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凝膠碎屑:使用瓊脂凝膠進行表面清潔的新方式

凝膠碎屑:使用瓊脂凝膠進行表面清潔的新方式

Surface cleaning? Yes, freshly grated Agar gel, please

Paolo Cremonesi, 2016.

Studies in Conservation,61:6.

修復工作中經常遇到處理對象對水敏感,但又必須使用水的情況(尤其在清潔過程中),因此,保護修復人員嘗試使用凝膠、乳劑等方法來控制水分的擴散和干預。其中,瓊脂等剛性凝膠能夠使水分以受控方式進入處理對象,且無需繁複的後續清理,逐漸成為修復人員的選擇。

瓊脂的結構和性能

瓊脂是已知使用最早的膠凝劑,作為食品添加劑等在各個行業廣泛使用。

瓊脂是從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由瓊脂糖和瓊脂果膠兩部分組成。其中作為膠凝劑的瓊脂糖,是一種中性的直鏈聚合物,而非凝膠部分的瓊脂果膠含有乙基、硫酸鹽、丙酮酸鹽等,是一種酸性聚合物。因此,瓊脂糖是保護修復所需要的,但純的瓊脂糖十分昂貴,價格是純度最高的生物級瓊脂的十倍,因此,保護修復中通常使用的是瓊脂,而非瓊脂糖。

室溫下瓊脂不溶於水,但容易在水中分散,加熱後開始溶解,至熔融溫度(85~90℃)完全溶解形成溶液。溫度降低時開始形成網狀結構,溶液粘度上升,低於凝膠溫度後凝固成剛性凝膠,並在網狀結構中鎖入大量水分。

瓊脂凝膠有兩個特性:其一,具有熱可逆性,凝膠加熱至熔融溫度後可再次轉變為溶液,理論上這種熔融/凝固過程可以無限循環,除非瓊脂糖發生物理結構破壞;其二,凝膠內所含水分可以脫水收縮形式釋放到多孔結構內,並且可以通過在凝膠表面施壓加快釋放速度。

凝膠內水分的釋放速度還與孔隙率有關,當質量分數為2%時,瓊脂凝膠的網狀孔腔足以使蛋白質等大分子通過,通過提高凝膠濃度(至4~5%),可以使孔腔減小,從而控制凝膠水分的釋放速率。與瓊脂糖相比,瓊脂中的硫酸鹽使得網狀結構孔腔減小,因此同等濃度下,瓊脂凝膠中水分的釋放速率要低於瓊脂糖凝膠,從這方面來看,除經濟考慮外,使用瓊脂也有一定的實用意義。

瓊脂凝膠的製備和使用

在室溫下,將所需重量的瓊脂放入盛有去礦質水的玻璃或塑料敞口容器中,攪拌分散。最好使用微波爐加熱,功率設置為500W。加熱幾秒後暫停,反覆攪拌,再次加熱至沸騰(此時要小心溶液溢出容器,需要時可以暫停加熱),待持續沸騰30~60秒後取出,此時轉動容器時容器壁上應看不到固體顆粒。

接下來有兩種使用方法,一種是適用於平面的剛性凝膠,一種是適用於非平面的半固體溶液。前者是將溶液倒入柔韌容器中,至所需厚度,冷卻形成剛性凝膠,這種方法對處理面的平整程度要求較高,否則無法與凝膠均勻接觸。後者只將溶液冷卻至半固體狀態(如果所選擇的瓊脂凝膠溫度低,40℃左右即可達到這種半固體狀態),然後迅速刷在待處理處(如施於已去除襯布的畫布背面用於去除殘留膠質),這種方法可以保證凝膠與處理面均勻接觸,但是由於瓊脂粘性增加,要求顏料層與本體具有較好的結合強度。

凝膠碎屑:一種新的使用方法

本文主要介紹的是瓊脂凝膠的另一種使用方法:凝膠碎屑。

將已經成型的瓊脂剛性凝膠(通常使用4%的凝膠,並將凝膠反覆加熱/冷卻兩次,使凝膠更緊緻,保水效果更理想)用廚房磨擦器磨成凝膠碎屑,使用時將碎屑置於待處理處,用刷子或手(帶手套)輕輕摩擦,處理結束後用刮刀、刷子或吸塵器等去除碎屑即可,無需其他清理操作。

在一幅無光油油畫上使用瓊脂碎屑進行局部清潔

這種方法介於乾洗和濕洗之間,碎屑內的水分以一種極有限和受控的速率釋放,因此適用於處理表面極度脆弱或對水極度敏感的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瓊脂雖然是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但只有當其富含水分和營養時才有此功能,殘留的凝膠碎屑很快會失去水分,既不會吸濕,室溫下也不溶於水,因此無須擔心瓊脂殘留會給處理對象帶來黴菌威脅。

凝膠是方法而非材料

瓊脂凝膠是一種「方法」而非「材料」,本質上,它是一種水分或水溶液的施加方法。因此根據實際需要,在製備凝膠時可以加入其他水性清潔材料,如緩衝劑、表面活性劑、螯合劑、酶等,從而擴展凝膠清洗的功能和效率。

但是,需要考慮高溫(100℃)對添加物的影響,如大多數酶在如此高溫下會發生不可逆轉的失活,因此製備含酶凝膠(對於去除老化的成膜物質非常有效)時,需要對工序進行調整。從所需量的水或緩衝溶液中取出10~20mL,加熱至45℃左右,用於溶解酶,其餘水或緩衝溶液按照常規方法製備瓊脂溶液,待瓊脂溶液冷卻至45~50℃後,將酶溶液加入,混合均勻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隱修書 的精彩文章:

TAG:大隱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