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豁達洒脫,不形於色——《世說新語》德行篇 第16則

豁達洒脫,不形於色——《世說新語》德行篇 第16則

《世說新語》德行篇 第16則

王戎云:「與稽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小譯:

王戎說:「和嵇康相處二十年,未曾看見過他有喜怒的表情。」

雜評:

阮籍是不說,少說,要說,就說些玄奧的話。嵇康則是豁達洒脫,什麼事情都不放在臉上。

當然,作為朋友嵇康的洒脫會讓人心折佩服。

而作為當權者,就會很不舒服。

景元四年(263年,一作景元三年)嵇康出面為友人呂安作證,觸怒了司馬昭。此時,與嵇康素有恩怨的鐘會,趁機向司馬昭進言,以陷害嵇康。司馬昭一怒之下,下令處死嵇康與呂安。

嵇康是好朋友,好思想家,好文學家,放到一個現代,肯定是一個學術明星,大V公知。但那個年代他不會做司馬家的好臣子。

有時豁達和洒脫,其實是對權力和當權者的一種無形的反抗和諷刺。

附註:

1、嵇(jī)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

2、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沖。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官員,「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鑒而著稱。最初襲父爵貞陵亭侯,被司馬昭闢為掾屬。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後參與晉滅吳之戰,吳國平定後,因功進封安豐縣侯。在荊州拉攏士人,頗有成效。又被徵召為侍中,遷任光祿勛。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僕射等職,並領吏部事務。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認為天下將亂,於是不理世事,以山水遊玩為樂。司馬倫殺張華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為尚書令,再遷司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見青山青山亦見我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個人主義是「成為你自己」——每天讀點尼采

TAG:我見青山青山亦見我 |