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買高端手機就是傻子!網友:智商和貧窮限制想像力

2018買高端手機就是傻子!網友:智商和貧窮限制想像力

最近看到一篇邏輯和文風都比較奇葩的評論,題目是《2018年誰買高價手機誰傻,做性價比手機的企業才有未來》。通讀下來,該文的中心意思大概是這麼幾個:1.高價手機賣不出去 2. 5G快來了,不需要換貴手機等5G出了再換 3.國產廠商不需要盲目推高端產品,可以通過走量、增值服務來盈利。

鑒於其奇葩、缺乏邏輯的觀點,文章雖然熱門、但網友評論普遍慘不忍睹,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頭條風格」吧。

其實,該作者想表達的觀點,細細推敲均無法成立,也許是其個人的「最終幻想」或是美好願望。但是抱歉,不可能實現。為什麼?不妨看看下面5點:

一.市場經濟決定手機的細分化定位

即便是普通人都知道,市場經濟是多元化的。的確,我國存某些行業存在一些調控手段,但顯然不包括電子消費品。不論是電視、電腦、空調、洗衣機還是手機,只要是消費品,就必然會服從市場,高中低端產品服務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二.國產手機廠商想發展,必須進入全球高端市場

今年,包括華為、小米、vivo、OPPO等國產廠商,均加大投入開發高端產品,這也是市場驅動、人類天性決定的,沒有人不喜歡豪宅豪車。

但是,不要將高端手機與「騙錢」劃等號。小米MIX 2S將採用的異形全面屏、vivo APEX的真全面屏,成本必然比低端機來得高。而華為超過蘋果的研發費用,在P和Mate系列上已經初顯成效,沒有投入哪來的回報?畢竟,人類是追求美好事物的生物,沒有商業利益驅動、也不會有電燈電話、蒸汽機和高鐵的誕生了,手機也是如此。

再回到國產手機廠商這裡,大部分沒有自主Soc、全部使用Android系統、產業鏈被三星和索尼等巨頭控制,不加大研發投入、推出高端產品,而是死守著過時技術和所謂的「高性價比」,恐怕也只能賣給印度人了。出海歐美市場?沒戲。

三.5G不是靈藥

「每一次手機的硬體大升級,都得益於網路升級」,這是一個悖論,想必該作者不那麼了解手機發展的歷程吧。日本早在2001年便啟用3G網路,美國緊隨其後,當時還是功能機的天下;近代手機革命的代表iPhone,初代是一台2G手機,電容屏是其最大創新;2008年中國3G網路建成,大量終端仍是功能機。不信?回家找找2009、2010年的華為3G手機看看是Android嗎?

5G的到來,對於手機硬體形態有影響、但不會到所謂的革命程度。試想你手中現在的手機,依然是要靠高端Soc、大運存、大屏幕,才能更爽地玩「農藥」、「吃雞」;而即便網速再快、帶寬再大,對用微信、新聞App、QQ音樂有什麼不同嗎?資費就是另一回事了,不多說。

手機形態的下一次革命,仍會技術爆炸的產物,柔性屏、AR或是全息,網路只是其中一部分,為了等待5G去買低價手機,更是荒謬。

4.國產手機廠商很難用增值模式盈利

評論中一位網友舉了個很好的例子:看看樂視手機吧,用增值服務盈利,最後是個什麼下場。當然,這與賈總攜款出走有關,但樂視手機「賣一台賠200」的模式,絕對行不通。

增值盈利這種東東,是針對擁有平台的蘋果、谷歌而言的,一般手機廠商缺乏這些資源,包括三星也不例外。除了預裝App或是應用下載提成,其他方式並不可行。要知道,內容資源已經被互聯網廠商壟斷,聽音樂用QQ音樂網易雲音樂、看視頻用騰訊或愛奇藝,關手機廠商什麼事?難道所有手機廠商也要像蘋果那樣買幾個製片公司、建一個iTunes商店?

還是老老實實賣硬體吧。

5.市場飽和更需要不同定位的產品

手機就是昨天的PC,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甚至更加普及,畢竟其形態是個人通訊器,人手一部是必須的。但就像PC市場一樣,有低端本、高級辦公本、遊戲PC、專業PC,市場飽和了,更需要不同定位的產品,尤其是廠商。不信?看看戴爾收了外星人後活得多好。

寫在最後

高端手機不會消失、買它的消費者也不是傻子,大家都知道5000元手機和1000元的差別。另外,手機就是個日用品,無需套上什麼「有錢買蘋果、沒錢買小米」的帽子,需求不同,適合自己就好,一部手機決定不了你是富人還是窮人。

市場永遠是多樣化的,對於國產手機廠商,起步是中低端產品、所以要努力開拓高端市場,包括小米也是這樣做的;對於蘋果,價格過高的產品賣不動、那就推出相對低廉的產品。彌補自身不足,永遠是真理。

最後想說的是:不要把噱頭當文化、把無知當成獨特見解,隨便說別人「傻子」更是沒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巴哥菌 的精彩文章:

雷蛇放大招!Project Linda讓你把手機變成筆記本玩「吃雞」
品控最差的手機不是蘋果iPhoneX 而是谷歌的「親兒子」!

TAG:數碼巴哥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