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警惕坐出來的疾病 如何坐才能算坐對?

警惕坐出來的疾病 如何坐才能算坐對?


健康美好的人生,是「走」出來而非「坐」出來的。人類的日常活動量隨著文明和進步而下滑,低頭和久坐,更是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寫照。除了睡覺的8小時(甚至更少)躺著,其餘的16小時幾乎都在「坐」,而且是不正確的坐姿。


即使在健康意識提升的今天,大多數人依然忽略了「坐」的隱秘殺傷力,充其量將其與「肥胖」及「腰酸背痛」掛鉤,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健康風險。

變胖變懶惹病上身


科技時代顛覆人們的生活形態,從勞作模式進入久坐模式,各種疾病也接踵而來。長時間久坐會讓一個人變胖、變懶,繼而導致身體上的疼痛,尤其背部疼痛,久而久之會蔓延至頸部、背部和腰部脊椎。此外也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的風險,並且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如抑鬱。


不健康的久坐生活模式也會延續到孩子身上,形成惡性循環。調查顯示,美國有30%的肥胖兒童的缺課時間,比平均缺課時間多出2天,考試分數較低,每年醫藥費開銷平均達2741美元,額外病假平均至少1個星期,壽命較短。

大部分人不論是開車、上學或上班還是吃飯,都在坐,在家時則坐著看電視、上網或看手機等等,除了睡眠,2/3時間都處於久坐不動的狀態,而且坐姿不正確,除了引發身體疼痛,也增加心臟病、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的潛在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一個人每天必須有至少30分鐘的活動量,一個星期運動5次,但超過60%的人沒有達到標準。


做運動也得常活動


一個人只要每天或每個星期固定運動,就能改善久坐成病的問題?事實並非如此,下面是一些正確的認識。

1.運動確實有助於健康,但若是長時間久坐,即使每個星期打球、健身一兩次,效果也不大。人體需要的是全天候的「活動」,不同於「運動」。


2.全天候「活動」的最基本標準是,每坐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一次,比如去廁所、伸懶腰、活動筋骨,這些簡單的小動作,都是必要且正確的「活動」,可確保血液循環。


3.不一定非要進行激烈的有氧運動或正式(全副武裝)去跑步、踩單車、游泳等,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


現代人的生活及工作模式,往往是一坐就是幾小時,尤其是城市職場生活佔據每天中8~10個小時甚至更多,即使每天做了運動,卻不代表有足夠的「活動」量。


有一種情況是「being active」,指的是雖然沒有刻意去做運動,但盡量在日常生活中「活動」的人,比如將車子停放在遠處,步行至購物商場。簡單來說,就是盡量活動,持續活動。

步行是目前所知最好的日常活動,雖然沒有規定必須走多遠多久,但對於每天以坐為主的人來說,多走走總有好處。


如何「坐對」


究竟如何坐才算「坐對」?

在講求正確坐姿之前,首先必須有「正確的椅子」——能夠上下調整高度和前後活動的座椅和椅背、有輪能移動、有扶手能讓手臂平放和休息。


人的高度和身材不同,所以需要一張能夠調整適合自己高度的椅子,活動椅背則幫助背部得到休息和舒緩的正確角度,盡量不用不能移動和調整的椅子,長時間僵直坐著,身體必然酸痛。


所謂正確的坐姿則非常複雜,也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最適合和舒服的坐姿,但最重要的是必須「好好坐」。長時間使用電腦的現代人,往往是駝背式的前傾坐姿,久而久之背部肌肉疲勞,背痛和脊椎變形等問題接踵而至。


一般來講,坐著時,踝關節盡量保持90度,並且平放在地,其他許多細節還包括視線和電腦熒屏的距離、熒屏和鍵盤的擺放位置和角度,使用鍵盤的手勢等,這些因素都能對健康造成影響。




相關視頻:久坐的危害你知道嗎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所謂良藥 詩中尋·下
多吃人蔘是全有益無害的嗎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