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月經不調對照表,幫你調好體質!氣不固血一個藥方就解決!

月經不調對照表,幫你調好體質!氣不固血一個藥方就解決!

【大臉說】月經是女性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是每個女生成長階段必經的。月經不僅是女人一月一次的苦難,它也與生育息息相關。月經不調的女性往往面臨著或輕或重的生育問題。

中醫學認為治療月經不調應先明確病症原因,即可對症施治。治療月經不調,一般會從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著手。中醫認為經水出於腎,故調理月經的根本在於補腎。通過調理使得腎氣充足,精血旺盛,則月經自然通調。

月經不調基本癥狀

經期提前

月經提前指平時月經周期正常,突然出現月經周期縮短,短於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屬於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於10天。

經期延遲

平時月經規律,月經錯後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並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經期延長

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症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後,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

月經失調

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於21天,或長於35天。

月經中期出血(又稱經間期出血、排卵性出血)

指兩次規律正常的月經周期中間出現的出血,是由於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

不規則子宮出血: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常見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於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

月經不調易引發的5個疾病

1、閉經

閉經通常分為兩大類型: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原發性閉經是指婦女年滿18歲或第二性徵發育成熟2年以上仍無月經來潮者。繼發性閉經是指婦女曾已有規律月經來潮,但以後因某種病理性原因而月經停止6個月以上者。月經不調都可能引起這兩種病症的發生。

2、痛經

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有痛經的現象,它雖然沒有任何疾病基礎引起,但一旦抽痛起來卻是要人命的。其常見癥狀包括:背痛、腿部疼痛、噁心、頭暈、嘔吐等。這可能是由於過量的前列腺素分泌或子宮收縮所導致的結果。

3、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和子宮內膜增長,通常都伴隨著陰道異常出血現象。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但只要治療得當,康復機率還是頗高的。如果早期能夠及時發現並治療,治癒率將會更高。這種情況多發生在50歲以上或雌性激素分泌過量的女性身上。

4、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生長在子宮肌壁上,其大小不等。有些婦女不會有任何的徵兆或跡象,但有些婦女就會出現月經過多過久的表現。子宮肌瘤可以導致較低程度的骨盆錯位,在性交過程中,陰道會出現劇痛,小便也會變得頻繁。那些年齡超過35歲或曾多次懷孕的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的風險會更高。

5、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其癥狀之一便是陰道會發出難聞的惡臭。此外,還可能伴隨著不規則的月經周期或性交時的疼痛。造成盆腔炎的較常見病因是性傳播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將可能導致輸卵管損害或不孕不育。

中醫如何治療月經不調

1、脾腎氣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後期未來,或先後無定,經期延長,經量多,經色淡,質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腹冷墜,納呆便溏,夜尿多。舌質淡胖有齒印,苔白,脈細無力,尺脈弱。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調經。

方葯:党參20克,黃芪20克,白朮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續斷15克,補骨脂15克,菟絲子20克,艾葉10克,首烏30克,當歸12克。

方解:本方用党參、黃芪、白朮健脾益氣,熟地、補骨脂、菟絲子、川續斷補腎,艾葉溫經止血調經,首烏、當歸養血調經,炙甘草調和諸葯。

加減法:

正值經期量多:去當歸,加阿膠12克(另溶)、烏賊骨12克、金櫻子30克、艾葉用炭以止血。經期延長,日久不斷,加炒蒲黃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

納呆食少:加淮山藥20克、砂仁9克(後下)、陳皮6克以行氣健脾胃。若月經後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雞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經。

2、肝腎陰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提前,或先後無定,經期延長,經色鮮紅,量或多或少,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於口燥,失眠多夢,小便黃少,大便於結。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清熱調經。

方葯:二至丸合兩地湯加減。女貞子15克,旱蓮草18克,乾地20克,白芍15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絲子15克,五味子9克。

方解:本方用女貞子、旱蓮草、山茱萸、菟絲子滋養肝腎,於地、白芍、玄參、麥冬滋陰清熱,五味子交通心腎,並有收澀止血的作用。

加減法:

