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耳朵叫醒,我想唱首詩歌給你聽」

「把耳朵叫醒,我想唱首詩歌給你聽」

當有一天不再被動,你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美好,也會發現,這一切將不再往複。

——from 柚子

詩言志,歌詠言

詩與歌,自古相和

如同高山流水的知己

又似金風玉露的愛侶

天長地久,永不分離

說起來,近幾年央視的綜藝節目做的深得人心,即便是互聯網時代也被頻繁刷屏。

從早年間《舌尖上的中國》到後來的《成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詩詞大會》再到前些時候的《朗讀者》和《國家寶藏》,央視不斷以自己的方式傳承著中華文化經典。

2018的大年初一,央視又開始了推出了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這檔節目一出,就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並在當天力壓眾多一線衛視滿載流量的春晚,短短几天時間就在文青滿滿的豆瓣拿下9.3分的高評。

這一節目作為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邀請了眾多經典傳唱人,吟唱著一首一首歷史悠久的古詩詞。

有幸認識這節目還得於一個契機。

前幾天,三歲多的小侄女吵著要看央視一套的《熊出沒》,等我打開電視正在播放的就是《經典詠流傳》,傳唱的是《苔》。

舞台中央是一個中年的支教老師,和一群學生。

唯美的詩詞,搭上孩子們空靈的聲音,如此單純地眼神,朗朗上口的節奏,讓人整個內心都萬分安靜。

後面的大屏穿插著老師和孩子們的日常,讓人在安靜之餘,甚至有幾分感動。

於是,我看完了3期節目,一共16首歌,記住了很多,也被感動哭過。

我覺得,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銘記,所以,我也想寫寫那些我能記得的詩歌和故事。

《苔》

「那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一夜之間,讓億萬國人盈眶」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袁枚 《苔》

一首輕盈的《苔》,穿越著300餘年的光陰,盛放在新時代的舞台,這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剛強。

正如詩中所說,「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儘管苔花長在沒有陽光照射的潮濕處,儘管他們小到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但他們也依舊不舍自我,盡情綻放。

花是如此,人也一樣。

這群來自大山裡的孩子,不論之前的他們有多麼渺小,在遇見梁老師之後,也都可以像牡丹一樣盛開。

梁老師說,「為什麼我想帶他們唱這首歌,就是因為我也是一樣,從山裡出來的,不是最帥的那一個,也不是成績最好的那一個,就像潮濕的角落那些苔,人們看不見,如果被顯微鏡放大出來,但是他們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

雖然他說他不是最帥的那一個,也不是成績最好的那一個,但他用實際行動感動著每一個人,他是孩子們最愛的那一個,也是我們最愛的那一個。

「如果沒有那次眼淚灌溉,也許還是那個懵懂小孩。」

梁老師就是那眼淚,灌溉著那些孩子,也灌溉著所有觀眾的心。兩年的支教生活,他用歌唱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古詩詞。

「溪流匯成海,夢站成山脈,風一來花自然會盛開,夢是指路牌,為你亮起來,所有黑暗為天亮鋪蓋。」

舞台上的他們,用歌聲唱出的文化,唱出的經典,唱出的信念,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有夢的未來,似乎再也不害怕黑暗的掩蓋,那一切,只為天亮等待。

「未來已打開,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圖不可或缺的那一塊」

有夢的日子是有期待的色彩,努力追夢的人啊,你也是背後有光的孩子。

未來的門已經打開,攢足所有的勇氣,去拼湊那一個充滿精彩的將來。

「時間是純白,塗滿夢的未來,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

無論這個世界是怎樣的色彩,我們都將竭盡全力,用我們純凈的心,為她塗上最美的色彩。

還記得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她生活的那個世界努力。」

這朵如米小的《苔》盛開在300餘年後的今天。它讓一顆顆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一個個幾近麻木的人熱淚盈內框。

相信,每一個人都將因平凡而不凡。無論身在何處,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價值。

正如「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明日歌》

「未來以來的王俊凱」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錢福 《明日歌》

滿台的機器人圍繞在王俊凱的身邊,這是未來科技和傳統文化的一個完美結合,總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既視感。

這首明日歌,節奏輕快,朗朗上口。一曲結束,小撒都不禁開玩笑說自己才聽一遍都可以哼唱出來。

王俊凱說,「對於古人來說,時間就是未來,而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講未來已來。」

就在這未來已來的現在,我們還都是嚴重的拖延症患者,不論做什麼事都想著等一下吧,等明天吧,等以後吧。

但事實上真正有的明天又有多少呢?

