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一領域被吊打,印度急了,借力中企想翻身?

這一領域被吊打,印度急了,借力中企想翻身?

又到周末,《一周科技匯》第11期來啦!

印度欲借力華為邁向5G時代

突破!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處理器發布

一、網速排名墊底的印度,欲借力華為邁向5G時代

近日,印度《經濟時報》稱,印度運營商Bharti Airtel聯合華為邁出了發展5G網路的第一步,兩家公司合作成功進行了印度首個5G網路測試。

據外媒報道稱,該國有的運營商試圖遊說政府放慢5G頻段的拍賣,因為4G時代的價格戰讓許多運營商背上了巨額債務。不過,Bharti Airtel依然堅持要推進新技術的發展。印度將於今年6月正式公布5G發展路線圖,並於2020年開始5G網路的大範圍部署。

Airtel網路總監Abhay Savargaonkar指出,「這是我們邁向5G的一小步但重要的一步,我們發展5G的承諾不會變。因為它不僅會改變遊戲規則,還將改變我們生活,工作和參與的方式。我們正在迅速開始合作,以實現基於3GPP R15標準的5G互操作性和開發測試。我們期待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密切合作,在印度開發一個強大的5G生態系統。」

該試驗在位於Manesar(哈里亞納邦)的Airtel現代網路體驗中心進行。華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設備包括運行在3.5 GHz頻段的5G無線接入網路(RAN),5G核心和50GE網路切片路由器。

「在測試試驗期間,使用該設置實現了超過3Gbps的用戶吞吐量。這是3.5 GHz頻段內移動網路的最高測量吞吐量,具有100MHz帶寬和端到端網路延遲約1毫秒,」該公司表示,該設置展示了高頻譜效率和多樣化服務的潛力,如物聯網和AR / VR(增強/虛擬現實),這些服務可以通過5G技術為連接世界提供服務。

外媒表示,印度快速向5G時代過渡主要是因為該國人口眾多,4G網路已不堪重負。僅Bharti Airtel一家運營商就有2.9億移動用戶,而其主要競爭對手Jio也有1億用戶。雖然與中國的4G用戶數相比並不多,但通訊行業分析公司OpenSignal指出,印度的4G網路在去年一年內就實現了爆炸式發展,運營商確實壓力山大。

據OpenSignal最近發布的2018全球LTE報告顯示,印度在4G網速上排名墊底,平均速度僅為6.07Mbps,比全球平均水平低了10Mbps,僅為4G網速最快國家新加坡(46Mbps)的七分之一。更直觀的來說,現在印度的4G網速,其實只相當於美國2010-2011年間從3G升級至4G時的速度。

華為無線營銷總監Emmanuel Coelho Alves則表示:「我們一直致力於開發5G生態系統和使用案例,與Bharti Airtel的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地展示了5 GHz在3.5 GHz頻段的性能。我們還將繼續與垂直行業的合作夥伴合作,共同開發超越增強型移動寬頻的更廣泛的生態系統用例。」

華為印度CEO Jay Chen 曾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一旦華為在印度部署4G網路,我們也將在4G網路中引入5G技術。我們相信在4G時代,從4G升級到5G,印度將與全球同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在印度實現5G網路商用為時不遠」。

二、突破!中科院阿里雲發布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處理器

2月22日,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阿里雲宣布,在超導量子計算方向發布11比特的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這是繼IBM後全球第二家向公眾提供10比特以上量子計算雲服務的系統。該服務已在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在雲端實現了經典計算模擬環境與真實量子處理器的完整後端體驗。

通過量子計算雲平台,用戶可以在雲端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上運行自定義的各種量子線路代碼,下載相關運行結果。

該平台將吸引更多人在上運行量子演算法,完成初步試驗,不僅能用於了解處理器的性能、技術瓶頸等重要特性,還將幫助到下一代處理器開發,為優化應用積累經驗。而在雲端提供量子計算的創新服務方式,也能從中知悉面臨的技術挑戰和機會。

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表示,此次上線意味著阿里雲量子團隊可以更方便地基於真實處理器進行實驗,幫助深入理解硬體,進而引領量子工具軟體和應用軟體開發,同時從量子云服務的用戶端體驗中獲取經驗,不斷完善平台建設。

量子計算雲平台由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上海)與阿里雲共同研製,並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正式對外發布,用戶可以登錄阿里雲官網使用。

除用戶端服務外,阿里雲還提供量子計算的經典模擬,並參與設計測量處理器性能的方案。經典模擬能準確算出量子處理器上的實驗結果,與真實處理器結果進行比對,用以測量後者的性能、驗證正確性等。

量子計算具有劃時代意義,全球都已將量子計算研究作為爭奪「人類終極計算能力」的關鍵入口。僅2017年,量子計算能力的競爭在谷歌和IBM幾大科技公司間漸趨白日化。

三、古代「黑科技之算盤

算盤我們都見過,但是它的來龍去脈,你們知道嗎?

算盤,又作祘盤。值得注意的是,算盤一詞並不專指中國算盤哦。從現有文獻資料來看,許多文明古國都有過各自的與算盤類似的計算工具。古今中外的各式算盤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沙盤類,算板類,穿珠算盤算盤類。

珠算盤起源於北宋時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

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櫃就畫有一架算盤。

由於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盤的作用。而且,珠算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哦。

資料來源:環球網,百度百科

本文編輯:小噴菇

轉載請標註來源:新財迷(newcaimi)及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豪 的精彩文章:

別再甩鍋給「薩德」了,殺死韓國「神話」的真正元兇另有其人!
韓國美女不服中國「黑科技」來踢館,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TAG:占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