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已經消失的上世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老古董」們,你見過多少?

那些已經消失的上世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老古董」們,你見過多少?

狗年旺旺

都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新中國最好的十年,建國以來幸福指數最高(當然高過日益物慾化的今天)民風淳厚,人們互幫互助,積極熱情,特別純真,對生活充滿生機和盼頭......記得小時候聽到大人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出生在這個年代真是「兔愬」吧(太幸福了)!我們總是不解地問為什麼啊?以前很苦嗎?他們就不自覺地搖頭嘆著氣說:「苦,太苦叻!子納口非果起吧」(往事不堪回首)......看到這兒有些小夥伴是不是一臉懵?但溫州這邊的朋友就會一秒get到了是的,今天這篇文章會涉及到一些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溫州話」哈哈,畢竟有些老物件是地方特有,有些名稱甚至不知道怎麼用普通話稱呼,但小編會盡量讓小夥伴們都能理解清楚哦。

言歸正傳,九十年代之前市場上還很少塑膠貨物,更沒有不鏽鋼等廚房用品,那時候家庭用品都是自然手工的多,所以木匠在那時候是很高尚、吃香的行業,許多木製品也是生活水準的體現。當然不是普通的木工哦,確切地說他們是匠人,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們靠師傳的手藝吃飯是非常自豪的。木匠工藝在那時雖然是窮人學手藝,跟著師傅肯吃苦耐幹個三五載,經過嚴格訓練,直到不用一顆鐵釘就能做出小到板凳、大到所有傢具以及木屋等方能出師。出師後就能獨立找活賺錢了,收入在那個年代還是很可觀的,小編家就有兩位木匠叔叔是九十年代最早在城裡買房的,父親總是說當初安排年少的弟弟出門學手藝真是明智的,既解決了當時的溫飽問題也特別容易給他們說親事哈哈。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那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吧,看看當時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都有哪些東西,生活在南方的小夥伴們有些小時候可能見過也用過,有些聽都沒聽過,它們都是阿太(曾祖父母)或父母結婚時置辦的用品。它們在現代生活中已完全消失,感謝家鄉的小編費盡心思從各處找到了許多老古董(「叻夠懂」,溫州方言形容年代久遠的東西或調侃某人有年代感,保守、頑固不化等)。PS:很多東西放老房子閑置多年或從倉庫里找出難免歷盡滄桑,滿臉灰塵,還請看官們多擔待

那時候的暖寶寶

這是一個手提的小竹籃,裡面有一個小陶盤盛著木炭與柴灰叫「火歩」。記得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特別是小腳的阿太,她們冬天特別怕冷,整個冬天都拎著它串門,用「飯單」(圍裙)一遮,幾個老奶奶便坐在那裡就烘烘暖嘮嘮嗑。

火箱,是火籠的升級版。

這個黃色的貌似是銅製品,小時候還烘過手哩。小學時,班主任錢老師就有一個這樣的,她從鎮裡帶來的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還是稀奇品,我們幾個乖巧的學生偶爾可以靠近老師身邊享受一下那溫柔的暖意。記得錢老師有時拿著它放在膝蓋上坐上一節課給我們慢慢講故事會,那是最美好最奢侈的課堂。

那時候的燈火

那時候沒有這麼多水電站和核電站,所以供電非常緊張,農村裡經常停電,蠟燭貴是去廟裡拜佛才買的,所以都用這個叫洋油燈。雖然叫洋油燈,但聽說是孩子們自己發明的,缺點是亮度不夠,且煙大。寫作業太靠近的話還怕燒著頭髮。

這個叫煤油燈(十字燈)。肚子里裝得叫「洋油」,其實是煤油,因為以前中國窮,叫洋某某的物品多:洋布、洋釘、洋皂等。主體部分是玻璃做的,其它部位是鉛做的。上面的玻璃罩主要是為了防風。

這個叫汽燈。晚昏,將它點亮掛到房間里,整個房間立馬變白天。

那時候的嬰兒車

那時候沒有嬰兒車,孩子多農活多,那媽媽們是怎麼帶孩子的呢?這個叫「坐部兒」估計很多小夥伴不懂事時都坐上面流過口水。它照料「細兒」(孩子)有自己一套,坐墊下面有孔,方便細兒拉屎拉尿,胸前還有調寬窄的小機關,根據孩子胖瘦大小不同來調節。女孩子要在出生3個月多3天在上面坐一下;男孩子要4個月多4天才坐,發發興風。還是有點重男輕女的。