正值經期,月經量多,加阿膠12克(另溶)、崗稔根30克、烏賊骨12克、金櫻子30克以養血收澀止血。經期延長,淋漓不斷者,可加益母草30克、茜草根15克、地榆15克、荊芥炭10克、煅牡蠣30克以祛瘀涼血、收澀止血。

月經完期或先後無定,加桑椹子15克、金櫻子30克、珍珠殼20克、淮山藥15克、當歸9克以滋腎調經。

3、氣血虛弱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後,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

方葯:滋血湯加減。當歸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參15克,黃芪15克,白朮12克,茯苓20克,雞血藤30克,黃精20克,首烏20克。

方解:本方用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雞血藤、首烏、黃精補血養血。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補益氣血調經之功。

加減法:月經後期未至,可加丹參20克、牛膝9克以活血通經。心悸怔忡可加酸棗仁15克、夜交藤20克、大棗10克、五味子9克以養心安神。

八髎穴調所有婦科病

八髎穴

八髎(liáo)最早出自於《黃帝內經》,位於膀胱經上,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兩側各四個,左右共八穴,故稱八髎穴。髎,孔隙也。

八髎穴的位置如何找

直立位或者俯卧位時,趴在床上,臀部肌肉上面明顯有兩個凹陷,就是美人窩,八髎穴位於美人窩往下內側,恰恰是骶骨所在的位置。如果找不到美人窩,可以找髂後上嵴,簡單來說就是把手放到腰帶上,從這個位置稍微往下一點,用手去找,可以找到一個圓形的骨性凸起,在它和背部的正中線之間的中點就是上髎穴的位置,用手四指一放,就把四個穴位都找到了。

搓八髎,對於女性的月經不調、月經過多或過少、閉經、白帶異常、子宮病、卵巢病、盆腔病、附件炎、泌尿系統疾病、腎系統疾病、乳腺病等,全部都可以調治,而且操作方法簡單,還沒有任何副作用。

八髎這個區域,正是盆腔所在之處,鄰近胞宮(子宮、卵巢、附件的統稱)。這個區域的皮肉,很鬆軟,能捏起來。如果不鬆軟,說明經絡肌膚之間有粘連,這種粘連,正是體內、尤其是胞宮有毛病的外在表現。而婦科的一切疾病,都與胞宮緊密相連。

八髎五行屬水,擅長調節全身的水液,疏通氣血。凡是婦科病,都跟氣血水液有關。因而,八髎能通調所有的婦科病。

八髎,可以在家搓

1、搓八髎穴一分鐘,不論病重病輕,都有明顯的熱效應。差別是:下肢經絡較堵塞的朋友,熱效應向下傳導的力度會小些,不是太堵的朋友,熱效應向下傳導的力度就會很明顯。有的還會向上傳導。

2、同樣的穴位,因手法不同,作用和效果會有非常明顯的差別。對穴位作用的認識,不要只因一種手法而對穴位妄下定義,寶藏是需要用心去開發的。

3、正常情況下,搓八髎穴幾下就能感到兩腿間有熱感,並可傳導到足。屁股都是熱烘烘的。對男女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疾病是有幫助的。

4、功效程度的不同,與經絡暢通的程度有關,也與疾病的輕重有關。正常情況下的搓八髎穴反應應該人人會有,只是調理時間的長短會有不同。

5、兩手直接在皮膚上搓八髎穴,比任何手法作用於八髎的效果都明顯。

搓八髎,最好能從腰眼一直搓到八髎處,會有一股熱流明顯地傳導至人的摩擦部位,並且,通過此部位傳導至前陰,甚至通達到雙腳。

【尾記】 關於大臉君

大臉君,權威健康營養師,實用不啰嗦的養生資訊,10萬達人的健康選擇。如果您有健康養生方面的疑問,歡迎留言,大臉君會為您撰寫文章解答疑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臉君 的精彩文章:

用蝦殼熬過的湯,被稱為心臟和血管的保護傘,飯桌上一定要有!
服藥後吃柚子有生命危險!尤其是血壓高、血脂高、腎不好的人!

TAG:大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