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靈語、天狼語、妖語 如何看待電影構造虛擬語言?

精靈語、天狼語、妖語 如何看待電影構造虛擬語言?

打造影視巨作,別忽視語言

狗年伊始,《捉妖記2》攜國民級萌寵胡巴席捲全國院線。人有人言,妖有妖語,延續第一部,片方繼續為胡巴和眾妖單獨設計和擴展了「妖語」。據介紹這種語言由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少數民族語言學家,綜合我國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編製而成。

為電影構造虛擬語言,在國內還很少見,但也絕非孤例。2012年的玄幻電影《畫皮2》中,導演烏爾善就邀請北京大學的有關專家根據古梵語為虛構的中亞古國天狼國編製了魔幻的天狼語,甚至還配套了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和巫術儀式。這是已知內地電影第一次聘請語言學家編製虛擬語言。

放眼國際,文藝作品中最著名的虛擬語言莫過於《指環王》系列作品中的精靈語。作者J. R.托爾金本人就是古英語學家。他親自上陣為各色精靈構建了多種互有聯繫的精靈語,形成了有祖語、有方言、有通用語的精靈語系。

常言道什麼人說什麼話。從一方面說是人物決定語種、口音和風格,另一方面語言也是塑造人物推動情節最直接的手段。語言即是最重要的道具,也是故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語言上的考究既體現劇組的專業精神,又把觀眾帶入更精彩的戲劇衝突中。

魔幻、科幻作品構建架空歷史、塑造奇幻人物自然需要與觀眾「相間隔」的虛擬語言。現實主義作品則更需要與人物、歷史相吻合的語言設置。曾幾何時歷史影片中的各種人物都講起了普通話,這實在讓並不久遠的歷史失了不少真實和韻味。而各類抗戰影片中,下至列兵上至天皇的日語更是如災難一般。以至於抗戰劇井噴時,索性都用日本腔的漢語代替了。個人以為地方普通話可以充當還原歷史和普世觀眾的折中。而抗戰劇里的「日語」則實在是因為劇組缺乏投入,缺乏專業精神。

講究語言當然不是搞「語言正確」。不是說推普之前的人物都要講方言,古裝劇都要念文言,甚至要用中古音去配音,而是要為劇情的發展,為衝突的合理性綳起語言這根弦。一邊是還原歷史、構建衝突的「間隔」與「陌生感」,另一邊是要保持觀眾與局中人一體化的「共鳴」。這兩邊的平衡是戲劇理論的探索目標,也同樣適用於對角色語言的設計。

歸根結底,語言是客觀世界最容易被忽視卻也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電影、戲劇都是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更是「創造」一個小世界的藝術。如空氣一般的語言即是講故事的手段,又是故事本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天文愛好者發現失聯衛星 消失12年後確實還「活」著
特種兵系軍旅劇《利刃出擊》2月28日開播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