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以邊塞詩出名,也擅長寫苦情詩,更是詩人中有名的負心人

他以邊塞詩出名,也擅長寫苦情詩,更是詩人中有名的負心人

提到唐代邊塞詩,就不得不說到一個詩人。他以邊塞詩出名,但是也擅長寫苦情詩,更沒想到的是,他就是詩人中有名的負心人——李益。

李益,字君虞,唐代著名詩人,大概20歲這樣就中了進士,不過三十多歲仕途失意而到處漫遊,同時他也是最長壽的詩人之一。

李益是以邊塞詩出名,詩風豪放明快,尤其擅長寫七絕。最廣為流傳的是下面這首。

夜上受降城聞笛唐代: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從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濃烈的鄉思和滿心的哀愁之情,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淚下。

下面這首《從軍北征》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軍北征唐代:李益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聽到這悲傷的別離曲,駐守邊關的三十萬將士,都抬起頭來望著東升的月亮。

還有下面這幾首邊塞詩也是膾炙人口。

塞下曲唐代:李益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鬚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登長城唐代:李益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有日雲長慘,無風沙自驚。當今聖天子,不戰四夷平。

李益的閨怨詩也寫得非常不錯,都是用白描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最出名的就是《寫情》和《江南曲》。

寫情唐代:李益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江南曲唐代:李益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這兩首閨怨詩真的是寫得極好,寫出了對薄情男子的控訴。然而,李益自己就是個負心人,他終歸是辜負了霍小玉。

唐人蔣防的傳奇小說《霍小玉傳》寫了隴西李益和歌姬霍小玉的愛情故事。李益當初和霍小玉相愛,兩個人山盟海誓。然而李益當官後,就馬上和門當戶對的妻子成親,還對霍小玉避而不見。最終霍小玉思念成疾,抑鬱而終。

李益算是詩人中比較出名的負心人了,這讓人想到大詩人元稹辜負了薛濤。由於負心漢的不良影響等原因,李益後來在朝廷也混不下去了,遠離官場,雲遊四海,也算是不錯了。

李益還有一首比較出名的詩,語言樸實,但是構思巧妙。

喜見外弟又言別唐代:李益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這首詩寫了李益同表弟久別重逢又匆匆話別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為題材的小詩中,特別出彩。

李益享年80歲,算是最長壽的詩人之一了。不像孟浩然五十多歲因為貪吃病發而死,也不像李賀和王勃那樣27歲就英年早逝。

歡迎補充分享關於李益的生平和詩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奇了,難道歷屆皇帝都愛吃這個?
拜倒在石榴裙下典故(可直接音頻收聽)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