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勞力士的「閃電針」是什麼,很牛嗎?

勞力士的「閃電針」是什麼,很牛嗎?

閃電針是勞力士一款手錶的名字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閃電針」的故事。閃電針是它的昵稱,由秒針的設計樣式命名,英文名「Milgauss」。那麼勞力士的這款閃電針有什麼特殊之處呢,為什麼我們都說它很牛,那麼接下來的故事會讓你豁然開朗。

1831年科學家法拉第將電磁理論演變成現實,人類的歷史為之改變,宣告世界電氣時代來臨。大家都知道如今各式各樣的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讓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磁場;這在當時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都暴露在電磁環境中。而那時的機械手錶所能承受的磁場強度不能超過60到70 Gauss,只要超過這個數據手錶就開始收到磁場影響,嚴重影響走時精準度,如果磁場超過1000 Gauss時手錶就會停止運轉。

相信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表友遇到過這種情況,手錶突然走時就不穩定了,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機芯受磁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於手錶上的一種妨磁設計應運而生了。雖然在那個年代手錶機芯的構造已經很成熟,但是抗磁技術卻並非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所有廠家的基本思路都是相同的:通過某種手段讓機芯可以在特定的磁場中以最小的誤差運行。

根據國際標準手錶在4800A/m的磁場中要能夠繼續運轉,並且機械錶在測試後的第一天誤差為30s,石英錶為1.5秒。

當年手錶妨磁的設計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內部,一種外部。先說內部,機芯容易受磁而機芯中最容易受磁的是遊絲,遊絲受磁之後會粘連在一起從而影響腕錶精度;於是當時人們採用一種抗磁性好的金屬製作遊絲——相對抗磁的Glucydur和 Nivarox替代了lnvar和elinvar材質。

外部防磁基本都是在底蓋上,是用一種防磁軟鐵將機芯包裹起來,這種軟鐵是一種超低碳鋼,含碳量小於0.01%。雖然可以很好的防磁,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會增加腕錶的厚度。

最早採用這種防磁內蓋的品牌並不是萬國,而是大名鼎鼎的勞力士。最早是在1936年勞力士為義大利海軍生產沛納海時已經把這種軟鐵做成了內蓋,萬國是在40年代才正式運用。

到了1958年勞力士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防磁手錶Mligauss,這款手錶在高達1000 Gauss的磁場中依舊可以正常精準走時。Mil是Mille(1000)的縮寫,gauss是電磁強度單位同時也是一位德國電磁學博士的名字,以示紀念。

Ref.1019

最早Milgauss型號為Ref.6541,造型和潛航者差不多。而最經典的Ref.1019是在1962年登場的38mm的錶盤很前衛,錶盤分別有黑白兩種顏色;不過這一版的閃電針被取消了,換成了紅色三角頭秒針;機芯配備了Cal.1580專用防磁機芯。Ref.1019產量也很少,並且在推出20年後突然停產了,留下的只有一段塵封的記憶。

Milgauss一共可以分成3代,Ref.6541是第一代,Ref.1019是第二代,而第三代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Ref.116400,俗稱綠玻璃。說句題外話,綠玻璃的鏡面可是很貴的,勞力士普通的藍寶石鏡面報價是900塊左右,而專用的綠玻璃需要3300元!

個人感覺綠玻璃是一款非常騷氣的勞力士,我還發現只要是勞力士手錶粘上「綠」就一定貴……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呢?

微信公眾號:瀟洒玩表

專註高端腕錶測評。愛生活,愛手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nT說表 的精彩文章:

號稱改無可改!N廠沛納海pam111真的有這麼牛么?
勞力士綠水鬼憑什麼可以漲破7萬!

TAG:ManT說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