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三字經》里的人性觀,我們還應該了解的人性觀點

除了《三字經》里的人性觀,我們還應該了解的人性觀點

當我們聽到孩子們朗讀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時,作為中國人,我們似乎覺得這句話是《三字經》的作者說的,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說明你有必要了解更多,這句話可是大有來頭,而且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其實,《三字經》里的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原話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從字面翻譯就是:人性本來是相近的,後天習得的習性卻相差很遠。在這句話裡面,孔子非常的謹慎,他並沒有說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或者其他。後來,孟子的時代,由於孟子與告子辯論,於是有出現了對人性的探討,告子認為,人性不分善惡,而孟子在辯論中認為,人性本善,理由是人有四種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這是孟子的觀點。後來,到了戰國末期,荀子和韓非子都認為,人性本惡。然後是最後一種觀點,認為,有的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惡。總結一下:

1、人性不分善惡

2、人性本善

3、人性本惡

4、人性有的善有的惡

好了,如果現在要問最好的一種觀點是什麼,那就非常難以回答,黑格爾曾經有一句話,震撼人心:當他們說人性善的時候,他們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當他們說人性惡的時候,他們說出了一種更偉大的思想。所以,我們很難判斷哪個觀點最好。那麼,哪個觀點最壞呢?答案一定是第四個:有的人善,有的人惡。因為這種觀點糟糕就在於它為人的不平等找到了人性依據,既然有的人人性善,那麼他們就應該得到善待,因為他們生來就善,那麼有的人人性惡,那他們就該受懲罰,因為他們生來就惡。那麼要管理好社會就很簡單了,發現人性惡的人,把他們都抓起來,所有社會問題就解決了。但是,孟子和荀子的觀點,雖然截然不同,卻都不違背孔子的說法,那就是人性是相同的,要麼都是惡的,要麼都是善的,那麼人就是平等的。

所以說,孔子在談人性的時候非常謹慎,他覺得這個問題不好談,於是,他就只說了一句簡簡單單的話,你會發現如果你的觀點違背了這句話,就會很糟糕,從這裡,我們不得不說,孔子非常的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寫給女兒的一封信,感動了!
暴漲2500萬倍!如今身家80億美元,成為數字貨幣首富,他就是XRP聯合創始人Chris Larsen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