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魏最後統一天下的機會,有人已經算了出來,曹丕不聽,只好完蛋

曹魏最後統一天下的機會,有人已經算了出來,曹丕不聽,只好完蛋

今天我們聊聊三國唯一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參與雙方都失敗,而旁觀的吃瓜群眾也失敗了。這場戰爭就是三國第三大戰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一場報復之戰,是劉備為了報關羽之仇,奪回荊州的戰爭。

這場戰爭對劉備來說,是沒打就已經註定失敗的戰爭,因為兵法上講忿兵必敗,你不忍小事,為了一時之氣而動大兵,用兵就失去了根基。而且諸葛亮趙雲等人都反對,內部不團結,安能不敗。

對劉備來說,這也是一場大敗,最後的大敗。以前的劉備,是屢敗屢戰,但到了益州之後,好像轉運了,打了不少勝仗,一是奪益州特別的順利,然後又有漢中大捷,一下聲勢大振,可能這些勝利沖昏了頭腦,沒搞清楚自己最擅長的其實是拉隊伍而不是衝鋒陷陣,最後被陸遜放了一把火給燒沒了。劉備大為生氣,說當年我去東吳,見過陸遜那小子,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屁娃,沒想到敗在了他的手下。

劉備回到白帝城就不行了,只好託孤,三國統一大業也沒完成。

那是不是東吳就是勝利者呢?

看上去好像勝利了,前面斬了關羽的頭,把蜀中的反吳分子給消滅了,後面又打敗了劉備,徹底拿下了荊州。

可是,東吳也不是最後的贏家,甚至也因為這場勝利失去了奪天下的機會。

為什麼呢?

因為劉備打東吳,東吳打劉備,都是方向性錯誤,三國並立,東吳蜀漢為弱曹魏強,兩個弱的應該聯合起來攻打強大的曹魏。

首先關羽乾的事沒錯,他打的是曹操,這是兩家聯合的既定方針,關羽打曹操時,東吳的正確應對應該是在東邊攻合肥,甚至是攻徐州,尤其是攻徐州,拿下徐州,可以騎兵大進,搞不好曹魏就要完蛋啊。畢竟關羽攻起來的時候,曹魏都差點要搬家,再加東吳一把火,那事情不就成了?

可是,孫權只念著一個破荊州,老想著跟劉備分贓不均的小事情,然後關羽也不會搞統戰,打著曹操,還要罵孫權,那不是找事嘛。

孫權打關羽,是一大敗筆,是因小失大。甚至是差點讓自己滅亡的敗著。好在劉備報仇的時候,曹操已經死了。不然,劉備打東吳的時候,曹操一定起大軍跟劉備合作,一強一弱夾擊東吳,東吳還有活命的機會?

當然,這個賬得記在呂蒙身上,這個人缺乏大戰略眼光,偷雞成功,不足道也。

而夷陵之戰的主帥陸遜還是聰明一些,大敗劉備之後,手下的徐盛、潘璋、宋謙等人建議,可以直抵白帝城,活捉劉皇叔,但陸遜表示: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陸遜還是看出來了,留著劉備才是重要的,真拿下了劉備,劉備家裡還有猛將趙雲魏延,還有諸葛亮,你要弄死了劉備,就跟蜀漢徹底感情破裂,人家只好跟曹家合作打你了。

所以,陸遜放了劉備一馬,而東吳雖然勝了夷陵之戰,但其實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反而後面為了防止曹軍打他,不得不屈節稱臣,自己吃了王八鱉。

三國兩場大戰,夷陵之戰,赤壁之戰,只有孫家都是勝者,但他後面卻沒有機會統一,就是因為夷陵雖勝實敗。

最後是曹家,陸遜說: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就是曹丕已經集結兵力,宣稱要幫助東吳打劉備,實際是想進攻東吳。

這是正確的,但已經晚了。

我們說了,曹操如果在,早在在劉備發兵的時候,曹操就會馬上用兵,從合肥出來,直搗南京,一個從長江來,一個從淮河來,雙河夾擊,東吳必亡。

而曹操雖死,但曹營依然有人看出來了。這個人就是神運算元劉曄。

當時曹丕問,孫權把關羽殺了,劉備會不會報仇恨啊,大家都說劉備力量弱,肯定不會,只有劉曄說,劉備跟關羽的感情在那,肯定會用兵的。

而在夷陵之戰發生時,孫權沒辦法,用全國之力應對,為了防止曹家也出兵,不惜獻出了自己的膝蓋,向曹魏稱臣。這時候,曹營高興得不得了,又是劉曄說,孫權只是麻痹我們,我們這個時候應該趁機出兵。

但曹丕這個人,生錯了時候,他晚生一代,可以為漢文帝漢景帝,是守成明君,但現在是大爭之世,需要的是進取。

對劉曄的良策,曹丕沒有採納,錯失了大好機會。

失去這個機會後,曹家以後再沒有這樣統一天下的機會了。沒有統一天下,也就無法坐穩江山。曹家最後被司馬家篡了江山,跟他沒有趁早統一天下也是有關係的。

所以,夷陵之戰,無論交戰雙方,還是吃瓜群眾都是敗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三國第一大師是個九歲小孩,扮豬吃老虎,三國英雄全被他忽悠
中國三個得到就可以爭天下的省,歷史上無數次驗證

TAG:腦洞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