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你平時對孩子是啥稱呼,孩子長大之後就對你是啥態度

你平時對孩子是啥稱呼,孩子長大之後就對你是啥態度

小琳沒和婆婆一起住,因此過年的時候先帶孩子去了婆婆家,到了老家,婆婆看到自己的小孫子很歡喜,把好吃的好喝的都擺在桌上,小琳兒子才1歲半,平時在家小琳就沒讓孩子接觸過這些零食,孩子一時看到這些覺得很稀奇。孩子就像玩玩具一樣玩這些零食。一不小心,小琳兒子把桌上的乾果盤推到地上了,婆婆看到這個場景沒有指責孩子,只是一口一個「小祖宗」,小琳聽到這個稱呼,覺得有必要找婆婆談心。小琳正經的去看過育兒書,孩子面前是無小事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日常稱呼上。

很多媽媽的育兒總結過來,發現家長平時對孩子是啥稱呼,孩子長大就是啥態度。家長都寵小孩子,但是家長對孩子的稱呼是有講究的,很有可能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性格。

一、稱呼「小祖宗」

有的老人太寵孩子了,孩子不吃飯的時候追著孩子身後喊「小祖宗」,孩子摔倒了反而埋怨地太硬,傷著自家「小祖宗」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稱呼也比較多樣化,有時候還會叫自家孩子「大爺、女王」這樣的稱呼。不得不說,平時對孩子有這些稱呼的家長,通常都是很寵愛自家孩子的,對於孩子的要求基本就是服從的態度。時間久了,孩子的慾望就會越來越大,孩子覺得家長的給予是理所當然的。等孩子長大了,家長滿足不了孩子慾望的時候,孩子就會叛逆起來,顯得不孝順了。

二、平時喊小名,只在生氣時叫全名

家長給孩子起的都有小名,叫起來的時候比較順口和親昵,但是孩子惹到家長的時候,這類家長在生氣的時候基本叫不出親昵的小名了,生氣的時候就叫孩子全名,時間久了,孩子會發現只要媽媽叫自己全名,就說明媽媽要發火了。等孩子到外邊社會上的時候,對別人叫出口的全名也會有懼怕心理,戰戰兢兢的總覺得自己犯錯了,孩子會變得很會看臉色,比較內向。

家長對孩子的稱呼是多種多樣的,上面這種說法是把孩子的日常放大來講的,不得不說,家長對孩子的稱呼基本就能顯現出對孩子的態度,因此家長盡量不要對孩子太過寵溺。讓孩子從小養成好性格,家長以後不用擔心這孩子的未來。你平時在孩子的稱呼上犯過這些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老師 的精彩文章:

26歲生孩子和36歲生孩子有區別嗎?差異真的還是挺大的!
孩子玩不玩手機,6歲後會有明顯變化,很多家長還不自知

TAG:蘑菇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