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否存在焦慮?

你是否存在焦慮?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夢想著:我們能夠時時刻刻處於生活、情緒的平衡狀態。但我們每一個人心裡也都清楚這並無法真正實現。

外界的環境不可能靜止不變,它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而我們也會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那麼,失衡就在所難免。再加上我們在當下社會中時刻還面臨各種壓力,焦慮也就因此產生,可以這麼說,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逃避焦慮對於我們的糾纏。

要知道,在我們所有人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大腦核區,它專門負責管理人的生理狀態。當我們的身體有不適感時,大腦核區會發出信號,信號進入大腦邊緣系統,就催生了相應的焦慮。

現實生活中我們之所以焦慮,其實是因為擔憂對周圍的事物失去控制。像失眠、疲勞、乏力等癥狀的出現,就源於我們對於安全感與掌控感的失去,從而引起了大腦核區的化學變化。

科技文明的發展是給我們提供了足夠優越的生存環境,但越是優越的生存環境,就越會造成了我們對於外界不適應因素的過度敏感,使我們作為動物性的生存本能的耐受度逐步降低。

我們總是渴望能夠更加快速的、即時性的滿足自身的慾望,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哪怕外界因素只發生了一點點的反向變化,我們都會迫不及待地想要馬上緩解,一旦無法實現,我們便會又一次陷入深深的焦躁不安的情緒中。

而人類大腦的本能只記得人類在原始時期的簡單條件反射,它無法辨別現代社會的複雜性,所以它不會對各種不適感做出細分對待,它只會將之統統看作是生存威脅,促使大腦邊緣系統做出瞬間反饋,催生一系列更劇烈、更抵觸的反應。

當我們的大腦感覺受到這種錯誤性的威脅反饋時,是不是有的人會反常的感覺到飢餓?是不是有的人總是會覺得莫名其妙的憤怒恐懼?是不是有的人會覺得自己突然身體虛弱?這些癥狀,都是在人無意識的狀態下,由於焦慮引起的。最初可能帶來的後果只是一次小感冒,一次胃痛。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再遇到一些外部因素,就會如同核彈一樣一觸即發,癌症、心腦血管等大多數疾病無一不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

由於我們對於環境的適應耐受度的降低,所以就會在日常行為中去選擇求助於一些速效的不良習慣來刺激多巴胺分泌,以使自己有「安全感」、「掌控感」,比如反覆洗手、暴食暴飲、科技成癮、藥物依賴等。

這些習慣是能夠暫時抑制我們的不適感,但它們也同時會使多巴胺水平出現新的驟降,導致惡性循環出現,使我們對於某些事物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最終出現成癮性傷害。

所以,如今的我們已經越來越依賴於外部刺激,一旦外部刺激減少,焦慮就會反覆出現並持續加重。

沒有辦法,我們的大腦決定了焦慮的產生難以控制。我們只能嘗試與焦慮情緒相協調。

我們可以依靠自己來化解焦慮情緒嗎?

打坐(也可稱之為靜坐、禪坐、冥想)

打坐可以觸發激活大腦的雙重感知能力,也就是獲得雙重的感官體驗。

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打坐中可以一邊感覺到之前的焦慮或不適,一邊又能感覺到此刻的放鬆。

同時感覺舒適與不舒適,看起來有點矛盾。但在打坐中我們會深切真實的感受到,我們能在不適感面前放鬆,在不適感面前,我們仍然是安全的,我們因此可以在打坐後又一次直面生活中的焦慮和不適感。

《神經病學研究:神經影像》在2011年1月30日有一篇研究實驗的論文報告:通過將參與者分組實驗發現,實驗參與者在打坐前後的M.R.I大腦掃描中發現海馬體內新增加了灰色物質,海馬體是大腦中一個對學習和記憶都很重要的區域。圖像還顯示減少了杏仁核內的灰色物質,杏仁核是一個與焦慮和壓力有關的區域。不參與打坐的對照組顯示沒有這些變化。

瑜伽練習

今天的我們變的越來越習慣於獲得即時滿足感,一旦不能即時滿足似乎就處在一中恐懼、不安中,而這種變化無疑會增加我們的焦慮。而在瑜伽練習中可以延緩或減少這種即時滿足感的獲得。因為,你不可能在練習瑜伽的瞬間便得到滿足感,瑜伽練習給予我們的所謂滿足感是存在一定時間延後性的,這是一種符合大腦工作機制的自然方式。所以,這也就無形中提高了我們對於不能即刻滿足而焦躁、不安的耐受度。同時,我們還可以在瑜伽練習中暫時擺脫對現代科技的依賴,限制感官受到的刺激。

另外,完美並不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如果我們總是期待完美,就會在現實中獲得挫敗感,產生焦慮。

在瑜伽練習中我們無論願意與否都要接受自己當下的不完美,我們誰都不可能在瑜伽練習的當下中處處完美,瑜伽練習所帶來的接近完美也許出現在明天,也許出現在下個月,也許出現在來年,這就使我們更容易接受並認知到人生不完美的必然性。

那麼,我們同時也就在潛意識層面接受了生活中的種種不確定性,理解到沒有什麼是百分百確定不變的,這會拓展我們的心理舒適區,使困擾我們的外界因素越來越少。

瑜伽、打坐還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有規律的生活,因為只有在我們自己有規律的生活中,我們才可以感知到自己熟悉的、可預測的狀態,我們才會獲得真實的舒適感,反過來也可以加強、重塑我們建立起有規律的、有助於我們可預判的生活模式的信心。

我們要緩解焦慮並實現內心安全,就要學會利用內心的力量,學會運用被我們自己常常忽視的內在力量。

所謂健康,並不是完全感受不到痛苦的存在,而是能夠在痛苦焦慮面前尋覓並建立起內在的平衡。

焦慮並不可怕,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可以遠離焦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一鷗瑜伽課堂 的精彩文章:

《瑜伽·夢囈雜貨鋪》初稿-1:薩摩耶回憶中的瑜伽起源

TAG:何一鷗瑜伽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