等坐的差不多了,半歲後就要練習孩子站立,這個叫「站菜兒」。竹製的很耐用,通常可以伺候一家三代的細兒在它堅強的懷抱里學站立。

那時候的電子產品

每家必有的手電筒,趙本山在小品里說這是他家唯一的電器,用的是1號大電池,用完就退休了。

收音機,在以前,大家都稱為順風耳。一些來自大城市裡新奇的新聞都是從這裡聽到的。農村裡還有每戶配一個五角星的喇叭,隨時傳達中央新聞,記得家門口還會有「五好之家」之類的門牌。

錄音機,90年代初許多港台流行音樂的磁帶就從這裡播放出來。

黑白電視機,那時候村裡一般只有少數幾戶條件比較好的擁有電視機,一到神劇「西遊記」、「射鵰英雄傳」等播放的時間,小房間里就擠滿了人,小孩全部坐地上,全神貫注地看著畫面聽著大人們繪聲繪色地翻譯。

站鍾兒,身後有花調,每天晚上都得調上,第二天才能為熟睡的人兒準確報時。

那時候的嫁妝

這就是大場面時用到的六合,是娶親或祝大壽時送大禮專用。

小一號的叫重盛。雖與六合很像,但只有4格,也是喜慶日子才用到。

裁縫機,上世紀50年代後成為新興緻富產品,80年代是流行的嫁妝標配。據說現在非洲有些國家用的還是祖國產的老牌子。

銀手鐲,有紋銀的,也有白銀的,那時候很少有金的首飾,所以姑娘若帶著銀手鐲或銀耳環出嫁,那基本是出生地主家的大戶女兒。

大戶人家的梳妝盒,是可摺疊的,不用時將鏡子折回,用時再打開。盒子還配有二個小抽屜,放些首飾及發簪梳子等。

針線盒(插花格兒)。每個未出閣的女孩必有一個,她們將插花、挑花用的線與針放裡面,到了夫家便放平時針織縫補的針線等。

銅鏡,外圈是銅做的,裡面鑲著鏡片,背面還有各種社會主義國家為主題的圖案,小編就是從媽媽帶過來的鏡子背面第一次了解越南。

新婚傢具

圓筒床,在60年代它還是上檔次的,到了七八十年代是最普通的婚床,小編的爸媽結婚也是這種,記得小時候無聊經常躺床上用小手摸著研究那些雕花和不同的圖案。

晚清時期的帳儒庭床,很多鏤刻及琉璃,比圓筒床要豪華很多,有二退也有三退的,二退居多,床前踏凳的左側是尿盤櫃,右側是木櫃,上面有起夜燈,夜裡上廁所還是比較方便的。

讀書床,名字最文雅,是讀書郎娶「佬認」(妻子)時家裡打的床,紅綠裝飾材料為法國琉璃,儒雅不失奢侈。

眾同床,是這麼多床最豪華的一張,它前額有四片,額上有會動的飛鳥,一額有6隻,四片額共24隻,人走入踏凳時鳥兒們欲展翅高飛,一般人家沒錢做的,只有在非常富足的人家才會有。

