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遇見春天,就是一場狂歡

印度遇見春天,就是一場狂歡

春節之後,春天的腳步便踏足中國大地。「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百花爭艷」…中國的文人用了無數美好的詞語來形容春天的美好。

中國人以放風箏、春遊踏青等方式迎接春天到來,而與中國同為四大古國的印度,則以一場盛大的全名狂歡,迎接春歸大地。


「灑紅節」是印度人民在春天來臨時,最盛大的節日。灑紅節又叫做霍利節或胡里節,是印巴文化中最古老、最有趣、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時間一般在春季來臨的二月末至三月期間。以狂歡慶祝的方式,預示著春天的到來,寄託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灑紅節期間的印度,就是色彩的海洋。所有的店鋪都會出售各色的顏色粉和水槍、水球,印度人民會在公園、街頭狂歡嬉戲,相互噴洒彩色液體,平日里靦腆的姑娘和嚴肅的人兒都參與到這場狂歡中來,所有人的臉上、頭上和身上都會被抹或灑上各種顏色的粉末,彩色的紙屑撒向空中。

走親訪友之際,進門時先相互塗抹彩色顏料,主人還給來賓象徵性地喂點灑紅節點心;然後,在室內再逐步相互塗抹用植物製作的紅、綠、黃、藍、紫、粉等彩色的粉末,表達美好祝願,並載歌載舞。

關於灑紅節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權威的有兩種。

一種源於印度史實《摩訶婆羅多》,傳說古代有一個生性殘暴的國王,而他的小王子則十分愛護百姓,受到百姓擁護。小王子對父親的專橫跋扈表示了不滿,於是父王大怒,讓其不怕火燒的公主抱著王子跳入大火之中,準備把王子燒死。

然而事與願違,公主被燒成了灰燼,而王子卻因為神的保護安然無恙。百姓們為了慶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潑灑紅顏色的水。灑紅節便由此而來。

另一種說法則要浪漫得多。據說古印度人把春天當作愛欲之神的伴侶,每到春季,愛神降臨,人們都要外出踏青,異性之間萌發愛慕之情,便以開玩笑的方式相互接近。人們認為在這天,大神濕婆睜開了第三隻眼並將愛神燒成灰燼。所以,許多人在灑紅節這天會為愛神簡單獻上芒果樹的花瓣與檀香油膏。


在全民的狂歡之外,灑紅節里,印度不同的地區還會用不同的方式迎接春天到來。

在距離首都新德里約100公里的北方邦布拉吉地區的灑紅節,有著「女人棒打男人」過節的習俗。在灑紅節當天,女人們會穿上五顏六色的服裝,每人手拿一根長長的棍棒,等待男人們到來,而男人們也會穿著厚衣服,帶上盾牌,載歌載舞等待被女人們「擊敗」。

在當地民眾的眼裡,灑紅節期間的痛毆不但不會讓男人心懷不滿,反而有利於家庭和睦。女性聚集在一起,體驗一回「當家人」的感覺,心情也會得到改善。

齋普爾會舉行盛大的大象節,作為灑紅節前夜的預熱,節日里有大象「選美」、大象「馬球」、大象賽跑、大象與遊客拔河等妙趣橫生的活動。參加節日慶典的大象會被塗上各式各樣的花形圖案,披戴上飾物,壯美非凡。其中,象球賽十分有趣,參賽兩隊選手坐在象背上駕馭大象,揮杆擊球進門得分,場面壯觀又特別,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觀賞。

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印度和中國迎接春天到來的方式當然有諸多不同,但是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卻是一致的。印巴文化在春光燦爛的日子裡,期許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能春耀四時,錦繡如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絲綢之路傳播使者 的精彩文章:

TAG:絲綢之路傳播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