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的脾氣,有了權力總是不肯輕易放棄的

人的脾氣,有了權力總是不肯輕易放棄的

魏文帝篡漢後七年而死。他的兒子曹叡即位,這便是魏明帝。魏明帝是很荒淫奢侈的,魏朝的基業就壞在他手裡。他在位共十三年。死的時候,魏朝開國剛剛是二十年。魏朝的政局就在這時候起了一個變化。

又經過十年,而政權全入於司馬懿之手,離魏朝的篡漢,剛好是三十年。當曹操做魏王的時候,設立了一個秘書令。魏文帝篡位之後,將秘書改稱中書,設置了監、令兩個官,用劉放做中書監,孫資做中書令。在文帝、明帝之世,足足做了二十年。這是幫助皇帝處理一切文書的官,地位很重要的。自然他們兩個人都有相當的權力。

人的脾氣,有了權力總是不肯輕易放棄的。魏明帝雖繼承文帝,任用劉放、孫資,又另有幾隻小耳朵(俗語,謂暗中使人偵察他人,或愛聽他人的這類報告),像秦朗等一班人都是。明帝病重了,有權的人各想樹立自己的黨羽。明帝有兩個兒子:大的封為齊王,喚做芳,小的封為秦王,喚做詢。

據《三國志》說,這兩個都是明帝的養子,其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也無從知道了。明帝病危時,齊王立為皇太子。還只有八歲,自然不會管事的,秦朗便保舉魏武帝的兒子燕王宇輔政。劉放、孫資卻保舉了曹爽和司馬懿。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真是魏武帝族中的侄輩,曹爽便是魏武帝同族的侄孫兒了。

司馬懿本是文官,在明帝手裡才漸漸地帶起兵來。此時他正削平了遼東回來。明帝病危時,自己做不得主,據說是劉放、孫資兩個人強挾著他發命令的,把燕王、秦朗等都免官,而用曹爽和司馬懿輔政。

燕王是個無用的人,罷免之後,也就完了。此後十年之中,就變做曹爽和司馬懿的爭奪。其初政權在曹爽手裡。司馬懿本來是太尉,曹爽等卻把他轉作太傅,表面上是尊重他,算他皇帝的師傅,實際上卻奪掉他的兵權。司馬懿便詐病,睡在家裡不出來。在齊王即位後十年,曹爽跟隨著他出去謁陵,司馬懿卻突然起來,運動了京城裡的軍隊,把城門關起來,要免掉曹爽的官,勒令他以侯還第。

大司農桓范,是曹爽的一黨,便詐傳太后的命令,賺開了城門,逃到曹爽處。魏朝是建都在洛陽的,桓范勸曹爽把齊王搬到許昌,調外面的兵來,和司馬懿作戰。大司農是當時管財政的官,所以桓范說:「大司農的印在我手裡,糧餉是沒有問題的。」曹爽卻不肯聽,接受了司馬懿的條件,免官還第。司馬懿卻說黃門張當,曾將選擇的才人(皇帝的妾的稱號)給與曹爽,怕他還有別種情弊,便將張當捉來拷問。張當承認了和曹爽圖謀造反。於是把曹爽、桓范、張當和曹爽的許多黨羽都殺掉。

這一件事情的真相,我們現在無從知之。所可猜測的,則司馬懿卧病十年,忽然而起,京城裡的軍隊,就會聽他調度,可見他平時必和軍隊預有勾結。曹爽在名義上是大將軍,軍隊都應服從他的命令的;他的兄弟曹羲是中領軍,曹訓是武衛將軍,亦都是兵權在手的人;一旦有事,軍隊反而都為敵人所用,他們的為人,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曹爽所用的,都是當時的名士。據《三國志》零頭碎角的材料看起來,他們是頗有意於改良政事,釐定制度的,實可稱之為文治派。文治派對於軍隊,自然不如武人接近的,要利用軍隊,自亦不如武人的靈活,曹爽和司馬懿成敗的關鍵,大概在此。從此以後,魏朝的文治派沒落,只剩武人得勢了。

