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貸開年忙備案,律所叫價50萬起步

網貸開年忙備案,律所叫價50萬起步

華夏時報記者 金微 北京報道

春節假期結束,各大公司迎來開工,對於P2P公司而言,節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備案。

「現在已經是2月底了,距離備案時間滿打滿算4個月,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一家P2P平台老闆說。

目前,國內尚沒有一家平台獲得備案,各類關於備案的傳言滿天飛,每一次備案的消息總在行內引起躁動。

春節前,一條消息稱「北京首批獲得備案資質的平台約為10家左右」。但很快被闢謠稱消息不實。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關於備案獲批平台確實很多流傳的版本,比如北京網貸圈有一份100多家獲備案平台的目錄,真假難定,但這類消息在圈內大肆流傳。

有行業人士表示,由於備案就像P2P平台的准生證,距離最後期限剩下的時間並不多,這讓整個行業的焦慮情緒蔓延,各種版本的備案流傳,對政府公信力不利。

全力以赴做合規

按照監管要求,各地應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並對債權轉讓、風險備付金、資金存管等關鍵性問題作出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對於各大平台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違規存量業務。

一家平台負責人介紹,按監管要求,違規存量的業務都要清理,包括借款大標、金交所、現金貸、校園貸、超級債權人等業務,「還有備付金等模式也要調整,這些清理都需要時間。」

對於首批獲備案資質的平台而言,無論是其含金量還是市場效應,都不可估量,猶如高考前的最後衝刺階段,各家平台鉚足幹勁勢必要拿下備案,但這對許多平台而言也是一種挑戰。

北京某平台人士表示,「2017年,我們花了很大精力,全力以赴做合規調整,除了法律意見書還沒出來,其他關於資產標的、銀行存管、三級等保等都搞定了。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盡人事,聽監管的了。」

互金律師肖颯將網貸備案喻為P2P平台的「鯉魚跳龍門」,「這一躍很重要,跳過去就是『龍』,有了合法身份,在集團內部也能博得一席之地;如果跳不過去,也不是『魚』了,等待被清退、取締。因此,備案問題必須認真對待。」

網貸之家研究員蘇筱芮指出,從目前各地監管部門出台的備案管理辦法來看,無論銀行存管、三級等保、審計報告還是法律意見書等,動輒數十萬元的報價,都需要付出不小的合規成本。一些原本合規意願就不高的網貸平台,會選擇在監管部門正式出手前先行停業。

備案中介費很貴

對於這場備案「大考」,有人歡喜有人愁,也有人看中備案的機會。由於備案權掌握在地方金融辦手裡,一些聲稱與金融辦有關係的中介人士穿行於企業與政府間。本報記者注意到,有些中介人士就宣稱可以幫忙辦理備案,但前提是平台總體上合規,畢竟粥少僧多。

另一方面,網貸備案的驗收工作主要由一些律師事務所、會計所等中介機構負責,一家廣東地區的大型P2P平台負責人曾表示,之前的一輪整改檢查中,律所、會計所20多人在公司待了一個月,有時兩個律所相互檢查。

因為律所、會計所等機構直接經手網貸備案的檢查工作,這也給了這些中介新的機遇,並催生了備案中介這一新型產業。

有行業律師表示,目前確實有很多律所做起了網貸備案這塊業務,主要鑒於律所對政策的解讀的準確性,可以對具體內容進行合理的評估。「證明合規比證明不合規要難100倍」,網貸備案不是簡單的逐條對比,而是各個條款之前需要穿插引用,如底層資產是小額借貸,除了考慮自融、關聯交易等,還需考慮借款人是否實名,是否涉及錯配等多個因素綜合考慮。

有上海平台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金融辦要求的律所是註冊在本地的,雖然律所不是金融辦指定的,但是平台還是會找大的律所,因為他們愛惜自己的羽毛,金融辦對其報告的採信度會高一些。

本報記者了解到,事實上早在去年起,不少大型律所就看準了網貸備案的機會,紛紛做起了備案工作。一千多家平台找律所,一些專業的律所基本都已經處於飽和狀態了。

圈內同行流傳一個收費標準,對於規模小的平台50萬-80萬左右的收費,規模大的平台還要按評估報價。甚至有律師事務所稱,可以聯繫金融辦,整改加中間費等打包價是50萬起步。

以上海為例,法律意見書(由律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這兩項為「標配」,其中法律意見書普遍叫價在50萬-60萬元,會根據平台的規模及整改難易程度定價,也有高達80萬的。而會計師事務所方面,目前最低報價都是40萬-50萬元起步。

「很貴很貴。」網貸行業人士直言,這輪備案又要花不少錢,監管嚴格要求可以理解,但第三方要收費是事實。

針對中介服務情況,2018年1月17日,杭州市互聯網金融協會聯合浙江省互聯網金融聯合會發起的《理性選擇P2P網路借貸整改備案中介機構的提示》指出,近期P2P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整改備案中,存在部分機構收費不合理的情況。

杭州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樓建民表示,中介機構應遵循公開公正,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等原則提供高質量服務並實施收費,互金企業可遵循市場運行機制,貨比三家,理性選擇整改備案中介機構。

不少網貸平台坦言,這次P2P備案的過程中要交不少學費,要滿足備案條件所做的各種調整,最關鍵的是這些投入還不知最終能不能拿到備案許可證,因此這期間合規備案的壓力特別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互聯網金融監管逐步建立起從無到有的框架,未來的監管取嚮應是補齊短板,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更不錯位。「監管和鼓勵應結合,互聯網金融畢竟是代表金融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對中國金融業起到了類似『鯰魚』的效應。」

華夏時報—思想創造價值—

微信 | chinatimes

微博 | @華夏時報 @水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尷尬的名譽侵權案:舉報事實在開庭時被部分查明
「新閱讀」時代搭建產業鏈 阿里巴巴聚焦網文增量市場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