銅錢床,是分體結構的,左側床沿邊紅圈處有一個孔,就是銅錢的入口。在書香門弟家中,人們靠在上面看書或聊天。PS:想起民國電視劇中抽大煙躺的就是這種

床頭櫃,最普通的床頭櫃現在住老房子的都還在用。

這個全套的柜子,叫一齊(射)。

各種衣櫃叫五斗柜子。

雙格筒,也是圓木家生之一,家中有老人祝壽時用到。溫州這邊習俗是上格放索麵,下格放豬腳。

麻糍桶,早年,溫州人在八月十五送麻糍給娘家,就裝在這個桶里送,不但外形好看,做工也特別精細。

端壺,過年時把煮好的豬頭、整雞、鹹肉就放在裡面,正月初一再與祭品一起抬到廟裡「還冬」(祭拜還願)。

端壺頭兒,還有更大的,溫州話習慣把個體小的物,都加個「兒」字。一般放在廚房過年過節時盛煮好的豬養肉等。

更小的迷你版叫飯共,用來在宴席上添飯專用。

這個叫八卦蓮子筒,漂亮、且稀少,用來存放蓮子、桂圓等乾果。

精裝版校兜,與扁擔是天生一對,天不亮,人們就開始帶著它們去甌江挑水。

單把校兜(校兜頭兒),在家裡水缸里漂著,容積大,做豆腐時,用來舀水,效率高。

反手提,同單把校兜功能是一樣的,出生大戶人家更精緻小巧。

廚房用品

八仙桌,幾乎每戶人家都有,新千年後住套房的人們可能才捨得丟棄掉。

琴凳,一聽名字就特別儒雅,是短款,從前是放古琴或箏之類樂器,現在它在廚房當配菜的桌子。

間(格)廚,它功能與現在的冰箱差不多,只是不製冷,吃不完的剩菜全放裡面,還有以前的麥乳精也放最角落裡,要是家裡有特別嘴饞的細兒,會搬凳子爬上去每天偷吃一口,會把門也給「開洋哦」(頻繁拉門)。

