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查一查你是否缺鉀

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查一查你是否缺鉀

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查一查你是否缺鉀

鉀在人體中的作用

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鹼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鹼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它和鈉共同作用,調節體內水份的平衡並使心跳規律化。鉀對細胞內的化學反應很重要,對協助維持穩定的血壓及神經活動的傳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等癥狀。臨床醫學資料還證明,中暑者均有血鉀降低現象。

鉀與血壓的關係

很多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機制來解釋鉀的降血壓的作用。這些機制包括:直接促使尿鈉排泄的作用,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對血管舒緩素和二十碳烷酸的作用,改善壓力感受器的功能,直接影響周圍血管的阻力等。

鉀參與能量代謝

在能量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人體不斷地消耗鉀。若鉀的含量過低,不及時補充,會使細胞的滲透壓瓦解。

美國營養學家史娥普博士說,肌肉活動時會排泄鉀,心肌亦不例外。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心血管不斷地收縮與放鬆,沒有分秒的休息。如果鉀供應不足,不能滿足心血管所需,會發生什麼情形呢?

肌肉會強烈地抗拒釋放鉀,從而導致心肌或血管平滑肌運動無力。如果鉀離子缺乏的情形加劇,同時機體又繼續食用含高脂肪、高蛋白而少礦物質的酸性食物,則血管里的膽固醇及廢物會堆積起來,從而造成疾病。中老年人的心臟病,如冠狀動脈栓塞,常發生在飲食過量,同時受到多種壓力的人身上。壓力本身就會消耗大量的鉀。而麥綠素因含大量的鉀離子而有助於改變這些情況,防止心臟病的發生。

鉀與機體疲勞

鉀缺乏的先兆是常常感到疲倦。由於壓力,或過分使用腦力和體力而帶來的疲勞,與因睡眠不足而引起的疲勞,雖然它們在新陳代謝上機制不同,但它們對鈉的增加與鉀的減少都有相同的結果。

該如何補鉀

如果一個人在日常飲食中一直缺少鉀,會產生什麼後果呢?由於我們的機體有自我防禦的能力,會設法保留住細胞內的鉀,這種保留的結果是強迫機體停止各種肌肉的劇烈運動。因使用腦力比使用體力更耗費能量,所以這時我們的腦筋變遲鈍,也因為身體停止釋放鉀,造成昏昏欲睡和精神不振。補充:植物在生長發育中需要多種礦物質,其中需要量較大的的是含氧、含磷、含鉀的礦物質。

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查一查你是否缺鉀

防治低鉀的關鍵是補鉀。臨床上可選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鉀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藥、毛豆、莧菜、大蔥等蔬菜中含鉀也比較豐富,黃豆、綠豆、蠶豆、海帶、紫菜、黃魚、雞肉、牛奶、玉米面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鉀。各種果汁,特別是橙汁,也含有豐富的鉀,而且能補充水分和能量。據測定含有1.1%~2.3%的鉀,所以茶水是夏季最好的消暑飲品。

缺鉀會減少肌肉的興奮性,使肌肉的收縮和放鬆無法順利進行,容易倦怠。另外,會妨礙腸的蠕動,引起便秘;還會導致浮腫,半身不遂及心臟病發作。當人體鉀攝取不足時,鈉會帶著許多水份進入細胞中,使細胞破裂導致水腫。血液中缺鉀會使血糖偏高,導致高血糖症。另外,缺鉀對心臟造成的傷害最嚴重,缺乏鉀,可能是人類因心臟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人體缺鉀的主要癥狀是:心跳過速且心率不齊,肌肉無力、麻木、易怒、噁心、嘔吐、腹瀉、低血壓、精神錯亂、以及心理冷淡。

兒童每日應攝取鉀1600毫克,成人每天2000毫克,含鉀的食物包括乳製品、魚、水果、豆科植物、肉、家禽、未加工的穀物、綠葉蔬菜等,比如杏、香蕉、啤酒酵母、糙米、無花果、蒜、葡萄乾、番薯等。鎂有助於保持細胞內的鉀,而攝入過量的鈉、酒精、糖類;服用利尿劑、輕劑、皮質激素類藥物和心理壓力過大會妨礙鉀的吸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請收好這份腦出血的發病先兆、預防與康復措施集錦
磨骨改臉型,你需要知道這些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