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王海運:中國外交呼喚「新時代全球戰略」

王海運:中國外交呼喚「新時代全球戰略」

原標題:王海運:中國外交呼喚「新時代全球戰略」



華語智庫(微信:huayujunshi)


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確立,構建「新時代全球戰略」的任務提上日程。我國國際戰略研究界、外交和外事部門有必要率先釐清「全球戰略」的內涵,認識構建「新時代全球戰略」的強烈必要性,堅定構建「新時代全球戰略」的理論自信。


首先,需要釐清何謂「全球戰略」?

按照筆者的理解,「全球戰略」系指全球性大國以全球視野審視全球戰略形勢、進行全球戰略布局和全球戰略運籌,謀求全球戰略利益、實現全球戰略目標的「國際大戰略」。


全球戰略是全球性大國的「國際大戰略」。全球戰略的內涵和外延較之「外交戰略」「國際戰略」都要寬廣得多。只有全球性大國才有能力、有必要構建全球戰略,因為只有全球性大國才具備全球影響力和全球戰略運籌能力,才有可能謀求全球利益、承擔全球責任。


反過來講,全球性大國如果缺少全球戰略作為指引,必然導致起全球戰略布局缺失,厘不清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不僅可能有損其地區利益,而且可能陷入全局性戰略被動。而地區性大國如果勉強構建全球戰略,則會違背「實力與目標相一致」的原則,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戰略透支、遭受戰略挫折。


全球戰略建立在以全球視野審視全球戰略形勢的基礎之上。全球戰略形勢是構建全球戰略的基礎性影響因素,而對全球戰略形勢的審視則必須以廣闊的全球視野進行。因為只有放眼全球,才能正確地判斷國際戰略格局和國際力量對比,才能準確地界定主要利益方向和次要利益方向、主要威脅方向和次要威脅方向,才能縱橫捭闔地進行力量布局和行動謀劃,才能以較小投入謀取重大戰略利益。


全球戰略構建的重要議程是正確地進行全球戰略布局和全球戰略運籌。全球戰略布局的核心是,確定主要進攻方向和主要防禦方向,如此方能避免戰略投入發生方向性失誤,避免兩線作戰、顧此失彼,避免陷入戰略被動甚至戰爭危險。正確地進行全球戰略布局的關鍵是,「分清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毛澤東早有論斷,稱其為「革命的首要問題」),界定主要戰略夥伴和主要戰略對手。


全球戰略運籌的內涵非常豐富,包括國家間親疏關係的確定和投入的大小,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運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人文等各領域合作的推進,損害的防範和危機的管控,以及實施主體的確定及協調機制的建立,等等。全球戰略運籌能否做到縱橫捭闔、準確發力,關係到全球戰略的成敗。


全球戰略構建的目的是謀求全球戰略利益、達成全球戰略目標。中國作為快速崛起的世界大國,其全球戰略必須謀求廣泛的全球戰略利益,確立富有進取性的全球戰略目標。


全球戰略利益首先是國家安全利益。安全利益特別是軍事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核心利益,是謀取其他各種利益的關鍵性依託,因此是大國的首要追求。美國、俄羅斯都是如此,中國也不可能例外。


全球戰略利益其次是經濟利益。經濟利益是國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往往成為大國全球戰略最為直接的利益追求。經濟利益不僅表現為商業利益、資源利益,而且表現為科技利益、金融利益。


全球戰略利益再次是國際影響力。既包括硬實力影響力,也包括軟實力影響力,特別是國際傳播力、國際形象塑造力、對國際秩序構建力。擴展國際影響力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於國家多方面利益首先是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的獲取。

戰略目標對戰略舉措具有牽引作用和規製作用,必須與實力相適應,既要積極進取又要量力而行。中國全球戰略的戰略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正在形成的多極世界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獨立一極。


其次,需要認識到中國構建「新時代全球戰略」具有強烈必要性。


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大國,擁有越來越廣泛的全球存在、全球利益、全球責任。中國不僅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GDP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3,並且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貿易大國。中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新型國際秩序的構建者、全球治理的引領者。中國的朋友和夥伴遍布各大洲,中國人、中國企業走向全世界,中國的利益甚至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與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緊密相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求中國制定全球戰略、謀求全球利益,並且承擔起相應的全球治理責任。責任與利益緊密相連,拒絕承擔大國責任意味著放棄謀求大國利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必須奮發有為地踐行「負責任大國」的宣示,更加廣泛、更有力度地參與國際事務,藉以謀取大國利益、營造和平發展所需要的國際環境。


