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富裕的愛爾蘭裔美國人馬生先生拒絕把1840年代愛爾蘭饑荒稱為「饑荒」(famine)。他告訴他的兒媳瓦奧麗特說他父親「在黑色的1847年挨餓而死」。瓦奧麗特問「是大饑荒嗎,」馬隆回答說:「不是,是被人餓死的(Starvation)。當一個國家有充分糧食而且出口糧食時,不可能有饑荒」。

[黑色1847]年,兩個愛爾蘭士兵,在大饑荒時期從英國退伍回鄉。

面對民不聊生的境況,一人選擇對欺壓愛爾蘭人民的英國貴族大開殺戒、劫富濟貧。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另一人則受雇於英國貴族,負責反暗殺(圖為[黑色1847]劇照)

昔日的戰友兵刃相見,都試圖在聲聲槍響中尋求現世的正義、內心的救贖。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但在這場歷史上知名的愛爾蘭大饑荒中,二人的命運終將殊途同歸(圖為[黑色1847]劇照)

愛爾蘭大饑荒(Great Irish Famine),發生1845年到1850年間,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造成饑荒的主要因素是馬鈴薯晚疫病

這是一種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導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的一種毀滅性卵菌病害。

簡言之,此病毒導致馬鈴薯歉收。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而馬鈴薯是當時愛爾蘭貧苦農民的主要糧食來源

當時的愛爾蘭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損失了約四分之一的人口,除了死於飢餓的100萬人。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另外有200萬人流離失所

導演蘭斯·戴利在缺少照片記錄的情況下,以報紙插圖為史料,還原了十九世紀人們的生活環境。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主要是看了大量的那個時期的報紙,從報紙上的插畫找靈感。」

「那個年代還沒有照片,而繪畫作品並不能真實地反映現實,所以我能找到的參考資料非常有限。」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Annals of the famine in Ireland, in 1847, 1848, and 1849》這本書給了導演很大幫助

書中描寫了19世紀四十年代早期,作者阿塞納絲·尼科爾森(Asenath Nicholson)眼中的愛爾蘭。

以及大饑荒爆發後,她故地重遊,親眼所見的「人間地獄」——

「當時愛爾蘭人飢餓到直接抓起骨頭就吃肉的程度,根本不在乎這是什麼的骨頭,滿地都是骨頭,還有人的頭蓋骨。」

導演說,電影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本書的影像化。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酒足飯飽的我們,很難在冷色的畫面下,與忍飢挨餓、倍受壓迫的愛爾蘭人民感同身受(圖為[黑色1847]劇照)

那種在貧瘠土地上苦苦掙扎的絕望感,只能在當下刺激一下觀影者的神經。

就像當年走進電影院看[一九四二]一樣。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自然災害導致的饑荒,讓1200萬河南人顛沛流離(圖為[一九四二]劇照)

感性一點的跟著劇情掉眼淚,理性一點的在心裡罵著MMP。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這就是馮導心中的「形如枯槁」(圖為[一九四二]劇照)

可這世間不還有句雞湯叫做「發出聲音永遠是有用的」。

至少,他拍了,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資料記載,全世界有8.7億人沒有擺脫飢餓。

雖然自1990年,該數字已經下降了1.3億。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但全世界每七個人中,還是有一個人因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而不能健康的生活

[黑色1847]看完會給人一種,就是一出大兵復仇記。

被餓死的愛爾蘭人,[黑色1847]黑色夢魘

▲影片乏善可陳,只剩影像的凄寒孤冷(圖為[黑色1847]劇照)

可影院燈光亮起,你低頭看了看還剩半桶的爆米花,猶豫了下,沒有直接扔在座位上。

你抱著它離開,一邊走一邊嚼著,心想:這麼難吃,下次再也不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好萊塢政治正確
從「星戰8」說起的紅與白史話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