代堂記》存放於此。可見乾隆對五代同堂的驕傲與興奮,此於帝王而言是吉兆的象徵,在乾隆看來,愛新覺羅的清王朝將會永遠統治者這千里江山。只可惜「江山代有才人出」,最終依然被新一代人所取代。

此幅作品於《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現藏故宮博物院。

編輯:富陽文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陽文藝 的精彩文章:

TAG:富陽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