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重視筆墨之功,融匯詩文哲理——速寫國畫家劉仁文

重視筆墨之功,融匯詩文哲理——速寫國畫家劉仁文

劉仁文,自號映石、梅花痴人。他少時受教於胡立先生,又得李瓊玖先生教誨,其後於古代先賢之作多有涉學,尤受宋之李成、范寬、郭熙,元之王蒙,清之石濤諸家沾染,兼收並蓄,擷英取華。

劉仁文擅長中國水墨山水,著意追索體現宋畫的經營布勢,元畫的刻意用筆,清代文人畫用墨的洒脫豪放,自然樸質亦注入現代意識。他的創作主張是「歷史蒙養,圖變出新」,師古而不為所役,趣新而不畔其規。

劉仁文國畫山水:飛泉疊翠

劉仁文研究中國畫注意把每個歷史時期尤其是當今中國畫發展的總趨勢、流派、成就及弊端,從眾多的表現形式和風格中選擇自己的畫路。

劉仁文在藝術追求上,主張「重基礎,強筆墨之功」,苦學勤耕,至誠治學,恰當處理悟性與功夫、內容與形式、繪畫與哲學的收放關係,從而在傳統文化中找到立足點。

劉仁文認為,在創作中,藝術形式的形成,藝術形象的刻畫,創作意境的表達,往往顯示在技法上。尚有先從技法的變革開始,由技法的發揮而形成藝術形式,又由藝術形式而形成藝術風格的。故而意識高的畫家決不會輕視技法的基本功錘鍊。

劉仁文早期國畫作品:深谷幽趣

劉仁文表現地域風光的山水畫,詩意橫流、古意蒼然,布局新奇,筆墨活脫、氣魄博大、神韻充盈,抒情與現代感並重,或水墨淋漓,或淡雅清新,或密郁凝重,如一首首大自然的頌歌,怡人心智。

劉仁文的繪畫風格可謂汪洋恣肆,他不事雕琢、堆砌,總是給人一種一揮而就的感覺。他的畫中草木蒼然,線條靈動,山如雲走,筆隨情至的感覺。畫中斜陽般閃爍靈動的詩意,可謂無處不在,可謂遇水而生,隨枝葉而茂,臨山石而沉厚;即便是密林間漏出的亭角,山澗旁一坐讀的書生,或江畔扁舟一葉,或高崖古木數株,荒山一隅,孤鴉暮歸,總能給人以無限想像的詩意空間。

劉仁文早期畫作:晴雪圖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在評論劉仁文山水畫《平實寫景·奇絕造境》一文中寫到:「仁文的寫意水墨有的以線見長,有的以墨色迷人,筆墨縱橫,在有法與無法、有意與無意之間,創造出令人嚮往的境界。他的『密林』山水,很是精妙,密中有疏,虛實有致……」

劉仁文指出,道家的宇宙觀、元氣觀,佛教的自識本性,萬法皆見。佛性的自悟、內省學說,儒家的修身和教化治心,與中國傳統繪畫理法,以及詩文書畫合一,不朽的傳統藝術形式,都具有潛在的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穀神星 的精彩文章:

金代銅鏡:紋飾別開生面,鏨刻官家驗證,展示樸實民風
看花似花非花,觀鳥鳥飛鳥落:國畫名家花鳥魚蟲藝術作品

TAG:穀神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