國際社會普遍視中國為全球性大國,呼籲中國發揮更加突出的大國作用。這既與中國的綜合國力大幅增強、國際影響力大幅擴展有關,也與中國所倡導的新型國際理念、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深受國際社會認同相連。中國不能繼續以「地區性大國」進行自我定位,不能繼續以「韜光養晦」為由而消極無為。


為了營造中華崛起所需要的國際環境,中國必須更多地提供國際公共產品,更好地參與、引領新時代的全球治理。這就要求中國制定適應新時代國際環境和國際角色要求的全球戰略。正如王毅外長所言,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應有更遠大的目光,更恢弘的格局,更開闊的胸襟,更從容的氣度。


所有稱得上全球性大國的國家都制定有全球戰略。美國全球戰略的核心是維護日漸衰落的全球霸權,俄羅斯全球戰略的目標則是恢復昔日超級大國的榮耀。為此,美國公開宣稱要維護其「世界領導者」地位,為此到處指手畫腳、舞槍弄棒,大搞新干涉主義、策動「顏色革命」,特朗普政府甚至公開提出「美國優先」「美國第一」;俄羅斯則在許多重大問題上與美國針鋒相對、頻頻出招,極力維護其大國地位和傳統勢力範圍,極力解構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秩序。


法國、德國、英國等國雖然勉強可以稱得上全球性大國,但是同樣也制定有非常富有進取性的全球戰略,同樣也在謀求全球利益。在此情況下,已經成長為全球性大國的中國同樣必須擁有自己的全球戰略。


其三,應當對構建「新時代全球戰略」充滿理論自信。


在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中國全球戰略的框架已經初步形成。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理論,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方針,都是建立在以全球戰略視野對全球戰略形勢進行戰略判斷的基礎之上的,都是對中國國際戰略運籌所進行的全球戰略謀劃。


鄧小平在其講話中,多次直接使用了「全球戰略」的概念,強調「對我們中國來說,考慮問題歷來不從中國自身利益一個角度, 而是從全球戰略來提出問題、考慮問題的」。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是兩代領導人關於全球戰略的思想精華仍然對今人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與此同時應當認識到,由於當時的中國尚不是全球性大國、缺少進行全球戰略運籌的能力,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的全球戰略僅僅是種理論框架,尚未能進行系統的全球戰略設計,未能進行全球戰略布局、謀求全球戰略利益,因而尚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全球戰略。


習近平同志關於國際形勢和全球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中國構建新時代的全球戰略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這些論述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新時代中國的安全觀、發展觀、利益觀,具有統攬國際戰略全局的重大作用。


習近平提出的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全球夥伴關係」理念、以「親誠惠容」為核心的周邊外交理念,集中體現出中國新時代全球戰略最本質的要求。


習近平2017年2月在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更是直接提出了「堅持以全球思維謀篇布局」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之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中國全球戰略的戰略目標、戰略布局、戰略要求,從而為新時代全球戰略的構建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筆者關於新時代中國全球戰略的研究,正是建立在習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論述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基礎之上的。


中華民族的傳統戰略智慧,也是構建新時代中國全球戰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論來源。中國歷史上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世界大國、強國,儘管當時的「天下」不能完全等同於今天的「世界」「全球」,但是其思維邏輯是相通的。中華文明所弘揚的「和衷共濟」「和而不同」「和合興邦」等一系列以「和」為核心的國際關係理念,至今仍然閃爍著熠熠光輝,仍然為世界多國戰略界所尊崇。


中國構建新時代的全球戰略,必須從先賢那裡汲取戰略智慧。習近平同志在論及中國的外交戰略時常常引經據典,為我們在構建新時代全球戰略時借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戰略智慧樹立了榜樣。


概言之,中國確確實實到了構建適應中華崛起、時代要求、世界期待的新時代全球戰略的時候了,中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構建和運籌積極有為的新時代全球戰略。

- END -



華語智庫專欄作者 | 王海運


華語智庫理事會理事、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


- END -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閆曉東:普京「四兩撥千斤」使土耳其疏美親俄
這位比朝韓都年長的老人,在韓國哭了5次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