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經常有人拿儒家黑孔子,卻很少拿儒家黑孟子?亞聖不夠看?

為什麼經常有人拿儒家黑孔子,卻很少拿儒家黑孟子?亞聖不夠看?

後世的儒家思想應該是經過自董仲舒起的不斷改造,為適應統治需要而被統治者改造過的,應當說,已經背離了孔孟的最初思想,為什麼還會有很多人借改造過的儒家黑孔子?而孟子卻很少被黑?

從正統地位來說,孔子是真正的正統,後面的繼承者們雖然是從孔子這裡傳承下去的,但是或多或少都和孔子的正統有點區別。即使孔子和孟子都提倡「仁」,但是他們對「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孔子所謂的「仁」其實是有差別的「仁」,以血緣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就像石頭扔入河中,以石頭著入點向四周擴散,越遠離中心就越薄弱,而孟子更強調君王的「仁」,主張君王對平民的愛。所以想要去儒,就必須從正統入手,這樣才具有代表性。

從地位和影響力來說,孔子是代言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只見到孔廟,卻難以見到孟廟,孔子就是樹榦,其他人是樹枝,樹榦倒了,樹枝也就自然無法存活了。所以只要把孔子黑了,儒家自然而然就瓦解了。

孔子說:「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這是孔子對《中庸》的詳解,然而,《現代漢語詞典》來個斷章取義,將「樂天知命」解釋為「宿命論」,這不是賣矛又賣盾嗎?人們相信哪個好呢?

孔子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種之情狀。」「天地設位,聖人成能,神謀鬼謀,百姓以能",孔子的學問是神學,詞典不是將神鬼解釋為迷信嗎?

晉國的佛肸背叛了晉國大夫趙簡子,佛肸派人去請孔子,孔子打算前去,子路說孔子「其身親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就是說君子是不會去幫壞人的。但孔子又有話說了,孔子說:只要自身硬,不怕石來磨,只要自身白,不怕黑來塗。不知道孔子是去幫佛肸還是去幫趙簡子?

不過後來還是沒到佛肸那邊,反而想去投趙簡子,走別河邊聽說趙簡子把兩大臣竇鳴犢和舜華處決了,孔子說趙簡子太不義,兩大臣是患難之臣,現在趙簡子得志就卸磨殺驢,孔子認為鳥獸碰到不義之人尚且知道躲開,何況我孔丘這個講義理的祖宗。

同樣的不義之人佛肸和趙簡子,在孔子眼中就是不一樣!這可能就是孔子的「義」,義與不義只由孔子說了算。

孔子從魯國到衛國,去蔡國、宋國等小國晃了十年,沒有那個國家把它真當回事,有人形容他「累累如喪家之狗」!其間碰到一個農夫還罵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何為夫子!」聖人到這份上也算是心臟夠大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千歷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設想一下:如果秦始皇沒死,那麼劉邦項羽會是秦始皇的對手嗎?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為什麼能封孫悟空為佛,卻沒讓觀音菩薩成佛?

TAG:五千歷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