在魏明帝時候,司馬懿就帶了軍隊,在關中方面和諸葛亮作戰的,所以西方的軍隊,對他沒有問題。東方的軍隊,就不服他了。齊王十二年,都督揚州諸軍事王凌陰謀反對他,事機不密,為司馬懿所知,出其不意地去攻擊他。王凌措手不及,只得出迎。司馬懿把他送回洛陽,王凌在路上服毒自殺。

這一年,司馬懿死了,他的兒子司馬師繼居其任。到齊王的十五年,中書令李豐,皇后的父親張緝,又密謀廢掉司馬師,用曹爽的姑表弟兄夏侯玄代他。又因事機泄漏,都給司馬師殺了。司馬師就廢掉齊王,而立了魏文帝的曾孫高貴鄉公髦。

明年,揚州都督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起兵聲討司馬師。司馬師自發大兵,和他相持。因兵力不敵,毌丘儉敗逃,死在路上,文欽逃到吳國。這一次戰事初起,司馬師新割了眼上的一個瘤,創痛正甚,因為關係重大,不得已勉強自己帶兵出去。戰勝之後,回到許昌就死了。他的兄弟司馬昭繼居其位。

再過了兩年,揚州刺史諸葛誕又起兵討伐司馬昭。這一次,諸葛誕知道司馬昭的兵力是不容易力戰取勝的,所以聯結東吳,取著一個守勢。東吳發了兵和文欽一起去幫助他,又另行發兵以為救應。攻者不足,守者有餘。況且還有了外援?倘使不能撲滅他,倒也是一個大患。司馬昭乃又費了極大的兵力,把他圍困起來。又分兵堵住了吳國的救兵。靠著兵力的雄厚,居然把諸葛誕和文欽又打平。從此以後,魏國的武人,就再沒有人能和司馬氏反對了。

五年之後,高貴鄉公自己帶著手下的衛兵去攻擊司馬昭。那自然是以卵擊石,萬無僥倖之理。其結果,高貴鄉公給司馬昭手下一個喚做成濟的人刺死。司馬昭另立了燕王宇的兒子陳留王奐,自然是有名無實的了。於是司馬昭要想篡位。要想篡位,當然先要立些功勞,蜀漢就因此滅亡。然而司馬昭也沒來得及做皇帝,篡位自立,是他兒子司馬炎就是晉武帝手裡的事了。

《晉書·宣帝(宣帝即司馬懿)紀》說:晉朝的明帝,曾經問王導:「晉朝是怎樣得天下的。」王導乃歷述司馬懿的事情,和司馬昭弒高貴鄉公之事。明帝羞得把臉伏在床上道:「照你的話,晉朝的基業哪得長久?」可見司馬懿的深謀秘計,還有許多後來人不知道的,王導離魏末時代近,所以所知的較多了。

而且司馬懿很為暴虐,他的政敵被殺的,都是夷及三族,連已經出嫁的女兒,亦不得免。所以做《晉書》的人,也說他猜忌殘忍。他一生用盡了深刻的心計,暴虐的手段,全是為一個人的地位起見,絲毫沒有魏武帝那種匡扶漢室、平定天下的意思了。

封建時代的道德,是公忠,是正直,是勇敢,是犧牲一己以利天下,司馬懿卻件件和他相反。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也都是這一路人。這一種人成功,封建時代的道德就澌滅以盡了。然而專靠鬥力,究竟是不行的。互相爭鬥的結果,到底是運用陰謀的人易於得勝。所以封建制度的腐敗和衰亡,也可以說是封建制度本身的弱點。

【摘自《三國史話》作者/呂思勉 北京出版社】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內「青年將團」密謀政變內幕
1964年解放日報一插圖事件真相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