半方斗,一般可以裝7.5斤左右的米,夠一家五口一天的口糧。

閑栳,細兒們最喜歡打開看裡面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一般放一些熟食。

也是閑栳,比上一款矮扁一些。

酒漏,木質的曲線真美,圓木師傅功夫真是了得。

陶瓷餐具

青花碗,上世紀60年代產自景德鎮。是一對姊妹花,但小碗在東家,盤子在西家,小編無意中看到便將倆來個合影,拍完後各回各家。上世紀60年代產自景德鎮。

高腳碗,倆出生在景德鎮,以前樣式很多,現在不多見了。

熬套碗,以前用來裝肉用的。六七十年代產量最大的最普通的一種碗。

竹製品

古人說:一日不能無竹。除了木匠,竹藝匠人也是那個年代吃香的行當。小至掃帚到各種籃子和竹席以及很多農用具等都少不了他們的巧手。

熱水瓶,鐵皮的熱水瓶很普遍,竹製的外衣不多見哦。

「兮周」,身材高挑,任務是刷鍋,刷得可乾淨了,又不會像鐵絲球留下刮痕。

「爽西」,小時候調皮的男孩子可能沒少挨大人的抽,但小編表示從來沒跟它親密接觸過。

竹飯桶,給細兒上學校當飯盒用或用來送飯到田間。溫州話「飯桶」也用來調侃那些好吃懶做不動腦筋的人。

「漢彈兒」,用來蒸東西用的,生熟都好用得很。

「鞋佬踢兒」,婦女做針線活用的零碎如:布頭兒、頂針兒、剪刀都放裡面。

飯籃兒,用來裝剩飯,也可以用來裝禮品送親戚家。

菜藍兒,主婦去菜場買菜,或提著裝滿吃食的藍兒去親戚鄰居家串門等。

箬笠帽,可遮雨也可避日。勤勞的農民干起農活來風雨無阻。

「米佬」,日常用來曬一些零零碎碎的食物,如麵粉或金針或香菇之類的乾貨。

籮,田裡收來的穀子麥子都放裡面抬回家,很會裝東西,一隻籮能裝個五十斤稻穀,壯漢還可以挑更多。

畚斗,穀倉里的穀子用它一斗一斗從倉里搖出來的。

叫墊,用來曬稻穀或麥子之類用的。曬的時候用一個像豬八戒背著的那樣的一個靶子來回均勻地翻,收起來時可將一邊拉起快速收攏。旁邊的就是放存糧的穀倉。

蒸籠,過年蒸糖糕、千層糕時用的熱乎,平時很少用。

lo篩(坦篩),用來將穀子與稻葉分來的的小器具。

糠篩。用來篩糠用的,將糠與米分離。

雞籠,小雞的住家,母雞有時會在裡面下蛋。

農耕用品

蓑衣,是棕製成的,江南陰雨得穿著去田裡幹活,落雨也不怕,也有一定的保暖效果。

稻梯,稻子熟後,稻穗猛抽,穀粒下來了,它也光滑了。

風車(cei),用來扇穀子用的,收下的谷了有飽有癟的,吹到最遠的就是空殼的沒用(哈谷),中間下來的半哈,可以給雞吃,前面小口下來的才是飽滿穀粒。

番薯刨,再大的番薯也被刨得條條驚喜。刨好了一般用來晒乾然後給豬慢慢吃一年。

官升,裝滿剛剛好1斤,格數從大到小重量依次為:五兩、三兩、二兩、一兩。

竹製官升,用來平常燒飯用。

洗漱用品

「面壺架」,也就是現在的洗手台。

「搪陶面壺」,50年代開始有的產品,經常摔得露出裡面的銀錫色還在用。

「痰盂」,小孩子的尿盆

鵝兜,是圓木家生的一種,尖尖的嘴當把手,高高的額頭當裝飾,晚上細兒洗屁股殿與腳,白天婦女提著去甌江洗衣服。

高腳壺 ,用來洗腳或洗澡,難以想像以前的人這麼節約用水吧以前洗個澡就一點點熱水,當時土話這麼講洗澡的:摸唐人蘸海蜇蘸二下就講把身體洗黃罷,就是國能算好顯吧。

矮腳壺,幾十斤的道糕粉都在裡面和好再放到蒸籠里蒸的,也用來洗「九粉」(澱粉)或做豆腐。

各種缸罐

水缸,家裡裝水用的。那時候沒有自來水更沒有桶裝礦泉水,所以日常用水得去井裡打上來再挑回家。

油畏兒,用來裝油或鹽之類的。

各種「畏兒」,放一些零碎的東西。

腳坤頭缸兒,用來腌菜頭咸或菜咸(鹹菜)。記得小時候每家每戶都有腌芥菜頭,每個小夥伴一路吃著那酸酸翠翠的美食去上學。

豬槽,是用青石打的,豬吃食物吃像臭,不好吃的就用鼻子亂拱,小豬用木的槽沒有關係,但大豬就很容易把食物給拱翻了,所以這個石頭的豬槽不怕被拱。

各種雜物

蒲瓜瓢,專門用來兜水用的,是真正的用蒲瓜去蕊製作而成的哦,它輕輕地浮在水面上愜意極了。

蒲扇子,夏天悶熱,奶奶們總是拿著它坐在兒孫床旁輕搖著,自帶溫柔的風以及趕走蚊子。

「自來火」(火柴),方言「自來」方便,自帶的意思,小小的盒子,小小的火柴輕輕一划就有燦爛的煙花自帶特效不就是自來火嗎。

銅盤秤,鐵的墜子很重,一般人用不來,要很好地控制平衡,算好斤兩。

以前的燙熨斗,是用炭加熱的,而且極重。

鑰匙扣,經典的老式鎖頭和銅板放一起。

酒幾,是錫製品,在喜事桌上,一般裝上自家釀的黃酒。

灑壺,冬天喝酒有點冰,它是可以放炭火上暖著喝的。

糖瓶,有錢人家的嫁妝之一,以前裡面是放桔餅或紅、白糖的。

錫英台,以前新人結婚時,插上紅蠟燭,然後再擺上(中堂)上間的長尚桌上就開始拜天地了。現在多用來大年三十晚上插上白蘿蔔和蠟燭守歲用的。

飯盒,以前的學生離家讀書就是用這種飯盒帶上家裡的菜乾、菜咸或梅菜之類放食堂大鍋里蒸起來可香了。

銅舀,黃銅製品,以前專門有人挑著擔兒,用黃銅熔化再流入磨具,成型後就做成一把新的了。

銅鎖,用來防小人用的,將貴重的物品鎖在柜子里。

鉸鏈,箱子上的把手,有花、動物等,下圖就是一隻蝙蝠。

葯楮,有石制的,也有金屬制的,主要將藥物敲碎或搌末。

槽磨,用來將米、麥、豆等磨成粉。

糖糕印與清明麻糍印,以前家鄉人娶媳婦都得做長條的道糕。用麥米粉與紅糖做好再放上面印一下,美麗的圖案就出來了。做好送24雙到娘家當上門禮。另加肉2刀、黃魚一對、雞一對、索麵一和盤,這些禮物得頭天擔到娘家去,以示娶妻的誠心。

木刨,以前做木人,就是用它把木板刨得平平的。最後用它來向優秀的匠人們致意。

多福多金

感謝閱讀,分享或留言,將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成長的足印......

綜合補充編輯丨橙子 圖篇來源丨大美溫溪

GIF

讀書還是旅行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相約ECHO

三毛|讀書|文化|旅行|

我有許多平凡的收藏,它們在價格上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在數量上也抵不過任何一間普通的古董店,可是我深深地愛著它們。之所以如此愛悅著這一批寶貝,實在是因為,當我與它們結緣的時候,每一樣東西來歷的背後,多多少少躲藏著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故事。---三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約ECHO 的精彩文章:

三訪三毛與荷西的家(上)
西班牙各大自治區遊玩攻略

TAG:相約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