這樣的我們,不過是在空想。夢做多了,未來也就遠了。

「人生像個拋物線,看你能夠拋多遠」

行動少了,僅留有期待,這樣的未來又怎會照你想要的樣子呢?

說道就做到,日子才會更美好。也正像鑒樂團說的「你越陽光,你就更陽光;你更陽光,你就是陽光。

正如旁白所說:「我們要不馳於空想,不鶩於噓聲,必須一步一個腳印。」

《墨梅》

「譚維維的經典中國風骨」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 王冕

印象中的維維還是在06年的超女和前幾年春晚時節的華陰老嗆。

腦海里的她一直是個經典傳唱人,而這一曲《墨梅》又更顯古韻。

當小撒問及,古詩詞那麼多首,為什麼偏偏選擇這首《墨梅》時,她也坦然回到「選擇這首詩,是因為我覺得他是具有中國風骨的一首詩詞,所以說,我和我的團隊都無比慎重。我們懷著無比的敬畏之心去創作……」

開頭帶有戲曲元素的唱法,也讓這一首《墨梅》更有親和力。

一朵帶有中國風的梅花緩緩綻放,開在了遙遠的從前,也開在了時尚、精緻的當下。

《聲律啟蒙》

「民謠歌手與數學教授的詩詞情」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

顏巷陋,阮圖窮,白叟對黃童。

沿對革,異對同,冀北對遼東。

——車萬育 《聲律啟蒙》

「一字萬言」的《聲律啟蒙》,木魚和木笛的開場,彷彿將人帶入一個安靜的古軸畫卷。

「我對你,嘴對心,九夏對三冬。」

民謠人趙照純凈的民謠聲線,孩子們稚嫩的聲音,加上吉他獨有的聲音,讓這首歌與眾不同。

看了那段視頻,大家都以為潘老師是教語文的、文學或者古典文化的。但93歲的潘老師說,自己是教數學的。

大家都十分疑惑,詩詞和數學是怎樣聯繫的呢?

論數學與詩的關係時,潘老師說,「數學跟詩,在我看來就是一堆雙胞胎,數學是這樣一種語言,就是利用我們數學語言表達,自然發展規律的一種詩歌,詩,是表達我們人類內心世界的一種詩歌。」

我想寫的有很多,比如黃綺珊、余少群、王力宏等等,也更加期待下一期節目的播出。

這裡再放幾首我很喜歡的歌曲。

聊天似的傳唱《定風波》

來自鳳凰傳奇的《將進酒》

還有首次中英文結合的《登鸛雀樓》

也推薦你去看看節目,我相信,你們也會喜歡的。

記得小時候最不喜歡看到的語文課本後的一行字就是「朗誦並背誦全文」。

但到現在,再也沒有人逼著你去背誦時,似乎才開始懷念,偶爾翻開那些千百年前的經典,萌生的還會有絲絲感動。

所以,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首呢?

音樂:《經典詠流傳》

圖片:「那些時光」

有喜歡聽的歌

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柚子

被選中的好歌,會出現在下一次的文里哦

【音為有你】

願:

有人與你立黃昏

有人為你粥可溫

2018.2.24

我是柚子

我在古城西安 為你祈福

年少撕扯的時光里

我想在這個小小的地方

遇見你

Hey

帶上你的故事,我在這裡,等你

蜜柚小酒館

Me & You

花開並蒂 瓦縫生香

終日,我在這裡等你

我想和你一起有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蜜柚小酒館 的精彩文章:

TAG:蜜柚小酒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