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招教你辨別中國古建等級

九招教你辨別中國古建等級

原標題:九招教你辨別中國古建等級





2018.3.26北京大學古建築規劃設計專業人才研修班(第五期)開課,篇末可了解課程信息。


中國古代按建築所有者的社會地位規定建築的規模和形制。這種制度至遲在周代已經出現,直至清末,延續了2000餘年,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從漢代以來,朝廷都頒布法令作出規定,如唐代的《營繕令》。



建築等級制度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各級城市、衙署、寺廟、第宅建築和建築群組的層次分明、完美諧調,城市布局的合理分區,次序井然,形成中國古代建築的獨特風格,建築等級制度在其間起了很大作用。



總結起來古代建築的等級主要通過:建築規模,屋頂,屋頂飾物,台基,踏道,面闊間數,斗拱,彩畫文飾,門釘等方面來辨別。


建築規模


殿式>大式>小式


殿式:宮殿的樣式,為建築的最高等級。通常為帝王后妃起居之處。佛教中的大殿(大雄寶殿),道教中的三清殿也屬於殿式建築。特點:宏偉華麗,瓦飾,建築色彩和繪畫有專門的意義。如: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式,朱漆大門,彩繪龍鳳等為帝王之所。


故宮



大雄寶殿



三清殿


大式:各級官員和富商縉紳宅第。特點:斗拱彩飾有嚴格的規定。



大式建築


小式:普通百姓住房規格。顏色只能為黑白灰。


小式建築


屋頂


廡殿式>歇山式>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盝頂>卷棚頂;


重檐>單檐


按照屋頂式樣等級次序由高到低為:廡殿式,歇山式,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盝頂,卷棚頂。另外還有重檐和單檐之分,重檐頂等級高於單檐頂。總的說來,屋頂的等級由高到低排序為: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重檐攢尖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單檐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盔頂,卷棚頂。



重檐廡殿頂



重檐歇山頂


重檐攢尖頂



單檐廡殿頂



單檐歇山頂



單檐攢尖頂



懸山頂


硬山頂



盔頂



屋頂飾物


脊獸和角獸個數:10>9>7>5>3>1


角獸按列均由單數組成,一般採取1、3、5、7、9數列排列(即陽數),最高為10個。其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最前面有騎鳥仙人。



他們除了有自己的裝飾意義外,還有一定的實際用途。建築的地位越高,角獸的數目越多。以紫禁城為例,太和殿為舉行大典的場所,皇權的象徵,設神獸10個。


乾清宮為帝王理政,居住的地方,地位僅次於太和殿,設神獸9個。



坤寧宮為皇后的寢宮,清代為祭神及結婚之用,設神獸7個。



東西六宮是妃子的住所,設神獸5個,



其他次要的,只設神獸3個。



台基


最高級台基>更高級台基>較高級台基>一般台基

一般原則為級數多的大於級數少的,漢白玉台基高於其他材料,有圍欄的大於無圍欄的。


最高級台基幾層帶玉石欄的須彌座疊在一起用於皇宮中的最高級建築和一些寺廟最高級殿堂。



更高級台基:即須彌座,又稱金剛座,一般用磚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線腳和紋飾,台上建有漢白玉欄杆,常用於宮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築。



較高級台基: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邊建漢白玉欄杆,用於大式建築或宮殿建築中的次要建築。



一般台基:座壁平整且直,多用於大式和小式建築。



根據〈〈大清會典〉〉:公侯以下,三品以上,准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准高一尺。而一般皇家建築的台基可有5尺之高。除顯示等級外,台基的最普遍功能是為了對古代木結構建築物進行保護。

踏道


御路>較高級台階>垂帶台階>如意台階


踏道,就是建築物出入口供人蹬踏的建築輔助設施。其中階級型踏道最為常見,也稱踏跺或台階。可分為三級。


一般台階(如意台階):由幾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從大到小,由下至上疊砌而成。三面都可以供人上下。用於次要房舍及主要建築的次要出口。



高級台階(垂帶台階)用長短一致的石條砌成,並在其左右兩邊各垂直鋪設石條一塊。用於高級建築。



較高級台階:在垂帶台階的兩邊加上石欄杆。用於較高級建築。



斜道,又叫做輦道或御路,傾斜度平緩可行車。分為兩種形式:一為鋪設光面或印花方磚,一為斜道上用磚石露棱側砌而成。7世紀以後,一些大型的建築物特別是皇宮廟宇大殿前又有三階並列或分列的做法。講究的御道,後來雕龍刻鳳,裝飾以水浪之氣,以示皇帝專有,兩旁自然是大臣進退的台階。在後來經過一段漫長的發展階段,斜道成為一種裝飾。


