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間給予味道的力量

時間給予味道的力量

剛剛收看了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器》,印象最深得是川渝每家每戶必做的泡菜,用當事人的話說,泡菜罈子和泡菜是有靈性的。

是的,時間給予了味道,時間打磨了味道的組合。老泡菜罈子泥坯燒制,皮薄透氣,敲打聲清脆,更為叫絕的是壇口大碗倒扣,淋水其上,隔絕了外界的空氣,形成了發酵的小環境,很神奇,發酵出乳酸菌,形成氨基酸,泡菜的味道是脆爽酸香。

正如片中當事人所說,各家各戶腌制泡菜,味道各異,有的酸,有的脆,不好吃的永遠不好吃。是啊,你如何對待食材,食材就如何回報於你,大自然就是如此公道,用心對待,方得美食,時間會告訴你一切,時間會幻化成美味。

聯想東北的酸菜和辣菜不是一樣嗎。 腌制東北酸菜的過程,就是神奇化學反應的過程,「滿月後」酸菜缸一開,酸酸的味道撲鼻,生成有益的乳酸菌的酸菜,味道不是很好聞,但是與大骨頭或五花肉長時間燉在一起,偏出來切成細絲的酸菜充分吸收了肉分子的香氣,那別提多好吃了。

其實酸菜的腌制,是時間的傑作,看似簡單,但是很多家庭往往腌制的酸菜爛幫。必須心到手到,不能粗放和省工序。最好用過去農村那種大黑缸,放在溫度在零度以上的地方,一顆顆白菜去掉爛幫,洗好控干水,在缸中一層層鋪好,鋪一層撒一層鹽,最好人站上去踩實,最後壓上大石頭。然後燒開水,一壺壺順著缸沿倒入,倒滿為止,用塑料布封死缸口,蓋上蓋子。之後就交給時間了,一個月後才能食用。

可見,時間賦予了味道的內涵,其實功夫在詩外,除了大自然的條件影響以外,味道的形成每一步都是精心之作,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和輕視,每個人的成長何嘗不是如此呢!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理事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糧食局直屬分局(泰安市東嶽大街221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生評論人孫曉明 的精彩文章:

吃米難忘稻花香

TAG:民生評論人孫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