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唱空城計,司馬懿為何不用弓箭射殺對方,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唱空城計,司馬懿為何不用弓箭射殺對方,原因很簡單

三國演義裡面有一個橋段,非常的精彩,那就是諸葛亮使空城計,智退司馬懿,由於這個橋段太過精彩,所以很多人忽略了其中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諸葛亮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其實恰恰相反,為什麼這樣說?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題曰「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這個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由於當時馬謖兵丟了街亭,蜀漢防線被破,司馬懿率15萬大軍,連破蜀漢數城,最終直接攻打到蜀軍大後方西城,由於諸葛亮來不及撤退,帶著幾千人馬上演了一場,享譽古今的空城計。

諸葛亮安排了二十幾個百姓模樣的人在城門口掃地,自己呢,帶著兩個幼童坐在城門樓上彈琴對峙司馬懿。

空城計可以說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一次巔峰對決,雖然並沒有兵戎相見,但卻是三國最精彩的一個環節。司馬懿兵臨城下,看到諸葛亮鎮定自若,還在城樓上彈琴抒情,不由心生疑惑,並更加確定必有伏兵。因此馬上撤退,對於諸葛亮來說,這是他想看到的,表面上看起來,這場博弈是諸葛亮贏最後勝利,其實這場博弈漏洞百出,司馬懿作為一名征戰沙場的老將,智謀絲毫不亞於諸葛亮,難道分不清真假?

即便有伏兵,也可以稍作試探,或者利用弓箭手把諸葛亮射殺,亦或是包圍城都可以。畢竟當時司馬懿率領的是15萬大軍,兵力遠超蜀漢陣營,而且西城是一個彈丸小城。說司馬懿毫無智謀,貪生怕死,顯然不合理。說司馬懿怕中伏兵,不敢攻打,那更是無稽之談。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司馬懿不戰而退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是公元228年,剛好曹丕去世,一年多一點。公元226年,曹睿繼位。曹睿由於從小不過問政治,所以他繼位以後,不知道誰能重用沒有信任的人。所以他繼位以後,第一件事情就要收回兵權,把控朝政,所以將司馬懿,曹真等人呢,全部外派出去了。想要把朝中權利穩固以後,才去奪兵權。

可是沒有想到諸葛亮北伐時間,逼得那麼緊,曹睿沒有完成自己的計劃,諸葛亮就大軍壓境了,被逼無奈才調司馬懿回來抵禦諸葛亮,司馬懿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對於曹睿的舉動心知肚明。所以呀,諸葛亮唱空城計,更深一層的意義,想要告訴司馬懿,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諸葛亮才如此悠閑,坐在城樓上面彈琴。如果表面去看這一場對弈,漏洞百出,司馬懿隨便派一支人馬前去打探,真相不攻自破。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司馬懿選擇退兵,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本文編寫,以史實為主,資料基本來自正史,兼別史,稗史記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14歲以下未成年殺人無罪,人性化嗎?古代有些措施可以參考一下
趙雲一直未被劉備重用?死後兒子下場如何,年紀輕輕比老子更凄慘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