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想摸你頭,卻撫出一手油

本想摸你頭,卻撫出一手油

《生命時報》發消息稱,有調查表示中國人的頭髮油性全球第二。隨後,#中國人頭髮全球第二油#這一話題迅速佔領微博熱榜。無數小夥伴紛紛唏噓,那些年我們妄圖輕撫的披肩秀髮里,原來滿是頭油。

衛生條件優越的今天尚且如此,放開腦洞設想一下,忠於長發的古人,頭油指數豈不爆表?

實際上,在條件不好的古代,人們對洗頭卻很有講究。

大家都知道「沐浴更衣」這個詞,其中的「沐」就是特指洗頭髮。甲骨文的「沐」字也很像一個人在洗頭。

雖無淋噴頭,但是古人的洗頭衛生講究著實不少。早在商周時期,定期沐浴已經成為重要的儀式風俗;到了秦漢時期,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

《禮記》中提到,晚輩要五天燒一次溫水為父母洗澡,三天燒一次溫水為父母洗頭。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更衣,表示內心潔凈虔誠;主人款待來賓時,來賓可以不用拜謝,但要沐浴之後才能吃飯,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看來古人請客吃飯除了做一桌豐盛的菜肴,還要一併燒好洗頭和洗澡水!

古人用的「洗髮水」也是多種多樣的。先秦時期用的淘米水,漢代趙飛燕姐妹用的沐膏,紅樓夢裡芳官用的雞蛋清、花露油,大戶人家用的豬苓,平民百姓用的皂角;古時江浙湖南一帶的女孩在七夕節還用桃枝和木槿葉煎水洗頭。其中最廣泛流傳、且沿用至今的就是淘米水。

淘米水,古稱為「潘」。如《左傳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遺之潘汁。」 據《史記·外戚世家》載,漢文帝的皇后竇氏少時家中貧困,年幼的弟弟被人販子買去,分別時,竇氏向鄰家討來洗米水為他洗頭,寄託深情。

古人洗頭髮的程序也是有講究的。《禮記 玉藻》里提到: 「沐稷(jì)而靧(huì)粱,櫛用椫櫛,發晞用象櫛,進禨(jì)進羞,工乃升歌。」就是說洗頭用一種叫稷的穀物煮的水,有鹼性,可以去污垢,要一邊燒熱一邊洗髮才有效果。

洗頭的時候,去垢用一種比較硬澀的白理木做的梳子。晾乾後要用象牙梳以避免傷發。結束之後,眾人還要一起喝點乾果小酒,撫琴伴歌,彷彿在慶祝一般。

除了文獻記錄,古人沐浴時的隆重也可以從一些藝術作品一窺一二。

女史箴圖﹝局部 ﹞

東晉 顧愷之(唐朝摹本),絹本設色,25 X 349 CM

大英博物館,倫敦﹝London﹞,英國

宮娥梳髻圖(局部)

清 改琦, 立軸 紙本 設色,88.2X20.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出浴圖》

清 李育, 紙本設色 ,17.8X52.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華清出浴圖》(局部)

清 康濤,絹本設色 ,120X66CM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華三川《貴妃出浴圖-鏡心》

題識:仲秋日畫貴妃出浴圖。浙東蟹浦華三川作並題。鈐印:華三川印、蟹浦人、春寒賜浴華清池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聿斯(微信號youthinke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胡適:讀《史記》可以幫助人格的培養
越南曾在中國直接統治下千年,什麼時候成為藩屬國的?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