開間


開間數越多等級越高


間,是指由4根柱子圍成的空間。面闊指橫向的間數。縱向的則叫做進深。開間,以單數命名,尺寸或相等或遞減,開間越多等級越高。九五,為皇帝所專用。即皇帝的大殿為九開間,五進深。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太廟大殿在清朝時為十一間,更顯示了



九開間(故宮乾清宮)


其次是七間,皇親貴戚和封了爵位的朝廷命官可以用七開間。再次是五間,朝廷一般官員和地方政府官員可以用。



五開間


平民百姓就只能用最小的三間了。



三開間


斗拱


有斗拱>無斗拱;斗拱多>斗栱少;出踩多>出踩少


斗拱是我國古代建築特有的結構構件,他由方形的斗、矩形的拱和斜的昂組成。作用是支撐無頂出檐,減少室內大梁的跨度,將屋頂大面積的荷載經其遞減到柱子上。等級規則是,有斗拱的大於無斗拱的,斗拱多的大於斗拱少的,層次多的大於層次少的。



太和殿9踩斗拱



神武門東山5踩斗栱



延趣樓3踩斗拱


彩畫


五彩遍裝>碾玉裝,青綠疊暈棱間裝>解綠裝,解綠結華裝,丹粉裝飾;合璽彩畫>旋子彩畫>蘇式彩畫


建築彩畫為我國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木結構建築上施塗料的記載。在裝飾的同時,它也是保護木材的措施之一。在宋及明清,彩畫的發展相對完備,等級制度反映在彩畫中也比較明顯。簡述為:五彩遍裝,用於宮殿及廟宇的主要建築;碾玉裝和青綠疊暈棱間裝,用於住宅園林,宮殿的次要建築;解綠裝,解綠結華裝和丹粉裝飾,用於次要房舍。



宋式五彩遍裝彩畫



宋式碾玉裝彩畫



宋式青綠疊暈棱間裝彩畫



宋式解綠裝彩畫



宋式丹粉刷飾彩畫


明清:明清彩畫的主要分類我們是比較熟悉的。即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合璽彩畫


其中和璽彩畫,為最高等級,用於皇宮主殿。旋子彩畫,一般用於官衙,廟宇主殿和宮殿,壇廟次要殿堂。



旋子彩畫


蘇式彩畫,多用於宅第園林。



蘇式彩畫


門釘


縱九橫九>縱九橫七>縱七橫七>縱七橫五>縱五橫五>無


門釘的起源很久,從隋唐以來就在大門上施用門釘了,一直延續了幾千年。中國古代為防禦外侵,城門製作十分堅厚。由於自身構造的需要,在木板和穿帶部位釘上鐵釘,目的是為了防止門板鬆散。但釘帽外露,有礙美觀,於是古人將釘帽打成泡頭狀,這樣,門釘又兼有裝飾功能。


關於門釘使用的數量,明代以前無明文規定,到了清代,才把門釘數量和等級制度聯繫起來。《大清會典記載:宮殿門廡皆崇基,上覆黃琉璃,門設金釘。」「壇廟圓丘,外內垣門四,皆朱扉金釘,縱橫各九。皇宮城門上的門釘,每扇門九排,一排九個,一共九九八十一個。



皇宮-縱九橫九


對親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門釘數量有明確的規定:親王府,正門五間,門釘縱九橫七;



親王-縱九橫七


世子府制,正門五間。門釘間距:親王七之二(七分之二),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同公爵門釘縱橫皆七,侯爵以下至男爵遞減至五五,均以鐵。



郡王-縱七橫七



侯以下-縱五橫五



老百姓-無門釘



第五期


北京大學古建規劃設計專業人才研修班



一、授課專家


(齊聚全國古建築授課專家,陣營強大)


北大+清華+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古建專家+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故宮博物院+行業大咖及企業負責人


二、課程體系


(全國最專業系統的古建築規劃設計課程)


模塊一:傳統建築文化與建築考古


模塊二:古建築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


模塊三:傳統建築保護規劃應用與項目管理


模塊四: 早期建築踏查實踐


模塊五:中國傳統建築結構特點與營造技藝


三、授課方式


(專門為古建設計及高管量身定做)


課堂授課+項目交流+專家答疑會+上手操作+實地考察


四、結業後收穫


(專業知識提升外,還會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獲得兩個證書+具備相關知識量+獲得n個合作夥伴


招生要求:


各地從事文物建築、仿古建築規劃、設計以及技術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招生名額限額,40名。


報名電話:


馬老師:18201165777 呂老師:183011277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匠之家 的精彩文章:

送別蔣廣全老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TAG:哲匠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