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血脂異常----一個沉默的「殺手」

血脂異常----一個沉默的「殺手」

提起血脂增高,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肥胖」、「脂肪肝」等名詞。高脂血症,是一類代謝性疾病,由於脂肪代謝或轉運異常使血漿中一種或幾種脂質高於正常。血脂主要指血漿中的甘油三酯即脂肪和膽固醇,故高脂血症常表現為三種形式:高膽固醇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兩者兼有(混合型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分類主要有三種方法,常用的一種方法示根據是否繼發於全身疾病分為繼發性高脂血症和原發性高脂血症。繼發性高脂血症是指由於全身系統疾病引起的血脂異常,比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或者某些藥物。而在排除樂繼發性因素後,可診斷為原發行高脂血症,已知的部分原發性高脂血症與先天性基因缺陷有關,部分原因與飲食有關,而部分原發性病因至今未明。

那麼,怎樣診斷高脂血症的呢?由於血脂異常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癥狀,所以血脂異常常常是通過實驗室檢測血液生化指標來發現。目前認為中國人的血清總膽固醇水平(TC)的合適範圍為<5.2mmol/l(200mg/dl),5.23-5.69mmol/l(201-209mg/dl)為邊緣升高,>5.72mmol/l(220mg/dl)為升高。甘油三脂(TG)的合適範圍為<1.70mmol/l(150mg/dl),>1.70mmol/l即為升高。具體到膽固醇的分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合適範圍是≤3.12mmol/l(120mg/dl),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合適範圍為>1.04mmol/l。現代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如前所說的,血脂主要指血漿中的甘油三酯即脂肪和膽固醇。我們的膳食結構影響著血脂水平。外源性的甘油三酯來自於食物,炒菜用的油如植物油、動物油、牛油,肥肉、植物堅果,以及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通過消化吸收在體內轉化甘油三脂。而食物中的膽固醇構成了我們體內外源性膽固醇,食物中約40%的膽固醇在小腸內被吸收,後與長鏈脂肪酸結合構成膽固醇酯。動物肥肉和內臟如腦、肝臟,蛋黃、魚籽、蟹黃、海鮮等富含較多的膽固醇。

我們攝入的脂肪和膽固醇,為我們提供了熱量,也構成細胞的結構,同時也為我們正常的生理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激素。但是過多的攝入脂肪和膽固醇,會導致高脂血症,影響者我們的血管、肝臟、心臟等臟器。就拿存在於機體全身到處的血管而言,血管的內膜在高血脂的狀態下,久而久之,會由於炎症反應導致內皮損傷,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沉積在血管內膜上形成血管斑塊,引起血管管腔的狹窄,由於斑塊表面不穩定,極易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和纖維素原的形成導致血栓形成,引起血管管腔的閉塞,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這類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

血脂異常可以長時間無癥狀,臨床上僅有兩方面的表現,第一個就是由於脂質沉積在皮膚的真皮內形成黃色素瘤,有些老年人雙眼的內側眼皮上的小疙瘩就是黃色素瘤。

第二個就是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引起的血管硬化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臨床上通常可通過行頸動脈血管彩超來判斷動脈的硬化程度。由於全身各處均有血管的廣泛分布,血管的健康狀態決定了機體的健康狀態,所以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脂肪肝、老年性痴呆、高尿酸血症、男性性功能障礙等多種疾病均與動脈硬化相關。

所以,診斷高脂血症更多的依靠實驗室的化驗結果。

血脂異常,尤其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與冠心病、腦卒中和周圍血管疾病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治療上需長期綜合治療。那麼血脂的治療水平必須根據是都存在冠心病危險因素等進行綜合評估。臨床上常用的降低膽固醇藥物有他汀類藥物、貝特類和煙酸。他汀類藥物能通過抑制肝臟內的膽固醇合成酶(羥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還原酶)來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它存在的副作用為肝酶升高、肌肉酸痛等,故服用期間需注意觀察肝酶及肌酶等指標。貝特類藥物通過調節載脂蛋白的基因表達來降低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膽固醇;這類藥物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是噁心、腹脹、腹瀉等胃腸道癥狀,以及影響肝功能。煙酸類藥物屬於B族維生素,大劑量使用時具有調脂作用,這類藥物存在的不良反應是使消化道潰瘍惡化。目前我們臨床上使用較多的藥物是他汀類藥物。

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方法來治療高脂血症,飲食治療、營養干預示首要的基本治療措施,應長期檢查。飲食治療的目的示降低血漿膽固醇,保持營養均衡。對於超重的患者,應減除過多的總熱量,脂肪攝入量應小於30%的總熱量,每日膽固醇攝入量小於200mg。

在其他營養素的攝入方面,補充充足的蛋白質顯得尤為重要,蛋白質可提供足量的熱量,合理的搭配動物性蛋白及植物性蛋白,例如大豆製品,可降低膽固醇水平。而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可顯著降低甘油三酯,可疑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使膽固醇易於轉運、代謝和排泄。磷脂醯膽鹼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可疑溶解血液及血管壁上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降低血液黏度。同時可補充多種維生素,例如維生素B和C可降低血脂水平,維生素E可減少脂質過氧化,延緩血管硬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膽固醇 的精彩文章:

手機玩太多導致視力模糊,吃這個可養眼
吃膽固醇降膽固醇?真的好神奇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