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過「東京馬拉松」讓我認識到了不一樣的日本

通過「東京馬拉松」讓我認識到了不一樣的日本

今天是2月24日,一年一度的東京馬拉松再次拉開帷幕,比賽當天會發生許多超乎想像的感人場面,沿途的聲援不斷,參賽者和志願人員、還有沿途的觀眾息息相融,整個東京融為一體,成為永久記載在馬拉松史冊上的一天。東京馬拉松在2013年被納入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是世界6個大滿貫賽事中最年輕的賽事。(其他分別是倫敦馬拉松賽、柏林馬拉松賽、芝加哥馬拉松賽、紐約馬拉松賽和波士頓馬拉松)

「3.6萬人參加的馬拉松,現場會髒亂成什麼樣子?」

這樣的場面不難想像,因為國內這樣的馬拉松太多了,再有知識有涵養的紳士,也會被生生逼成「潑婦」,成為見人罵人見狗罵狗的「路怒」。

就好像你參加的不是馬拉松,而是一場亂鬨哄的鄉村運動會,或者公司組織的集體郊遊,「用戶體驗」超特么不爽。

參加「東馬」的殘疾人

想知道一場高逼格的國際馬拉松賽是什麼體驗嗎?

一位媒體朋友親身體驗過東京國際馬拉松賽(簡稱「東馬」),回來後給大家灌輸了兩點理念:

一、只有參加過「東馬」,你才知道日本民族有多可怕;

二、只有參加過「東馬」,你才知道國內的馬拉松距國際水平還差太遠太遠……

如今的「東馬」,已經成為人氣最高的馬拉松國際賽事

「東馬」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六大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之一。

與其他五家相比,她最年輕,被吸納進去也最晚(2013年),卻是人氣最火爆、評價最好和參與度最高,最能吸引國外跑者參與的馬拉松比賽。

東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僅城區就超過1300萬人(2014年)。在這樣的大都市裡組織200萬人的馬拉松比賽,難度可想而知。

就像當年舉辦奧運會一樣,東京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蹟。

參賽者的地下存包場

和國內的馬拉松不同,「東馬」的起點處面積不大,分上下兩層:

存包在下層,一排排存放非常規整;等待出發在上層,隔幾步就有地圖和標示,即使不懂日語,也能猜出大概。

現場工作人員都經過嚴格訓練,流程超熟悉,服務態度超好,所以雖然參加比賽的人多,從存包到起跑,卻沒有出現任何擁堵現象。

最可怕的是,3.6萬人擠在起點處,一連好幾個小時,現場卻安靜得出奇,大家說話的聲音非常小,像站著靜聽別人演講,而不是在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

「東馬」賽途到處可見的供水點

馬拉松是體能競賽,補充飲用水是必要條件,「東馬」也設置了不少「水站」。

不同的是,距「水站」前100米左右,就有志願者為選手擊掌加油,之後是功能飲料站,再往後是白水站,最後才是一排大垃圾桶,再之後每隔10米有一位拿垃圾袋的工作人員,等著撿拾地上的垃圾,一個個都非常敬業。

所以,賽道全程的水站都非常乾淨:沒有亂扔的紙杯,也沒有各種功能飲料的包裝袋。在水站,參賽者也不用擠著喝水,甚至連扔到垃圾桶都不用,有移動的志願者為你收拾紙杯子或者擦鼻涕的紙巾,一邊為你喊「加油」。

「東馬」賽途上的移動廁所

這麼多人蔘賽,上廁所絕對是個大問題。

「東馬」從起點到終點,移動式廁所非常多,基本1公里就有兩三個,比賽中一抬頭就能發現廁所的提示牌;最難得的是,廁所里還有準備好的廁紙。

最讓人感動的是,每到一處廁所,志願者都會手挽手形成一道人牆,為參賽者預留出如廁的通道,一目了然非常顯眼。

流動的急救包

參賽的人多,難免有個頭疼腦熱。

國內馬拉松常見的場面是,起點、中途或終點,幾輛消防車和救護車並排停在一起;且不說醫務人員責任心如何,萬一有人蔘賽或觀賽途中偶發心臟病,車不見得能擠進去,很可能耽誤最佳的救治時間。

日本人這點上就想得很周到,不僅安排有救護車,還招募了不少懂基本醫療救護的志願者,比賽當天背著急救包,騎著自行車,沿途一路追著參賽的人群跑,不說具體能起多大作用,只那種精神,就足以讓人動容……

「東馬」沿途的文藝表演

與其他馬拉松國際賽事一樣,「東馬」沿途有很多文藝表演,從民族特色的打擊樂、現代舞蹈到西洋樂器演奏,幾乎無所不有。

這可不是為了養眼玩的「花活」,更不是領導講話時湊湊熱鬧,長達40多公里的賽道,7個小時的關門時間,好多這樣的表演團隊,一演就是一天。

賽道上有很多這樣的攝影點,是為媒體和攝影愛好者準備的。

一旁的志願者,主要的任務是向迎面跑來的參賽者擺手示意,讓他們擺一個好看的poss以備拍照;現場秩序不用擔心,沒人冒充媒體到這裡佔位置來。

外圍的攝影愛好者,也不用擔心擁擠的人群遮擋視野,記者朋友的親身感受是,一名日本老年觀眾看到他正準備拍照,主動讓出位置並「請」他上前。

沿街的店鋪主人或住戶,會拿出一些好吃的好喝的,招待半途就飢腸轆轆的「餓貨」,就像犒勞戰場歸來的將士。

你可以大膽食用,不用擔心被訛詐,他們這麼做都是免費的,

他們也不會嘲笑胖子、貌丑或成績落隊的參賽者,自始至終,你只會聽到沿途一撥又一撥的加油、喝彩和鼓掌,讓你再累也會有信心繼續跑下去。

這一刻,想想都覺得好感動、好溫暖……

看到這位日本妹紙遞過來的糖了嗎?

這不是糖或其他食物的問題,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我們一直渴望卻久違的感動,不在故鄉而在異鄉國度找到了。

就是這些普通的人,就是他們看似無意識的舉動,打動了很多的外國人。

「東馬」的服務真是一流的。

賽道終點附近,主辦方設置了不少臨時的免費泡腳池,水溫剛剛好,跑了好幾個小時,此時把疲憊的雙腳放進去泡泡,簡直是世界上最美的享受。

這還不算,泡完腳之後,如果你的腳受傷了,或者有一點點不舒服,還可以享受免費的針灸,受過專門訓練的志願者,跪著為你的雙腳進行針灸治療……

除了奇裝異服,還有來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東馬」賽場上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那些參賽的殘障人士了。

不管外國人、日本人,帥哥、醜男,冠軍或者倒數第一名,日本人在「東馬」中體現出的對人無差別的尊重,以及超人性化的服務,不管之前你對日本人印象如何不好,此時也不得不對他們肅然起敬……

這就是日本,我們的鄰居,仇恨卻又敬佩了100多年的對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拉松跑步健身 的精彩文章:

2018香港馬拉松50歲跑者突發疾病 留醫四日不治
傳奇:74 歲時馬拉松還能破3,史上唯一馬拉松進3的七旬老人

TAG:馬拉松跑步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