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暴力」下長大的孩子,會怎樣自處怎樣他處?——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家庭暴力」下長大的孩子,會怎樣自處怎樣他處?——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我是一隻迷失的青鳥

被風送到遙遠的沙漠

我疲憊的身影在空中盤繞

一遍又一遍

這個世界展開孤傲的刺對我冷笑

我別無選擇

靜靜流淌盡最後一滴鮮血

和一地曾經美麗的羽毛

又一個失眠之夜。對於蘇醒來說,簡直是稀鬆平常得像一日三餐一樣。

雖然是稀鬆平常,但整個夜晚頭腦清醒地頭痛欲裂的感覺,卻恨不得永遠不要再來一遍。

白天昏睡,或者一直打哈欠;晚上像孤魂野鬼般在客廳里遊盪,或是安靜地躺在床上睜著眼睛。那種孤獨感、無助感和無能感,會把一個人所有的精力和成就都吞噬掉。睜著眼睛看著窗外從漆黑到有一點點光亮再到魚肚白再到萬丈光芒升起,一晚上又過去了。

嗯,如你想像的,蘇醒是萬千抑鬱症患者中普通的一員。

按照世俗角度來說,蘇醒不算是個失敗者。有良好的工作,有房有車,有溫柔的丈夫、有可愛的兒子和女兒。哦,還有長相也屬於顏值在線。

很多人就覺得,挺好了呀,還想要什麼呀,貪得無厭吧,人心不足吧,作天作地吧。

然而,一個沒有自我認同感的人,是很難有核心的東西去支撐自己幸福快樂起來的。始終找不到自己,也無法和自己和平共處。對自己有厭棄感和憎惡感。

回首自己的往事,蘇醒仔細地想了想,好像也沒有太嚴重的暴力事件。甚至比起一些動輒棍棒相加的父母,看起來好像幸運很多。沒有被打過,但好像也沒有被愛過和尊重過。一直被母親罵,各種無理由的謾罵。

不太記得罵了些什麼了。好像有你怎麼不去死啊、要不是你這拖油瓶我早就離婚了等等。不是很記得了,但那嘲諷、鄙視、嫌棄的表情卻如刻刀般深深刻在腦海中,十幾年過去了也揮之不去。

也嘗試自我救贖,嘗試看很多心理學,看《母愛的羈絆》《為何家會傷人》,試圖放下過往。試圖從被定義的無能感中走出來。試圖和負面思想辯駁。但行程艱難,往前走三步,又往回滑兩步。

高中之前,我其實一直是第一名,蘇醒說。即便一直是第一名,也從沒有被表揚過。父母的重心不在他這,他們忙著吵架。每天吵,從沒有一天停止過。家裡一直硝煙瀰漫。小到哪個菜鹽放多了也能引發大戰,鍋碗瓢盆都摔地上。母親破口大罵、哭泣,父親憤怒,離家等。自己含著淚吃飯、隨著罵戰升級,流淚,放下碗筷不吃,餓著肚子去學校。

記憶中一直是母親的影子,母親的各種罵,但父親,雖然也一直在家,但記憶中不知道去了哪裡,沒什麼印象。

一直想離開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從小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中。隨著自己的成長,也有非常多帶來幸福快樂的人、事、物。但很難絕對意義地快樂起來,心總是堵著似的。

情緒沒有出口,沒有三歲前的記憶。但可以想像父母從早到晚的高分貝爭吵不可能斷過。在吵架時的他們肯定無力照顧我的感受。想像了下,應該是我自己蜷縮在床上發抖哭泣流淚害怕恐懼也沒有人理,甚至會被氣頭上的媽媽一頓呵斥吧。直到現在,睡覺時還是蜷縮成團,團成在子宮裡的模樣,用手把雙膝抱著緊緊按壓在胸口,只有這樣,才是舒服的睡眠姿勢。

幼時記憶也很少。可能是刻意遺忘了。幼兒期很多同學說起小時候的事完全不記得,沒有經歷過一樣。可能是大腦啟動了防禦機制,可能受不了那種痛苦吧。想起禁閉島的男主無法接受妻子殺了三個孩子然後妻子被他槍殺了的事實,大腦啟動了防禦機制,陷入幻想中。最後考利和肖恩醫生終於喚醒了他的記憶,他寧願去做當時風險性極高有可能死在手術台上的前額葉腦切除手術也無法接受這樣事實。

嚴重失眠是從初中開始的。也沒有特別特殊的事情發生。突然就失眠了。說著說著蘇醒突然就流淚了,止不住地流淚。很委屈又困惑。

為什麼會是我?為什麼是我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對我的父母,有愛也有恨,有感恩也有憎惡,很氣憤又很罪惡感。看著年邁的父母,會心疼會愛,但又有恨。

母愛的羈絆里說:受傷者普遍會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消沉-接受的過程。缺失的過去再也無法改變,唯有接受才是最好的走出過去的選擇。

用系統心理學理論知識自我暗示經常很難操作,總是看的瞬間覺得,嗯,我也要這樣想這樣做。但長期的負性自動思維會使這種自律一下子化為烏有。但即便如此,多試幾次,總還是會有進步。

系統而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輔導會有良好的效果。但並非每個城市都有合適而優秀的心理諮詢師。而且,諮詢過程需要有自救意願,需要自己敞開心扉,諮詢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修復受損成長經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會有倒退,但總體是在往前的。

經常醒來後和睡前都默默暗示自己:我本具足,我就是最好的存在,我愛我自己,不是因為我是誰,僅僅因為我是我就足夠了。相信言靈的存在和暗示的力量。一花一世界。這朵花不是因為我們希望它開放它才開放的,而是,它本來就在那,暗自生長。和我們的期許無關、和我們是否會關注它無關。

這幾年做的最多的就是和自己辯論,改變思維,改變「我就是很差的就是所有人都不喜歡我看不起我」這種想法。慢慢好了點。

比如遇到態度惡劣的服務員,以前自動模式是:他就是針對我,看不起我,好難過好想哭,抑鬱的「孩子」們這麼容易就悲傷的。現在,會客觀地想:他這樣做,可能是他自己心情不好,遇到什麼事了;就算他真的是主觀地不喜歡我,那又怎樣呢?這個人和我人生有什麼交集有什麼關係呢?自己是怎樣的人需要被他來定義嗎?

再比如,工作時老闆指出哪裡做得不好。之前的模式是:完了,老闆不喜歡我;現在的模式是:謝謝指正,會做得更好的。不再以情緒的感性的思維來定義每件事並消化為不被喜歡,而是更客觀更理性地對事不對人。

抑鬱的「孩子」們一起共勉。隨著我們的長大,我們不再是那個弱小的自己,我們的父母也不再是我們唯一的信賴對象唯一的生存下去的依靠對象了。我們可以做自己的父母,接受過往,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多鼓勵和表揚自己。哪怕是起床了、出家門了、吃了好吃的了。多記錄下幸福美好的瞬間。多感恩我們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存在即合理。與其抱怨過去持續活在憤懣和悲傷之中,不如慢慢走出來。善惡一念間、幸福和痛苦一念間。

每個人,在這個世上,都是帶著前世的烙印和今世的修為的。幼時沒有得到絕對美好的關愛,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沒有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信任感,沒關係,慢慢來,接受並改變,一起慢慢改變心境。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我該不該去照顧得了抑鬱症的前女友呢?
我可能患了輕度抑鬱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